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康复影响观察

2016-10-21王晓英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抑郁焦虑

王晓英

[摘要]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对顺产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康复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8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79例产妇。对照组顺产产妇接受院方提供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发现,接受母婴床旁护理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顺产产妇施以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明显的改善产后焦虑忧郁的发生情况,同时对产妇的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顺产产妇;焦虑;抑郁;康复影响

女性从怀孕到分娩期间,其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或多或少的压力,并且在生理与心理发生着双重变化的同时,其各方面都会经历一个应激的过程,这样一来,其在心理上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尤其对于顺产的产妇来说,经历了生理上的煎熬后,其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心理状态。很多产妇因为顺产后,对新生儿的各项身体情况都过分的关注,同时在角色转换上还没有适应,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护理,很容易转变成产后忧郁症,严重的影响到产妇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本院采用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大大缓解了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8例順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79例产妇。参与本次研究的158例产妇中,经产妇为90例,初产妇为68例,年龄最大的为35岁,年龄最小的为24岁,平均年龄为(29.21±1.44)岁。孕周最长的为42周,孕周最短的为38周,平均孕周为(41.21±1.09)周。该158例产妇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产妇为56例,初/高中学历的产妇为21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81例。对比两组产妇的基本情况,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顺产产妇分娩后,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新生儿出生后,就会进入封闭式的护理空间,这种护理方式在一些护理程序展开的过程中,家长只能在封闭区域外的玻璃窗观看,并不可以参与其中。同时这种护理方式是新生儿在专门沐浴间接受抚触、进行游泳、沐浴等。产妇在产后,接受集中的产后宣教,没有针对性的宣教内容。

观察组:该组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所有的护理操作都在母婴床旁进行,同时施以护理的工作人员均为高素质、高水准、高责任心,并且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产妇入室后,护理人员会及时的对病房的环境、可探视的时间、相关饮食的制度进行介绍,并且还会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主管的护师和相关的护理人员。在介绍完基本的情况后,还会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简单的介绍,保证产妇及家属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简单操作无误。在这之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产妇休息时所取卧位进行讲解,建议产妇取左侧卧位。护理人员还要为产妇讲解在分娩的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如有并发症,将会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最为重要的就是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施以正面的心理疏导,平稳产妇的情绪。产后第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同时需要对产妇介绍母乳喂养、母婴床旁护理的意义。而后,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新生儿的沐浴、游泳、抚触等相关内容对产妇进行介绍,尤为重要的是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手法。产后第三天或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嘱咐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2.结果

2.1SAS、SDS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可以发现,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前的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其评分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差异(p<0.05)。每组产妇接受护理前后,其评分情况也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焦虑抑郁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产妇在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后,其焦虑及抑郁出现的例数为0,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后,其焦虑的发生率为7.59%(6例),抑郁的发生率为8.86%(7例),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在对顺产产妇施以护理期间,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明显的改善了产妇的心理状态,因为产妇可以在恢复期间,陪同在新生儿身边,一些护理程序让产妇参与进来,同时使产妇尽快的进入母亲的角色,做到角色的转变。在护理期间,所有的操作过程均在母婴床旁进行,让产妇可以放心。大大降低了产后抑郁、焦虑情况的发生,推荐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抑郁焦虑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