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治疗观察

2016-10-21杨琴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麻醉糖尿病

杨琴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4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較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硬膜外麻醉之后后,血糖为(12.3±3.14)mmol/L,胰岛素使用量为(20.2±2.33)u,尿酮阳性共4例,尿酮阳性检出率为7.69%,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相比全身麻醉,能够减少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围手术期;麻醉;治疗观察

本研究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4例为研究对象,探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从我院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04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男患者30例,女患者22例,男性多于女性。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3到89岁之间,平均(63.5±0.15)岁。患者病程分布范围为是12个月-16年,平均病程为(11.5±0.32)年。另一组为研究组,男患者29例,女患者23例,男性多于女性。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1到86岁之间,平均(61.5±0.23)岁。患者病程分布范围为是11个月~19年,平均病程为(12.5±0.17)年。104例肠糖尿病患者结合临床表征,进行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以及血脂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根据糖尿病的临床判定标准,均确诊为糖尿病。通过分析,本研究所有患者在常规因素上差异性p值小于0.05,符合统计学研究范畴。

1.2研究方法

104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采用咪唑地西泮、芬太尼、维库溴铵、依托咪酯静脉注射诱导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且术中不断补充药物异氟醚维持麻醉;另一组为研究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侧卧位,穿刺后,注射2%利多卡因,体积为5毫升,置管后,采用硬膜外导管给予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两组患者麻醉24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治疗的血糖、胰岛素使用量、尿酮阳性以及尿酮检出率。

1.3统计学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8.0(版本)软件,数据得出后采用t检验来确定是否具有差异性。差异性的判定标准为:P<0.05表示数据具有差异性。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治疗的血糖、胰岛素使用量、尿酮阳性以及尿酮检出率。结果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经过硬膜外麻醉之后,血糖为(12.3±3.14)mmol/L,胰岛素使用量为(20.2±2.33)u,尿酮阳性共4例,尿酮阳性检出率为7.69%,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不同麻醉方法主要有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时,静脉注射的麻醉药物能够降低胰岛素的调节血糖的作用,造成胰岛素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升高,从而不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本研究发现,经过硬膜外麻醉之后的患者血糖为(12.3±3.14)mmol/L,胰岛素使用量为(20.2±2.33)U,尿酮阳性共4例,尿酮阳性检出率为7.69%,相比全身麻醉的患者来说,对于血糖的影响较小。可见,临床上针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相比全身麻醉,能够减少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麻醉糖尿病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跟踪导练(一)(5)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