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2016-10-21刘佳美赵妍柳烨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并发症

刘佳美 赵妍 柳烨

[摘要]目的:分析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7 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17.9),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9.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办法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患者的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建立人工肾来代替肾脏功能,具有血液净化的效果,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建立血液透析的血管通道,采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技术,其应用持续性和安全性较高。但是由于長期留置导管,增加了感染、堵管以及上腔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导致血流不畅,进而影响透析效果,严重则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研究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3-81,平均年龄(50.2±4.9)岁;其中慢性肾小球病13例,高血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9例以及其他肾功能衰竭疾病6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49.7±5.1)岁;其中慢性肾小球病14例,高血压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8例以及其他肾功能衰竭疾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均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首先,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正确认识,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治疗流程,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最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保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能够自行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其次,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保证无菌操作,并对导管接口及伤口和周围皮肤做好消毒处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完成透析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导管,确认管腔内无血液残留,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及时进行封管和更换肝素帽,预防血液返流和导管栓塞。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进行观察指标的计数,通过t值和x2检验资料(a=0.05),结果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2所示。

3.讨论

成功留置导管是血管通路的建立的重要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对长期留置导管的并发症进行预防,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应用持续性和安全性,预防感染、堵管以及上腔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血流通畅,进而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当中,需要针对长期留置导管的并发症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了血液透析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