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返璞归真

2016-10-21杜群英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杜群英

【摘 要】课改以来,许多公开课看似热闹,但褪去浮华之后,我们探寻到的却仅是一份虚空,学生的收获并不多。语文课堂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却也变得臃肿,在喧闹浮华的背后,语文教师需要冷静思考:语文该走向何方?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在追求课堂面面俱到的同时我们也应依据学情,抓住语文的基础与根本,以简简单单教语文,追求返璞归真的实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学过于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多,环节也多。语文教师们总会担心教得不到位,总喜欢把每一点、每一节都讲一遍,结果教多了,把课文教“肿”了。教学过程的烦琐,内容的冗长,造成学生厌烦、教师疲惫,教学效率不高。我们都知道,凡是真理,都应该是至简至易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

一、目标设定──简明准确

传统的备课,每节课学习目标就有好几个。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目标都占去一定的教学时间,教学力量就被无形地分散了,学生对每个目标都是蜻蜓点水,真正掌握的却极其有限。

一节课预设的目标不能太多,如果贪大求全,既想抱西瓜,又想捡芝麻,这是不科学的。于永正老师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提倡的就是“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学会把众多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分解,化整為零,一节课训练一个点,目标分解了,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又因任务相对简单,有充足的时间,反而能使训练落到实处。如:语文精读课文第一课时,以生字词教学为目标,学习目标就可以制定为掌握几个生字词;第二课时,我们可以灵活地抓住语文教学的一个点来制定学习目标,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可以抓住课文中的提示,还可以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某一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说明性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说明方法来制定学习目标。总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环节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这条主线来展开,学生通过学前复习与本节课相关联的旧知,学中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学后对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样多次的重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每节课,孩子们都有新收获。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内容确定──简约精当

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就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例如,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时,上课伊始,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通过看图猜寓言故事,不仅产生了学习寓言的兴趣,而且懂得了寓言所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接着,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文,引导孩子抓住文中的“巴望、焦急、转来转去、筋疲力尽”等关键词,采用找近义词、造句、联系生活经验、联想等方法理解词意,体会种田人急于求成的心理。孩子们学习积极热情,时而凝神思索,时而轻声讨论,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入情表演。通过想象读、合作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孩子们领悟了寓意。在写字教学中,步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书空、练写、同桌互评,将写字落实到位。

三、环节指导──简洁明了

简明扼要的教学环节并不是指简单地压缩教学环节,而是要在整个的流程设计中,特别是各个教学活动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与体验的空间,有些老师倾向于一节课中设计过多的教学活动环节,导致课堂节奏过快,有张无弛,没有空隙,表面上看,课堂很紧凑,教学内容很多,但学生没有时间理解与消化所学内容,由老师硬拖着学生过五关斩六将。这样,表面上是完成了很多的教学任务,但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存在很多问题。要下决心改变烦琐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笔者设计的教学环节是:一是引“壮”(为什么不叫战士叫斗士?);二是品“壮”(从“打、走、砸、跳”四个画面,用心体会斗士的“壮”在哪里?)1. 打(满腔怒火);2. 走(斩钉截铁);3. 砸(英勇顽强);4. 跳(英勇豪迈);三是悟“壮”(展示相关“壮士”的诗句,品味“壮士”的含义)。

在教学中,只用简洁的“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写一写”,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烦琐,也没有流于浮华的花哨,更没有失之肤浅的喧闹,追求形式简约但内蕴丰富的课堂,将课堂回归到“读”和“悟”的自然状态,才是一堂原生态的本真语文课。

例如,教学《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利用文中的空白点,请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相见后,彼此会说些什么。写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并让学生通过对话品味蔺、廉两人具有怎样的品质;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语言描写最能展现蔺、廉两人的性格特征。这样的指导,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如何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四、方法选定──简单有效

陶行知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是的,虽然说“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教师应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一位教师在激趣导入后,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其次,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第三,要求学生默读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与玫瑰花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第四,深入细读,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你知道了什么?你从课文的哪些词语看出小鹿很辛苦,你能把小鹿种玫瑰花的辛苦读出来吗?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随课文识字;第二层次的读,旨在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第三层次的读,旨在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第四层次的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读中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感悟。如此,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确是一堂好课。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实实在在,确定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要落到实处,绝不能蜻蜓点水。如果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及内容的重难点后,能根据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思路清晰,突破重难点,过渡自然,随机应变,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扎实有效地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戴宝云.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03).

[2]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04).

[3]张毅.浅谈如何“简简单单”教语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08).

[4]周倩.放弃面面俱到 走向简约课堂[J].学语文,2012(06).

[5]刘金虎.简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2(12).

猜你喜欢

实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