APP下载

树立微写作答题意识

2016-10-21陈嘉珂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后记题干定向

近五年全国课标卷高考阅读题选考类问答题分值高。面对高分值的阅读问答题,学生如何高得,这是老师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连续三年参加高考改卷工作,深刻体会到规范答题的重要性,因此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老师要对题目和答案有科学理性的思考与判断,并且融入教学中。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微写作答题”意识,让学生答题有章法可循。

一、微写作答题缘起

(一)新课标全国卷选考题特点:一是高分值的问答题(6分、6分、8分),二是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如何面对高分值的全国卷微写作答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2014课标卷《古渡头》)

某生答案:首尾呼应,总结全文。表明了渡夫只能通过高歌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点明了主题。留下空白,引起读者思考。

学生的答案,基本上是套用术语,若把文章换成另一篇,这样的答案也能符合。答案毫无针对性,脱离文本,言之无物,直接反映学生思维不严密,学生答题随意。

答题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术语,笼统的概念。现在不少学生只记术语,如见到“结尾”二字,就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以为是万能的。从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角度,看备考思维的重要程度。如何进行思维过程训练微写作答题。

二、微写作答题语体

微写作答题語体特征为论述语体。论述语体通俗说就是观点+论证,把答案当作一篇小小的议论文来写,即微写作答题。学生答题时,往往缺少论据,缺少分析,忽视题干中“分析”或“理由”二字。微写作答题把答案写得有观点有论据,符合逻辑,不是自己在胡扯。

三、微写作答题方法

微写作答题,立足“三定”(定向+定性+定量)原则,定出好答案。在微写作思路下答题,有次序、有逻辑,分点清晰,在快速阅卷之下,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下面结合高考题谈谈具体做法。

(一)定向

定向的语句:紧扣题干,是回答问题的入口,回答问题的角度。紧扣问题来答,是替人着想,让阅卷者看着方便。例如: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2014年课标卷)

【参考答案】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有生活气息;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学生面对“参考答案”,还是不能理清答题思路,答题能力得不到提升。经过科学分析,教师对参考答案进行补充,给学生提供严密的思维逻辑答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特点,帮学生找到答题入口,即微写作答题中的定向的语句。此题定向的语句分别是:(环境)从叙事的时代角度;(情节)从叙事的情节推动角度;(人物)从写人的内心角度。

【备考答案】①从叙事的时代角度,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从叙事的情节推动角度,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从写人的内心角度,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定向的语句,根据文体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如小说答题主要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方面,其次从“结构、语言、手法”方面作为答题入口。小说常用的定向语句:从情节上看、从人物形象上看、从主题上看,从表达技巧上看……传记答题常用的定向的语句:从成员上看、从内容上看、从影响上看、从主观上看、从客观上看……

如果微写作答题已熟练,“定向”可以省略,但心中要有“定向”思路。

(二)定性

定性分析的语句:确定“性质”,要求准确、专业,一语中的,这就是得分点。多为二言或四言表达,如表达技巧定性语句“衬托”、“情景交融”。人物性格定性语句“坦诚”、“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等。学生没有读懂题干时,容易遗漏定性分析的语句。请看这个例子: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2014年课标卷)

某生答案:①“后记”写得有特色,符合情节的发展,点出主题,写了人物性格。②“后记”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回味无穷。③激发了读者兴趣,读了还想读。④点出主题,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学生答题,没有观点,套话多,答案空洞,没有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等,这答案最多得2分。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高分值,学生却没有高得。学生致命性的错误是没有亮出观点,应先阐明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或我认为“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只写其中一种观点)也就是说答案缺少定性分析的语句。

给学生提供的“备考答案”立足“三定”原则。

【备考答案】我认为“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①从情节上看,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②从人物上看,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③从情感上看,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我内心充满愧疚。④从主题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有时“定性语句”在题干上已有明确的表示,这类题目的重点是让你从文本中找出“证据”,即“定量分析”。例如: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2014课标卷实用类阅读)

题干中“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就是定性分析的语句,因此,答题时重点写出定性分析的语句。

【备考答案】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三)定量

定量分析的语句:定量即具体分析。它决定了答案的逻辑性和丰富性。题干往往要求“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让你从文本中找出“证据”。例如: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2015课标卷《马兰花》)

题干中已经明确答题方向为人物性格,那么该题答案定向语句不用写。

【备考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这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朴实。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这可以看出她为他人着想,善于理解他人心思。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谊;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这可以看出她做事立足原则。

马兰花性格之一,定性语句为:朴实善良。那么就要从《马兰花》一文找出论据分析即定量分析的语句:马兰花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这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朴实。

好的答案语言具有层次性、逻辑性、文体特征。比较下面这个答案:

例如,小说阅读《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备考答案】

1、他是位匠人:“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可以看出他技艺精湛。

2、他是位善人:①“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可以看出他善良,乐于助人。② “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可以看出他爱护环境,讲究公德。

3、他是位诗人:①“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可以看出他喜欢欣赏美景,有生活情趣。②“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可以看出他鉴赏园林的水平高,富有审美情趣。

4、他是位哲人:“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可以看出他知足本分。

“备考答案”由匠人→善人→诗人→哲人,体现了层次性:文本的层次;渐进的层次;认知的层次。逻辑性: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文体特征:小说人物都具有丰富性,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可以从职业、品行、审美、生活态度等角度来看。

高考备考,教师和学生不能以“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参考答案”只是供阅卷评分时使用的一种“参考”,有些“参考答案”并不正确,甚至有严重缺陷。面对“参考答案”,教师要果断校正、补充、甚至推翻,提供给学生具有严密思维逻辑的规范的“备考答案”。“备考答案”承担的任务,不仅只是某一道题目的得分,還是学生备考过程中某一类能力的提高。

面对高分值的阅读题,高得既非能力,更非知识,而是意识――对高考语文试题规律和答题思维规律的认识。因此,复习备考中,引导学生树立“微写作答题”意识,把答案写得一语定性、有次序、有逻辑,让阅卷老师扣分无处下手。

陈嘉珂,教师,现居广东韶关。

猜你喜欢

后记题干定向
数字算式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凝聚与铺张——孙绍振教授《以丑、呆为美》两岸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后记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后记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