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措施控制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评价

2016-10-20吴萍王瑛

甘肃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疗程处方抗菌

吴萍 王瑛

·临床药学·

综合干预措施控制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评价

吴萍王瑛

目的:调查与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的效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0~2014年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对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干预,住院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消耗金额比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例和疗程均逐年降低(P<0.01)。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效果显著。

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4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政治活动的通知》的要求,调查与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研究综合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的效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的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进行调查,并按项目统计。手术病例均排除术前感染病例。

1.2调查方法每月抽取所有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

进行调查,并填写《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过敏史、诊断、手术名称、切口分类、切口愈合情况、抗菌药物名称、给药时机、给药途径、给药方法、剂量等内容。

1.3干预措施

1.3.1专人负责。根据卫生部《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成立了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院长任组长,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医务科和质量控制科负责人、药学、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微生物学专业人员、临床医学和护理专家。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制订并完善了《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奖惩方案》等多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性规范,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医院与临床科室及相关职能科室签订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指标分解到各科室。

1.3.2专项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政策解读视频会议和系列培训会议。每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以及院内讲座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邀请医院感染学及药学专家结合各级医院实例进行专题讲座。每年组织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医院感染知识考试或知识竞赛。

1.3.3专项点评。 临床药师每月开展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或医嘱,与科室和医师进行反馈,取得共识。每月开展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对各科的各类及部分单病种手术患者预防用药比例、手术疗程、预防用药时机、品种、剂量、给药方法、药物配伍、联合用药、追加药物、用药分析等10个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

1.3.4专项检查。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季度组织院内专家,抽取病历,根据《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考核指标》对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写出分析报告。对问题较多的科室,院长诫勉谈话和现场办公,限期整改。

1.3.5专项考核。根据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奖惩方案》,实行处方点评月考核,抗菌药物专项督查季考核,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强度、Ⅰ类手术和部分单病种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预防用药时机、品种、疗程及剂量等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完成情况年考核,确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全面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中各项指标,使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1.3.6定期通报。充分利用医院《药讯》《医疗质量简报》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月分析评议会,通报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情况,包括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结果、抗菌药物专项督查结果、责任书完成情况,并对不合理用药案例进行点评,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数的比较采用F检验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指标2010~2014年住院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逐年下降,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逐年提高(P<0.01)。见表1。

2.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010~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逐年下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逐年缩短(P<0.01)。见表2。

表1 2010~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表2 2010-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疗程

3 讨论

3.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指出:“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虽然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在干预后有了明显下降,且在2013年已到达专项整治活动要求:“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小于30%[3]”。但仍需加大对颅脑、肾脏、乳腺、白内障等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力度。

3.2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指出,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视情况可延长48小时。我院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疗程逐年缩短,但平均用药疗程仍较长。临床医生通常认为,为了防止感染,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需要延长至临床症状和相关检验达到正常,甚至更长时间。国外研究表明,延长给药时间并未使深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国内研究显示,围手术期大剂量、长疗程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反而又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以及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可能[5]。

我院自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我院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时机和疗程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等,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全过程控制。利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加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力度,扩大处方点评范围和点评数量,实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评估和预警,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更加及时、准确、规范。

[1]吴明东,邓丽清,叶建文.药学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比较[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22(2):81-83.

[2]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Z].卫医发[2011]56号.

[4]Paul M,Porat E,Raz A,et al.Duration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cardiac surgery: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J Infect,2009,58(4):291.

[5]阳丽梅,黄旭慧,眭玉霞,等.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评价[J].中国药房,2013,24(6):486-489.

A

1004-2725(2016)04-0303-03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医院根据2011年

730900甘肃 白银,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吴萍,E-mail:bydyyywuping@sina.com

猜你喜欢

疗程处方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人间处方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处方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