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综合护理对进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2016-10-21赵燕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剖宫产

赵燕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进行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的I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这100例产妇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对常规护理组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综合护理组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结果:通过比较术后两组产妇的评价出血量,得出综合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产妇。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减少产妇剖宫产手术后的出血量,临床效果明显。

[关键词]剖宫产;综合护理;产后出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于医疗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其中,产科护理是患者和患者家属非常重视的内容,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必须要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满足患者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通过剖宫产手术分娩替代自然分娩。在围产期内,如若对行剖宫产的产妇护理不当,极易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严重的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因此,综合护理模式逐步取代了常规护理被应用到产科护理的工作中。最新临床研究表明,对行剖宫产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产后出血量。为了进一步证明此综合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选取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所实施的护理模式的不同,我们将这100例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其产妇人数分别为46例和54例。其中,常规护理组产妇年龄最大者43岁,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为28.2±3.7岁。她们的孕周为34~42周,平均孕周为39.7±0.3周。她们之中包括26例初产妇和20例经产妇。综合护理组产妇的年龄最大者46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29.4±3.2岁。她们的孕周为36-43周,平均孕周为40.1±0.4周。她们之中包括28例初产妇和26例经产妇。由以上资料可知,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在这两组产妇的围产期内,我院对常规护理组产妇进行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对综合护理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产前护理阶段

在进行剖宫产前,护理人员要全面的了解产妇的妊娠分娩史和既往病史。并对产妇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包括胎儿大小的检查、胎位的检查以及骨盆的情况,并且要对产妇进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各项检查。同时,护理人员要重视产妇的产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向产妇普及剖宫产手术相关的知识和手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剖宫产手术对产妇和胎儿双方健康的影响等。使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等不良的产前情绪。

1.2.2产中护理阶段

在剖宫产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保证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提高产妇自身的免疫力,防止术后切口的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防止产妇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在第一产程中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胎心情况。在第二产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手术医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时为产妇使用催产素,加强产妇宫缩。在第三产程中,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产妇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测量和记录产妇的出血量并进行相关的处理,同时严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

1.2.3产后护理阶段

①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若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极易导致紧张、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与产妇沟通、耐心倾听产妇的主诉,并对其进行安慰,以消除其负面情绪。②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对产妇进行止血处理,在术后2h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以及询问产妇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口渴等情况。产妇一旦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抢救并进行止血处理。③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饮食护理,在剖宫产手术结束6h后,可以让产妇进食流质、半流质的食物。在产妇肛门排气后,可以让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但是如奶、糖等容易引起肠胀气的食物要叮嘱产妇勿食用。④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运动护理,在剖宫产手术结束6h后,护理人员要鼓励产妇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在产妇拔出导尿管后可以让其下床活动,并鼓励产妇及时排便、排尿,并向产妇说明膀胱过度充盈对子宫收缩造成的严重影响。⑤护理人员要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向产妇说明进行母乳喂养有利于促进其子宫收缩,从而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引导产妇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来降低其产后的出血量。

1.3观察指标

對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产妇发放我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我院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记录患者产时、产后以及产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以供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后期录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产妇接受护理后,常规护理组产妇在其产后2h的出血量平均为78.3±55.7ml,其产后24h的平均出血量为360.1±113.2ml。综合护理组产妇在其产后2h的出血量平均为15.3±13.2ml,其产后24h的平均出血量为313.3±100.2ml。由此可见,综合护理组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产妇,且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助产方式,在围产期内若产妇得不到正确的护理方法,极易导致其出现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产妇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工作,综合护理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现象,使产妇顺利、安全的完成分娩过程。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综合护理的产妇在其产后2h和产后24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产妇。这就说明,对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