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2016-10-21罗璨瑕邓翠东孙卫东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老年

罗璨瑕 邓翠东 孙卫东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组为早老年组(60-69岁)40例、中老年组(70-79岁)23例、老老年组(≥80岁)17例。收集患者在性别、年龄、心梗部位、基础疾病及心梗后并发症方面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中老年组中,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础疾病、心梗部位、并发症方面,各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老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基础疾病的患病率越高,冠脉病变亦越复杂,但并非意味着高死亡率。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疗上不仅要抗聚稳斑,還要积极处理基础疾病。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加速,老年人数不断攀升,在老年人常见疾病中,尤以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其中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日渐上升。由于临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视,绝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多数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管情况差,并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常规治疗后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甚至死亡。现针对近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

我院老年科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出现缺血性胸部不适症状;心电图动态监测显示心肌梗塞;血清心肌酶学指标异常等。多数患者合并陈旧性心肌梗塞、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排除标准:急性脑血管疾病者(1月以内);深静脉血栓形成者;感染性疾病;严重消化道、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恶性肿瘤基础疾病者;严重心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具有药物禁忌症及不能配合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根据年龄分组为早老年组(60-69岁)40例(平均年龄64±4)、中老年组(70-79岁)23例(平均年龄75±4)、老老年组(≥80岁)17例(平均年龄88±5)。

2.方法

(1)各组入院后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给予低分子肝素0.4ml q12h皮下注射常规抗凝,服用阿司匹林100mg qd(商品名:拜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公司)、氯吡格雷(商品名:波利维,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公司)75mg q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服用PPI qd(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三者之一)保护胃黏膜,服用3-7d(平均住院天数5±2天)。

(2)收集患者在性别、年龄、心梗部位、基础疾病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方面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3)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如表1、表2及表3所示。

4.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持久性、严重性的缺血性坏死。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休克、左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并且合并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学的升高。

经研究发现,在早老年组、老老年组中男女比例在发病率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中老年组中,男女发病率的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文献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总体发病率男高于女,其差异随增龄而缩小。这种随增龄男女发病率的改变,可能与内分泌改变影响脂代谢,使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下降,血中孕酮浓度在绝经期后迅速下降,孕酮与雌激素的比例失调,失去了拮抗雌激素对心肌损伤的作用等有关。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早老年组高脂血症的例数最多,高血压次之,由此可见血脂异常对心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早老年人群中应常规行血脂检查,必要时可积极服用药物调脂稳斑治疗。随着年龄的推进,在中老年组及老老年组中,常见的几种基础疾病发病率则旗鼓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年心梗患者中有部分曾发生心肌梗塞事件,本次入院属于二次心梗,患者往往在首次心梗后已予常规抗聚稳斑等治疗,入院复查血脂水平均增产或偏低,但再此发生心肌梗塞事件,则考虑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有关,现有针对两种抗聚药物抵抗性的相关基因检查,可在各医院开展并作为心梗后患者的常规筛选检查。

急性心肌梗塞部位本研究中分为前壁、前间壁、下壁以及三支病变。从表3中可看出,各组心梗部位仍以前壁发生率最高。但不容忽视的是,从冠脉造影结果体现,有部分患者出现三支病变,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亦越高,这是因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的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因此老年患者在患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或完全闭塞性病变等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时有较高发生率,同时或先后发生多支血管堵塞而导致多部位心肌梗死,但仍就本次入院时发生心梗的犯罪血管统计在之前三个梗塞部位中。对三支病变的各组老年患者中,大多数合并糖尿病病史,故糖尿病对冠脉的损害需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本次研究着重在于不同年龄段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三组对比后可见,老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基础疾病的患病率越高,冠脉病变亦越复杂,但并非意味着高死亡率。故老年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应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后,尽早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并抗聚稳斑及处理基础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疾病转归。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老年
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及整体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