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中医王杏林学术思想(风湿病)总结

2016-10-21李天专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术思想风湿病总结

李天专

[摘要]王杏林: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中医院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寻甸县名中医。王老师年轻时认真研读历代各时期著名医家典籍,博览古今,采众家之长,具有深厚的中西医理论根基。在临床工作中,王杏林老师主张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辨证运用这两种方法,二者取长补短。他注重经典的研究,精于伤寒,钻研《伤寒论》的理论与实践。学以致用,勤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诊治咳嗽病、风湿痹证、脾胃病及妇科疑难杂证。

[关键词]名中医;风湿病;学术思想;总结

王老师知识渊博,精通医理,在临证中重视扶正,顾护脾胃,辨证立法不忘脾胃,组方用药顾护胃气,注重整体观,把握正与邪,明确标与本,擅用经方,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理法方药有绪,善用药对,灵活变通,临床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奥秘。他的宝贵诊疗经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寻甸中医药学术的最高水平。

近三年来在跟王老师的临床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他在治疗风湿痹证中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在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主题思想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为提高风湿痹证的临床疗效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通过归纳剖析王老在治疗风湿痹证中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治疗风湿痹证的特色:风寒湿热痰瘀痹阻经络,虚邪瘀辨证,擅用温通之法,重在温散寒湿,清热除湿不忘养阴,重视益气扶正,调理营卫,补养气血,护脾胃贯穿始终,擅用虫类药。

1.风湿病的致病因素,风寒湿热导致痰瘀痹阻经络

痹证的发病原因与发病学依旧是承袭了《内经》一书中的相关学说与记载,其中提到“痹者”,即“闭”也。而《素问·痹论》中也有记载,提出:“痹者,主要是重感明显胜于风寒湿气。”另又有说法称“风寒湿由三種气混合导致,组合在一起之就会出现的痹,也就是风气明显胜于行痹,寒气较胜者则为痛痹,如果是湿气较胜则为痹者。”在我国著名的《景岳全书·痹》一书中,提出痹证虽然是以风寒湿合痹为主,但在治疗时必需区分其属于阴证还是阳证。因此,风湿病的致病因素,一为风寒湿热呈邪,侵进人体,停留在各个经络关节之间,导致痹阻气血。二为患者病程较久,气血缺乏,气血津液无力运行或者风寒湿热,侵入到患者各个经络关节,对其气血津液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形成痰瘀,且互结,引发关节肿大、变形、强直以及活动性障碍。故临床上认为,风寒湿热痰瘀痹阻经络是风湿病一种非常独特的病理改变,也是该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2.风湿热痹,清热除湿不忘养阴,扶气存津液,存阴以制阳

热在中医理论中属于阳邪的范畴,其性质比较急迫,侵入到人体的各个经络关节后,会和气血相搏,因为筋脉拘急,会导致络瘀阻,而出现剧烈的疼痛。吴鞠通曾提出“痹证多以寒者为主,痹之兼因热而发病的患者也不少”;如果辛温误用,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还会损害到患者的身体,清热必不可少。风湿病的临床主要表现是关节灼热、且红肿疼痛,屈伸功能不佳,晨僵重着感强,受凉后痛减,舌红苔呈现黄腻等,脉细数主要是辨证要点,王氏治以认为该病应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以及养阴补肾为主,药放可以采用竹叶石膏汤加味,该药方内的沙参易人参与麦冬结合后可养阴益胃;竹叶与石膏具有清热泻火之功效;法夏可和胃降逆,清燥湿化痰。

3.痰瘀痹阻,活血通络化痰

“血停致瘀,湿凝致痰”,因为患者的病程较长,因此,极容易因为气血周流不通而导致痰瘀互结,或者是和外邪结合之后,阻闭经终,将生瘀转变成为血痰浊,停留在患者的关节骨骱位置,一旦痼结根深,遂除难度较大就会至痹,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且变形,屈伸受到较大的限制,肌肉有刺痛感,疼痛位置不改变,肢体也现麻木感,皮色呈现紫暗色或者有皮下结节,舌暗红或者存在瘀斑瘀点,苔呈薄白,以脉细涩为主要的辨证要点。

4.顾护脾胃贯穿始终

脾胃功能是否正常,不仅与患者元气盛衰、抵抗力以及对其他脏腑影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其药物吸收与临床疗效也有着的密切的联系,如果临床治疗中只采用祛风除湿和散寒除热等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脾胃造成损伤,因此,医师应该在药方里适量加入调理脾胃的药物,保护患者的脾胃。

5.擅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

王老师对风湿病的研究颇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顽痹以通为用,擅用虫类药是王老师治疗风湿病的特色之一。他认为,病久入络,邪入经隧骨骱,气血凝滞不宣,痰瘀胶固,经络闭塞,必借虫蚁之类,轻灵流通,松动病根,搜剔窜透,以攻通邪结。“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虫类药含有草木药所不具备的抗凝及纤溶的活性成分,是虫类药活血化瘀作用的独特之处。虫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时,不仅要注意各类药物具备的特性与特长,而且应该全面掌握辨证论治疗的各项原因,懂得将虫类药物和其他的草木药物相配合,并注意炮制、用量以及服法的准确性。王老常多选用乌梢蛇、地鳖虫与穿山龙以及青风藤配合使用。

(指导老师:王杏林)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风湿病总结
郭会卿教授基于“浊毒”学说治疗痛风经验
风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门晒太阳 风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方面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总干眼 看看风湿科
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
《验方新编精要》学术特色研究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