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师培训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6-10-21黄健仪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困境策略

黄健仪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对教师质量的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提升教师质量的问题要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实现。本研究从教师培训的视角,分析了目前教师培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以及校本培训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升教师培训实效的建议,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培训实效;专业发展;困境;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质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著名的霍尔姆斯报告《明天的教师》中曾提到“没有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没有教师质量的提高,也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高”。任何的教育改革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实现。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提升教育质量归根结底是要提升教师的质量,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身教育素养,走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但是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一个独立生长的过程,而是依赖于外界有效地指导,需要必要的教师专业培训。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培训是促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培训的现实困境

1. 教师培训的参与度不高

虽然教师培训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在现实情况中,教师对于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参加教师培训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通过对教师参与教师培训原因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参与培训主要是由于上级的规定或者评职称的需求,而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及专业发展的并不是很多。

2. 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不强

虽然现在学校对于教师都会进行职前或者是在职的教师培训,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有时会脱离教育教学实际,且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对于实施教学实用性不强。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很多经历过培训的教师都普遍反映培训内容过于陈旧、死板,对实际教学的用处不大。观念的落后导致了内容上的落后,照本宣科的教师培训也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 培训模式的适用性不高

教师培训本应该是适应教师发展需求的产物,但是由于受到计划经济时代运行模式的影响,教师培训模式也带有深深的计划烙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需求更加强烈,更具有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单一的培训模式、单一的培训目标、单一的培训评价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师的需求,要采用更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的个性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策略

1. 培训目标要促进教师发展

制定科学的培训目标是培训有效运行的首要保障。要想制定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就首先要明确教师培训的目标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强调培训目标的教师发展就是要围绕教师发展来确定培训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就是要求在制定所有活动时都要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来展开,要明确教师不仅仅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教育活动的学习者和反思者,教师培训就是要将教师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教育执行力,但同时又是一名学习者和反思者。具有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具体的教师培训中要注重教师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给予教师创新发展的平台和空间,提供更易接受和更有效果的学习方式。同时,在主题的选择上也要围绕教师日常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来设定,要给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实在在的帮助,将教师专业发展很好地融入教师培训的目标当中。

2. 培训内容要适应教师需求

教师培训内容是构成教师培训的基石,没有内容的培训是空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培训内容具有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师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慎重,也要更具有适应性和实用性,要契合教师的需求。既然教师培训内容要适应教师需求,那么首先就要对教师的需求进行实际的调查,了解到教师真正需要什么,真正想通过教师培训学到什么,想通过教师培训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只有在真正了解教师需求的基础上,才能选择编制能发挥实际功效的教师培训内容,要明确教师对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自身的职业规划,教师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有能够体现出教师需求的共性,也有能体现不同教师群体需求上的个性。同时,也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情况也是不断发展变迁的,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重内容的前瞻性,要体现培训知识的顺序性和递进性,让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内容切实达到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激发他们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3. 培训模式要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培训归根结底是对教师进行培训,所以教师培训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培训模式的选择上以教师为主体,而不是政府或者是学校。要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纳入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和全部环节,只有这样,教师培训才能切实为教师服务,才能切实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提倡教师在教师培训的参与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反思,掌握教师培训的主动权。由于教师群体的多元性,在具体的教师培训模式的选择上,也要注重多元性,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如专题讲座模式、学术沙龙模式、论坛演讲模式以及研究反思模式等都是比较好的尝试。

4. 构建有效校本培训模式

虽然教师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的,但在实施的教师培训过程中,往往是由学校单独来进行组织的。课程管理分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以适应学生的要求,那么教师培训也不例外,脱离学校特色的教师培训也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每个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学校的学生除了表现出学生的共性外也往往会有其个性,所以构建有效校本培训模式对于教师培训,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在目前对于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是行动研究和课题研究。校本培训模式中行动研究就是让教师作为教师培训的直接参与者参与到整个教师培训体制中来,教师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中的课题研究就是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申请相关课题并投入其中,通过课题研究从申报到最终结题的过程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

[5]龚森.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模式及评价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2(06).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困境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困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