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发展的研究思考

2016-10-20王小静张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旅游扶贫文化产业

王小静+张婷

摘 要 澜沧县老达保寨应当充分运用其独特的拉祜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发展其旅游文化产业,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寨内基础设施、运用营销手段加以宣传,同时对拉祜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等方式,探索出一条通过旅游扶贫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发展的道路,从而达到使老达保脱贫致富的目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扶贫 老达保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结合发展的条件

1.1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二者之间的关系

1.1.1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相互融合

一方面,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旅游资源,使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使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扶贫为文化的传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文化的实现提供了载体。由此可见,旅游扶贫和文化产业是相互交融的,二者互为交融,离开文化的旅游资源或者离开旅游资源的文化必定黯然失色。

1.1.2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相互促进

首先,文化促进了旅游的发展。通过文化,能够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将旅游资源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使其吸引着较多的游客,并且给人以足够的审美体验;其次,旅游扶贫的开发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旅游资源越来越能够吸引更多的游人,通过旅游活动,使更多游客了解更多的文化。

1.2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二者结合发展的条件

1.2.1技术融合是二者相互结合发展的基础

文化产业和旅游扶贫的结合发展是以技术融合为基础条件的。对于旅游扶贫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融合为支撑,二者的成本结构相似,因此为技术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且随着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技术层面的不断融合发展,对于消除技术性壁垒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为二者的结合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空间。

1.2.2产品融合是二者结合发展的标志

民间节庆、风土民情、文物古迹都包涵着浓烈的文化气息,既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的结合发展是以产品融合为标志的。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将当地的风土民情、地域文化展示给游客,在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使当地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1.2.3企业融合是二者结合发展的载体

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结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就是企业的融合,指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的结合发展必须要有企业的支持。也就是说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必须能够吸引到企业投资建设。然而企业在实现二者结合发展过程中,必须对组织内部结构进行有效创新,使之与发展形势相适应。

2澜沧县老达保寨资源背景分析

酒井乡勐根村位于澜沧县城东南部,澜沧至西双版纳214国道旁,距县城48公里,距214国道14公里。村内自然风光秀丽、拉祜民居建筑特点突出,有深厚的拉祜文化底蕴、建筑保持着原始古朴的拉祜建筑风格,其中老达保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创世史诗的传承基地之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拉祜族芦笙舞的诞生地、中国拉祜文化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澜沧县老达保村为云南第三批特色旅游示范村,是普洱市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片区。老达保旅游资源丰富,非常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其多姿多彩的拉祜民族风情、古朴原始的拉祜族建筑风貌以及包容多样的宗教文化信仰,风情秀丽的自然风貌,逐步改善的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老达保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受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交通多方面因素制约,老达保发展却不尽人意,贫困人口数量众多。据统计,上一年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全村总人口为3908,其中贫困人口为1339,约占34.26%。而其中乡村旅游从业人数只有300人,经营乡村旅游的也只有10户。老达保虽然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但却一直无法被有效的开发利用,贫困率高居不下。因此,老达保应当依托乡村旅游为载体,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拉祜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发展其旅游文化产业,使得旅游扶贫得到有效的开展,同时使当地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最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3澜沧县老达保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特色

3.1拉祜族民间工艺业

作为有形旅游产品,具有代表性的拉祜族民间工艺产品主要有传统佧朗服装、传统佧朗挎包、时尚佧朗服装、佧朗香包、佧朗头巾、佧朗围巾、佧朗床单;竹编(竹筒、竹杯、竹勺、竹桌、竹篓、簸箕、蔑笆、饭盒)、拉祜族布织(包)、葫芦、拉祜族芦笙工艺、拉祜族竹编工艺、拉祜族服饰工艺、织锦挎包、银饰、流苏耳坠等等。通过民间工艺产品的销售,从而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同时促进就业;对于消费者来说,作为旅游纪念品可以转赠给亲朋好友或是自己保存,都是不错的选择。

3.2大力发展民族节庆会展业

节庆会展业是以比较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公众性庆典活动作为当地旅游吸引物,对于提高区域知名度、传播区域民族文化、塑造民族文化品牌、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老达保应当依托自己资源、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出具有地区优势的专业和品牌会展节庆业,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老达保在当代条件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比较有代表性且可以发展成为老达保重要节庆会展品牌的有葫芦节、扩塔节、祭太阳神节、哈列贾乡村音乐小镇民族民间音乐节、老达保西瓜节等民间节庆。

3.3民族演出演艺业

老达保应该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推出一系列优秀且具有吸引力的民族演出演艺精品,形成一整套的精品节目,以定点演出和巡回演出的方式,在国内外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开拓演出市场。其中以《牡帕密帕》、《快乐拉祜》影响力较大。

参考文献

[1] 吴娟.关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2015(6).

[2] 丁智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4(6).

[3] 魏霞.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开发结合是贵州贫困民族地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选择[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旅游扶贫文化产业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