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6-10-21张慧颖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电图心绞痛心肌梗死

张慧颖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例为实验组,以单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了临床资料以及诊治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肌梗死和心界向左扩大,对照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实验组的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对照组病情好转率为93.3%,实验组病情好转率为84.4%。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肌梗死和心界向左扩大,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经过对症治疗之后,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治疗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冠心病是其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出现,因此在临床中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并且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多样,特异性不高,因此在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本研究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疾病的诊治进行分析对比,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分区所属四所干休所中到体系医院就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以疾病类型进行分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0例为实验组,单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实驗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9-91岁,平均年龄(72.6±11.9)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67-89岁,平均年龄(71.8±10.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治进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包括心电图检查、x线胸片检查和心肌酶谱测定,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积极控制患者的感染,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给予抗心律失常、抗凝、抗栓以及强心和利尿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临床表现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和心悸的分别有12例,7例和4例,实验组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肌梗死和心界向左扩大的分别为15例、13例、17例、6例和8例。

2.2两组心电图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的分别有4例,2例、O例和O例,实验组的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的分别有20例,10例、6例和5例。

2.3两组治疗情况分析

对照组中,19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病情没有好转,好转率为95%,实验组16例病情好转出院,4例病情没有好转,好转率为80%。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会使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的状况,从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红细胞异常增多等,血液的粘度也会不断增大,最终形成血栓。另外,患者在发生病变的过程中,机体的心肌细胞长期处于缺氧的状态,细胞的缺氧敏感度会降低。因此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表现一般为心绞痛、心悸、胸闷等,通过心电图的检查和x片的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来说,临床上一般采用抗感染、通气、解痉、平喘祛痰、纠正电解质以及营养支持和氧疗等,同时通过硝酸甘油的药物合理使用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以及肺动脉压,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肌梗死和心界向左扩大,对照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说明和单纯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更加多样;实验组的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心电图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说明和单纯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更加多样;对照组病情好转率为93.3%,实验组病情好转率为84.4%,说明和单纯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不理想。本研究结果与卢颖等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说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心肌梗死和心界向左扩大,心电图一般表现为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束支传导阻滞和陈旧心肌梗死,经对症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以通过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和心肌酶谱进行诊断,需要在单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心电图心绞痛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