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英语课堂实效

2016-10-21陈美玲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陈美玲

【摘 要】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已被广大小学英语教师所采用。《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针对我校班额较大的特点,笔者在英语课堂中尝试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将大班化整为零,以点带面,开展以组为单位的学习交际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性,发挥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进而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小组合作练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因其具有学生优势互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习主动探求语言,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中,都会看到小组合作练习。但仔细观察,很多问题又会凸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我们怀疑: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含金量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很差;有的往往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对合作有效性的指导。那到底该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进行合作学习的合理分组,使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保证

教师通常采用前后桌的学生组成讨论小组,简单、省时,但却忽略了这么一个问题:这四个同学的整体基础如何?个体差异如何?学习基础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势必会使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丧失自信心,从而在交流中或无话可说,或人云亦云,这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练习,首先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分组。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是这样进行分配的:在编排座位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内都会有一名上层生(一个成绩较好,思想上进,有集体意识的学生),其余为中层生或两名中层生及一名下层生。这样搭配四名小组成员,能达到以点带面,以优辅差的学习效果,成效比较明显。

二、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合作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势必成为一种走过场。时间不足,学生的合作中途而止,就会白白浪费掉一次次极好的口语练习时机,更让合作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和作用。要真正实现小组有效合作,确使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就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尤其是涉及语言现象、语音规律的,更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独立观察、思考,否则这样的合作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操练和表演,而不是当学生们的合作刚刚开始,思维刚刚活跃,表演、合作、讨论活动就浅尝辄止。事实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锻炼的空间更大,发言的积极性更高,能让学生多获得一点知识,多提高一点水平,这点“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

如果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过于简单,甚至敷衍了事,势必会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有效地激发与培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合作学习意义大打折扣。合作学习评价中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进行小组合作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以成员个人竞争为主的评价方式。小组合作练习应以群体评价为主,坚持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的原则和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的原则。当然,对于那些在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我们也不能吝惜自己真诚的表扬、赞许的目光。

四、运用有效性的小组学习策略,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优的效果

并不是建立起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学生就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作细致的组织工作,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小组之间的活动情况组织有效的交流,采用不同的小组学习策略,以此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

根据英语各阶段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师应该组织灵活多变的小组活动方式,有效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笔者认为较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和策略有以下几个:

1. 小组游戏竞赛法

游戏竞赛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语言交际场合,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的一种活动形式。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学会用英语交际。从心理学角度看,游戏符合孩子们心理发育的特征。他们对游戏极易产生兴趣。在课堂上用爬山、过河、摘苹果、夺红旗等比赛的形式进行小组比赛。通过小组游戏竞赛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

2. 小组对话表演法

小组对话表演法是指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的对话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选出优胜组。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对话内容,而且这些对话内容都很贴近学生生活。

3. 小组记忆法

小组记忆这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单词。一般我们每堂新课都有新的单词要记。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每天进行一次朗读或听写,既可以督促学生学习,又节省了教师许多检查朗读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但是小学生毕竟有时还是缺乏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所以教师应定期进行检查并给予正确的评价。

4. 小组交错学习法

交错学习法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的各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将分在不同小组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个专家组,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的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內容教给组内其他同学,从而全面掌握全部的学习任务。如在学习元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的学习中,可采用此法。

5. 组际交流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把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向全班进行展示,增大学生的信息量,扩大合作学习的效益,其主要形式有小组式的汇报发言、表演等,往往还结合竞赛的形式进行。学生在准备短剧的过程中,为使自己小组的表演获胜,每个组员都献计献策,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想象,不断精心编排,在表演时惟妙惟肖,常让人耳目一新。通过这样的组际交流、组际竞赛,他们学会了把其他小组表演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充实到自己的对话内容中,使自己的表演更真实,更生动。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今课堂教学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在各项小组学习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点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合作方法、培养合作技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