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日行一善”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6-10-21张鸿飞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习惯策略

张鸿飞

【摘 要】本文从明确规则,培养“日行一善”意识;抓好细节,规范“日行一善”行为;言传身教,榜样“日行一善”引导;坚持不懈,强化“日行一善”训练;家校结合,促进“日行一善”养成;激励评价,深化“日行一善”教育等六个方面浅谈“日行一善”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教育学生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从而达到“明德为善、诚信做人、礼仪立身、诗书传家”的目标。

【关键词】日行一善;养成教育;习惯;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诗经》中孔子总结的是“思无邪”,坚持日行一善的人,善念日增而邪念日减。

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逐步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从而达到“明德为善、诚信做人、礼仪立身、诗书传家”的目标。

一、明确规则,培养“日行一善”意识

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习惯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规则习惯重要的是培养其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规则意识较强的人,自律精神也较强,较容易适应群体生活。首先我们让学生明确“日行一善”的善,包括三个方面:身,口,意。身善:就是用我们的身体、体力去做对周围的人或对社会有益的事,无论大小,都是善事。口善:说好话就是口善。我们平常劝一个人要积口德就是要人口善。意善:就是心善,心里为别人着想,心存善念,这是心行一善。看到人家遭遇不顺,心里表示同情,表示祝福或祈祷,这就是心善。日行一善就是每天怀着一颗善心,或说一句好的、对他人有益的话,或做一件好的、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明确“日行一善”的规则,我们可以细化为《“日行一善”十提醒》,并指导每一个学生背诵。让学生牢记十提醒,培养学生“日行一善”的意识。“日行一善”十提醒包括:1. 礼节:笑脸迎,常问好,恭谦礼让讲文明。2. 守法:守法律,走正道,遵紀守法不乱套。3. 学习:勤学习,苦钻研,互帮互助齐进步。4. 助人:少空谈,多帮忙,尽己之力排他难。5. 环保:爱环境,惜物资,勤俭节约不浪费。6. 处事:遇矛盾,能宽容,互相谅解平是非。7. 孝亲:尊长辈,孝亲人,家务劳动抢着干。8. 尊师:听教诲,求上进,老师恩情记心上。9. 守信:守承诺,尽职责,不离不弃不相欺。10. 仁爱:懂感恩,存爱心,关心社会心连心。

二、抓好细节,规范“日行一善”行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大事成败的关键都是源于极小的事物,“教育无小事”体现的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学生“日行一善”应该从细节做起,从小事抓起。根据《“日行一善”十提醒》《小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升国旗、出操、课间要求、课外活动以及集合的具体要求,对学生实施规范约束。我们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情景,宣传规范,使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经常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及时发现学生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对学生中产生的不良行为对照要求,及时矫正,使“日行一善”落到实处。“日行一善”的养成教育要根据不同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重点地分层次进行。

我们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分高低年段两部分编写了《沙二善本》,将“善”细化为“礼仪、守法、学习、助人、环保、处事、孝亲、尊师、守信、仁爱”十个篇章,每个篇章均有开篇寄语,然后通过古今中外的故事,分别对这十方面进行诠释,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善念、善行、善举,让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得到感悟、体验。故事后面还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加深理解。

三、言传身教,榜样“日行一善”引导

树立榜样,以榜样引导,弘扬“日行一善”的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是开展“日行一善”养成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教师无疑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楷模,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力量、工作态度和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深刻的影响,教师的形象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教师只有为人师表,教育才有力量,才有说服力。其次,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校宣传,这样的榜样生动、具体、实在。再次,借助社会上的榜样作用,激励和教育学生。如我们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去社区采访好人好事等实践活动。运用这些榜样,结合养成教育,让学生找出差距,明确奋斗目标。

四、坚持不懈,强化“日行一善”训练

强化训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或特定的某个阶段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和实践,包括礼仪、生活、学习等日常行为规范。强化训练的途径包括:1. 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班会、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日行一善”的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2. 每位学生人手一本由许化利教授所著《善的教育——日行一善的108种方式》的口袋书,随时记录自己的行善心得,利用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明白“日行一善”养成教育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3. 开展“日行一善”多种多样的各类比赛和活动,例如“日行一善”演讲比赛、“善”字成语大比拼、“日行一善”日记评比、“日行一善”争霸赛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不懈,强化学生“日行一善”的训练。

五、家校结合,促进“日行一善”养成

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学生最初的启蒙教师,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要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的育人作用,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家长提高育人意识和能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六、激励评价,深化“日行一善”教育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当孩子经过努力做到了“日行一善”的规则时,我们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奖励,提升孩子的成就感、愉悦感,不断促进学生遵守“日行一善”规则的习惯养成。为了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善”,我们制定了《小学生“日行一善”养成教育实施细则》《“日行一善”每周之星评比标准》等一系列评价标准。给孩子们下发“日行一善”评价表,每张评价表上有一级指标,包括做人习惯,做事习惯两个方面。二级指标包括礼节、诚信、待人、守纪、环保、自理六个方面。另外每个二级指标再包含33个细化的具体的行为训练点。根据指标实施四级评价,即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通过这样的践行和评价过程,让学生遵守“日行一善”的规则逐渐由从他控向自控转化,促进内化进程,从而深化学生“日行一善”的养成教育。

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引导其行为,不断产生内趋力,明确做好人、行善事就会受到大家褒扬、社会赏识,激发其早日成才的情感倾向,在不断成功的力量驱动下日渐成熟、日渐稳定,学生就可以成为和谐社会的促进者和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伯纳黛特·拉塞尔著,任尚德译.陪孩子日行一善[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何鹏程.日行一善[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12).

[3]孙云晓.习惯养成有方法[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

[4]陈峰.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好习惯,好人生[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5]杨永胜.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习惯策略
上课好习惯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