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60例临床分析

2016-10-21黄洁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结核病艾滋病治疗

黄洁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发热60例(100%),咳嗽46例(76.67%),盗汗37例(61.67%),体质量下降33例(55.00%),呼吸困难24例(40.00%),胸痛17例(28.33%)。I临床类型:播散型肺结核27例,单部位淋巴结核14例,单纯肺结核9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其他部位结核5例。影像表现:肺中下叶有局灶性或弥漫性渗出病变,淋巴结肿大,胸膜炎、弥散性栗粒或结节影。治疗结果:32例患者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两年后因结核病而死亡的患者6例;28例患者没有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两年后因结核病而死亡的患者15例。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为困难,患者应及早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病;诊断;治疗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其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而结核病作为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其发病率随艾滋病发病率的升高而不断增长。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其治疗难度远高于单纯艾滋病患者,并且很多患者最终是因结核病而死亡。为延长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次研究选取了若干病例展开探讨,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入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60例,入选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其中,男患者37例,女患者23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4.14±4.36)岁;艾滋病感染途径:性途径感染20例,血液途径感染31例,途径不明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我国成人HIV/AIDS诊断标准以及结核病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以及疾病转归。

2.结果

2.1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具体分布如下:发热60例(100%),咳嗽46例(76.67%),盜汗37例(61.67%),体质量下降33例(55.00%),呼吸困难24例(40.00%),胸痛17例(28.33%)。

2.2临床类型

播散型肺结核27例(45.00%),单部位淋巴结核14例(23.33%),单纯肺结核9例(15.00%),结核性胸膜炎5例(8.33%),其他部位结核5例(8.33%)。

2.3影像学表现

所有患者均做正侧位胸片检查,其中45例患者另外再做CT检查。结果显示:播散型肺结核患者中,有9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为两肺弥散性分布栗粒结节影,并且两肺的栗粒结节影在大小、密度以及分布位置方面均表现一致,因而诊断为栗粒性肺结核;单部位淋巴结核患者中,肠系膜淋巴结核4例,单纯纵隔淋巴结核3例,颈淋巴结核2例,腹膜后淋巴结核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局灶斑片影,2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影,3例患者表现为肺段以上肺实变,2例患者表现为结核空洞。

2.4治疗和转归

本次研究中,32例患者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其中15例患者采用HRZE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2-3个月之后再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两年后因结核病而死亡的患者6例(18.75%)。

28例患者没有同时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其中8例患者在确诊后自动出院,10例患者单独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方案为HRZE/HZES,10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治疗,两年后因结核病而死亡的患者15例(53.57%)。

3.讨论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因而各种病毒入侵之后能够在体内迅速生长繁殖,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结核病是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艾滋病病毒感染早期,患者的免疫功能还能维持正常,如果此时感染结核菌,则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均与单纯结核病患者相似,所以结核病检出率较高;然而到了艾滋病晚期,合并肺结核病的患者免疫抑制比较严重,肺巨噬细胞功能减退,所以结核菌以极快的速度生长繁殖,导致结核病灶播散,而肺部影像学表现也不典型,因而结核病检出率较低,患者死亡率极高。本次研究即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做了探讨,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症状,咳嗽、盗汗等症状也比较明显。以上均为非特异性症状,而特异性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则比较轻,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播散型肺结核患者数量比较多,且患者多为2个部位及以上结核,其中以栗粒性结核病最为突出。在治疗方面,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其生存率远高于未同时进行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这就提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在确诊之后,应当及早治疗结核病和艾滋病,并且两种疾病的治疗最好同步,如果不能同步则最长不能间隔3个月。

综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检出率较低,若要延长生存时间,则应及早进行抗结核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猜你喜欢

结核病艾滋病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