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度进针法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实际效果观察

2016-10-20武玉娟

甘肃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针法进针头皮

武玉娟

30度进针法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实际效果观察

武玉娟

目的:观察30度进针法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实际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0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采用30度进针法进行穿刺。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10~20度进针法进行穿刺,记录两组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30度进针法显著提升了一次成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0度进针法;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是治疗及抢救患儿的常用输液通道,临床应用广泛,但小儿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均较差,给穿刺带来一定困难[1,2]。为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医护人员应选择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穿刺方案,从而改善护理人员的穿刺手感,减轻患儿疼痛。本次研究以180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30度进针法及常规10~20度进针法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旨在评价这一进针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80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入选标准:①学龄前儿童,年龄<7岁;②符合头皮静脉留置针指征;③发育及营养状态正常。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头皮静脉留置针治疗史;②凝血功能障碍;③明显的智力、精神障碍。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48例,女42例,年龄0.5~6岁,体重5~25 kg;对照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0.5~6岁,体重6~24 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穿刺方法。穿刺前嘱患儿取平卧位,将患儿头部固定于枕头上,靠近床沿,保持头部相对稳定,操作者观察患儿头部血管情况,选用适当直径的静脉留置针,选择较粗壮、富弹性的静脉,剃除进针点附近毛发,形成直径约6cm的操作区。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各护理人员年资相当,常规消毒进针点附近皮肤后,观察组采用30度进针角度迅速进针,见回血后放低5度左右,顺势继续推进0.2cm左右,向前推送套管的同时向后退回针芯,直至完全退出针芯后,采用敷贴固定并用网眼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常规10~20度进针角度,其余操作步骤同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两组患儿穿刺一次成功率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记录。

1.2.2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5.2±1.7)d,对照组留置时间为(3.7±1.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7,P<0.05)。观察组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86例,失败4例,一次成功率为95.56%(86/90)。对照组穿刺一次成功75例,失败15例,一次成功率为83.33%(75/90)。两组一次成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对比(例)

3 讨论

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相当广泛,由于小儿生性好动,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较低,使得穿刺难度加大,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多次穿刺往往造成患儿哭闹及依从性进一步下降,增加了护患矛盾的风险。因此,选择一种穿刺一次成功率较高的方案,对提升整体治疗质量至关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度进针法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5.56%,且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较常规10~20度进针方案延长,这一结果提示,30度进针方案是安全可行的。由于30度进针法进针较快、皮肤损伤小,显著降低了疼痛感,而常规进针角度皮下潜行的时间长,疼痛感剧烈,患儿哭闹扭动可能导致留置针方向改变或穿刺过深,导致穿刺失败[3]。此外,加大进针角度能够减少前行阻力,刺入血管的落空感更加明显,这也进一步提升了穿刺一次成功率。

本次研究尚存在一些限制。首先,作为一项单中心研究,本中心的患儿群体及医疗设备条件可能存在较高的同质性,对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不能完全反映30度进针法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案中的独立作用。其次,本组纳入180例患儿,样本较小,未能设置更多的进针角度及方案进行亚组分析。最后,本次研究未能对患儿进行出院随访,不能明确30度进针法的中远期影响。然而,本次研究的结果初步证实了30度进针法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及基础。

总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30度进针法显著提升了一次成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今后医护人员应组织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比较不同进针角度的实际效果。

[1]韩春梅,张洁花.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7):1847-1849.

[2]赵叶萍.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5):29-30.

[3]胡时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243-1245.

A

1004-2725(2016)04-0296-02

730000甘肃 兰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作者:武玉娟,E-mail:wuyujuanly@163.com

猜你喜欢

针法进针头皮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让头皮爱上做SPA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