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6-10-21茅惠群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卵巢功能影响分析

茅惠群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侧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比两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发生率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术后半年,對两组患者的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1/82(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2/82(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卵巢功能;影响分析

当前,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方面,子宫切除术仍为常用治疗手段,使用有效方式,保证患者双侧卵巢,已经成为了临床医生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值得说明的是,在实施手术过程中,是否在同一时间内切除患者双侧输卵管方面依旧存在争议。由于人体卵巢正常供血,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卵巢血液供应正常,因此切除输卵管,是否会对其相关功能造成显著影响。相关文献指出,卵巢癌输卵管起源的假设得到学界的支持,对输卵管实施切除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卵巢癌罹患率。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子宫切除术,对部分患者同时实施了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与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子宫良性病变临床诊断标准。本实验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确认无生育要求,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8.6-49.3岁,平均年龄为(41.5±3.6)岁。体重区间为45.6-72.3kg,平均体重为(56.3±4.5)kg。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为37.6-48.6岁,平均年龄为(43.2+3.3)岁。体重区间为44.8-75.6kg,平均体重为(55.4±4.9)kg.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具体方式为:术中对患者的双侧输卵管峡部、卵巢固有韧带以及圆韧带切断,打开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对子宫动静脉、主韧带,宫骶韧带,切断处理,后切断阴道壁,对子宫进行切除,缝合残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详细为:术中切断子宫圆韧带后,提高输卵管,同时展平输卵管系膜,紧贴下缘,使用电凝方式切断输卵管系膜与血管,直至子宫角部,全部切除输卵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情况以及卵巢相关激素指标变化进行全面比较。

1.4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通过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T值检验的方式计算,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的方式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变化情况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问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激素指标变化情况

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详情见表2。

2.3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

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1/82(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2/82(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问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子宫良性病变包含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等症,该类疾病为妇科常见病,最近几年,子宫良性病变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迄今为止,手术依旧为治疗该类疾病的最佳方式,对于无再次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讲,建议进行子宫切除术,该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种类之一。卵巢为雌性哺乳类动物重要器官,其具有排卵与生成卵子作用,另外也会分泌出性激素,对于维持女性内分泌正常作用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医学界已经达成这样的共识:在切除患者病变子宫的同时,尽可能的保留其卵巢。但也有文献证实,在实施完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卵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即便勉强保留卵巢,也会出现相关功能急速衰退现象,进而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有文献证实,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大部分行子宫切除术之后的盆腔包块患者,通常合并输卵管扭曲,积水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间一般在术后三个月左右。输卵管分泌液外排是导致囊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完成手术之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出现和术后粘连,炎症等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手术创面出血与电灼伤也是造成术后效果不良的重要原因。在该项研究资料相关结果证实,在术后半年后,对照组出现盆腔包裹性积液的概率为13.51%。而观察组为2.36%。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能够看出,残留的输卵管依旧存在分泌功能,这是出现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说明的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次要因素为:术后双侧附件粘连在阴道残端,输卵管与卵巢粘连严重,在卵巢排卵之后,积液容易出现局限性包裹,进而无法吸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和间接性保留输卵管存在关联性。由此能够看出,切除输卵管,对于预防盆腔积液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存在。

在本次实验的相关结果中能够看出,虽有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在根本上证实,进行完子宫切除术后,同时实施双侧输卵管切除数,并不会提升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时长,进而不会影响到患者术后康复,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激素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证实,在进行手术之前,两组患者的E2,FSH和LH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证实患者的基线情况较为均衡,在完成手术之后三个月,患者的LH与FSH指标显著下降,E2指标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证实虽有患者的卵巢功能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呈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和实施子宫切除术,破坏卵巢与子宫内分泌平衡有着直接关系,由于进行该项手术,患者的卵巢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进而令保留后的卵巢出现粘连,扭曲和位移现象,对相关功能造成显著影响,值得说明的是,在手术进行后三个月,对两组患者的E2,FSH个LH指标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和国内报道相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在实施子宫全切术后,对双侧输卵管实施其切除处理,并不会增加对卵巢的不利影响。所以说,在进行手术操作时,主刀医生应当提升对患者卵巢功能保护意识,熟练运用操作手法和技巧,令卵巢血液供应受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本文研究对照组仅发现1例卵巢癌,观察组未发现卵巢癌,因所选病例较少且随访时间短故存在缺陷。虽说输卵管癌症的发生率较低,但有实验证实,低级输卵管癌能够从功能正常输卵管的上皮细胞脱落到卵巢表面,进而发生癌变现象;输卵管如果发炎,则会有较高机率演变成恶性肿瘤,盆腔浆液癌也可能来自于输卵管黏连性病变,对输卵管实施切除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不良现象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盆腔包裹性积液及卵巢癌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子宫切除术卵巢功能影响分析
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
探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研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应用双极电凝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
全面营改增对路局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腹腔镜下阴腹联合子宫切除术的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