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白石的“俗”

2016-10-21刘战英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草虫花鸟齐白石

刘战英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指出齐白石的画为什么高雅不起来,原因是“俗”。接着,该文解析齐画之所以俗,是缘于其为了生计,不得不迎合购画者的喜爱与口味,大多画些花、鸟、鱼、虫等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题材。无独有偶,嗣后又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就是《齐白石,你不过是个木匠》,此文更加尖刻地指出,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没有多少文化,更谈不上进过什么高等学府,年轻体壮时靠斧头、凿子和刻刀谋生,花甲之年后改为赖以笔墨纸砚卖画度日。一言以蔽之,一个木匠,一个“下里巴人”,“尸位素餐”,不懂“六法古意”和“高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曾被文人画家讥讽为“野狐禅”,能画出什么高格调的作品?

这两篇文章,其共同点是,齐白石的画作所以“俗”,一是其出身寒门,一袭布衣,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受过名牌院校的熏陶,更没有到国外渡过金,骨子里土得掉渣,画怎能不冒着“土”气。二是其靠卖画养家糊口,而购画者多是市井贫民,因而画作也多是花鸟鱼虫,主观加客观便构成其画作的“俗”。

余認为,这种定评不仅偏颇而且是十足的悖论。齐白石起初家境贫寒不假,正因为此,其为摆脱穷困,苦学木匠工艺。之后,又矢志绘画。虽历经坎坷与磨难,但宵衣旰食,“不叫一日闲过”,锲而不舍。并励精图治,衰年变法。推崇徐渭、朱耷,原济以及吴昌硕等,且重视创造,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从而形成造型简洁质朴、笔墨纵横雄健、色彩鲜明热烈的独特画风和笔墨精神,从而成为国画界一代宗师,不仅荣获“中国人民艺术家”称号,还担任共和国第一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齐白石的成长过程,应该成为吾辈乃至后学者的励志篇和学习的榜样。

至于齐白石的画多为现实生活中的题材,恰恰佐证了他的一句戒律:“我绝不画我没见过的东西。”他所说的“我没见过的东西”即自己的生活中没有的。不是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么?没有生活,硬要创作,岂不是凭空想象,胡编乱造?而齐白石出身农家,又常年生活在民间,对于民间的事物烂熟于胸。所以,他画得最多的花鸟草虫,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为大众所钟情。当然,如果说齐白石一生所画的多达数万件的画作,件件都致妙绝伦,那肯定过誉;但是要说其佳作迭出,充满浓郁的民间气息,绝非浪名。他画的虾、蝉、螳螂、蚂蚱、螃蟹以及牵牛花、紫藤配以草虫等画作,精细、秀美,毫发毕现,老笔纷披,天趣浑然,叹为观止。当然,任何大师级画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或受到历史的、家庭的,或受到学识的、生活的等方方面面的羁绊。所以,如果苛求齐白石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乃至诗文、书法、金石等,都无所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是不客观的,也是求全责备。但是,齐白石的画,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倘若将他的画归结为“俗”,那也是“俗可通众”,“雅俗共赏”、“大俗大雅”,而不是庸俗、低俗和恶俗。

说到这里,奉劝以上两篇评者,不要摆出一副精神贵族的架势,颐指气使;也不要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妄自非毁,苛求前辈,诋毁先人。而应该自己肩负起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使命,有所作为,拿出点“干货”来!

猜你喜欢

草虫花鸟齐白石
草虫小品
写意花鸟
拜门
齐白石画蝉
齐白石画螃蟹
齐白石的半截虾
齐白石草虫跃京城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花鸟
午夜的土地(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