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2016-10-20王建红

甘肃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切术导尿管尿道

王建红

经尿道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

王建红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并前列腺增生电切术进行同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指标、IPSS和QOL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术后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IPSS、QOL评分以及Qmax无明显差异,手术后IPSS、QOL评分水平明显降低,Qmax水平明显升高,且两组各项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同期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减轻前列腺症状和心理负担,增大尿路速率,改善生活质量。

经尿道电切术;膀胱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期治疗

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患者。据报道[1],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在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达8%,并且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和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手段。目前对于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否能同期进行经尿道电切术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2,3]。为了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通气治疗的效果,随机选取100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进行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单纯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期治疗,以期确定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同期治疗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和直肠指检确定为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且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②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者系统性病变者;②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提示逼尿肌收缩无力者;③术前存在严重尿路感染或无法耐受手术者;④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①术前常规禁食禁饮,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在直视下将电切镜(连续冲洗尿道电切镜,型号:F25 Storz,购自德国STORZ公司)经尿道插入,观察膀胱颈和精阜之间的距离,并检查膀胱内部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数目等;②对膀胱肿瘤及其周围1cm正常粘膜组织进行电切,直至浅肌层位置,针对位于输尿管口周围的肿瘤,可以采用汽化切割至基部位置;③对创面进行电灼止血,将肿瘤冲吸出来后留置标本送至病理处检验;④使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伤口,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留置气囊导尿管。1.2.2观察组。观察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同期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同对照组。前列腺增生电切术:①气囊导尿管留置后,注入25~35ml的水进行牵拉固定;②若发现患者合并膀胱结石,需用大力钳经尿道进行粉碎,然后冲吸;若患者前列腺颈口周围有肿瘤,需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待增生组织冲吸出来后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最后使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留置气囊导尿管并冲水牵拉固定。

1.2.3术后处理。所有患者手术之后均使用蒸馏水持续进行膀胱冲洗,术后3~5d可将导尿管拔除,导尿管具体留置时间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给予丝裂霉素或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嘱患者需定期行膀胱镜复查。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手术前后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变化。其中术后并发症包括继发性出血、包膜穿孔、膀胱颈挛缩以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前列腺症状依据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进行评定[4],总评分范围为0~35分,其中0~7分表示症状较轻,需密切观察;8~19分表示中度症状,需要治疗;20~35分表示重度症状,需积极治疗。生活质量依据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表进行评定[5],共0~6分,表示患者对其目前下尿路症状水平若伴随终生的主观感受,分值越低,表示患者受困扰程度越轻微。

1.4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均用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但是术后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前者较后者明显缩短,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前者较后者明显升高,两组各项数据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PSS、QOL评分以及Qmax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IPSS、QOL评分以及Qmax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IPSS、QOL评分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Qmax水平较手术前明显升高,且手术后两组各项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22.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对比分析表(x±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PSS、QOL评分以及Qmax水平对比分析表(x±s)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表[例(%)]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临床表现多为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上尿路阻塞等[6]。膀胱肿瘤是一种复杂的、多步骤多因素的病理变化过程。据报道[7],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而5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约为50%。良性前列腺增生因其发病率高、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不仅具有肿瘤转移种植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也严重影响预后成效[8]。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当以减轻症状、促进快速恢复为主要原则。

膀胱肿瘤患者常用手术方式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此种术式在操作过程中几乎接近生理状态,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降低术后感染的机会,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迅速,相对安全性较好,而且同时能够较好地保留患者的膀胱功能,尤其对于直径较大或者分布较为广泛的膀胱肿瘤患者来说,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效果[9,10]。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方案,在切割过程中同时发挥止血作用,患者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具有微创的优势。但是对于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两种手术方式能否同期进行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11,12],应该先行肿瘤切除,二期行前列腺增生电切以及时解除尿路梗阻,同时还可以避免肿瘤转移种植,改善疗效和预后。但另有学者认为[13],应同期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以减少手术创伤,保证术后快速恢复。分析其中原因为:膀胱肿瘤具有转移种植的特点,而前列腺属于腺上皮组织,膀胱肿瘤属于尿路上皮组织,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会使膀胱粘膜基底部形成一层厚度约为2~3mm的凝固层,即保护层,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使得创面形成,也形成无血供的保护层,因此,理论上两种手术可以同期进行。相关研究资料表明[14],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同期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可以同时解决尿路阻塞,并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住院费用和经济负担,与此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均显著减少。此外,同时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并不会使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率升高[15]。因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在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是安全可行的。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期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虽然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但术后冲洗时间和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且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指示同期手术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冲洗时间和导尿管留置时间,还可以稳定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术后迅速恢复。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IPSS和QOL评分无明显差异,手术后均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同期手术患者术后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均较单纯手术明显改善。最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而对照组高达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同期手术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由此可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在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外科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同期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冲洗时间和导尿管留置时间,稳定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改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增大最大尿流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大力推广。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关于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案仍存在争议,因此,如何更为安全高效给予治疗,减少恶性肿瘤转移种植,同时有效解除临床症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广大医学研究者和医务工作者应当积极探讨、开拓思路,争取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全新方案。

[1]余书斌.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I期手术治疗12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45-146.

[2]沈仕兴,熊林,李威,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25例同期微创治疗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6):867-869.

[3]罗松涛,王应洪,李绪鲲,等.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2):68-70.

[4]O'Sullivan M.Effects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Am Coll Surg,2004,421(3):1075-1086.

[5]朱燕波.生命质量(QOL)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6]余昆,李风,石国忠,等.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5):556-558.

[7]徐衍盛,郭建军,关维民,等.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同时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6):17-19.

[8]李彬,王泽佳,王玉军,等.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同期微创治疗[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4(4):208-209.

[9]范晋海,曹建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可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8):547-549.

[10]胡栋娥.膀胱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同期经尿道电切术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203-204.

[11]韩永刚.高海拔地区老年高危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的电切治疗[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1):129-130.

[12]张鹏,杨小杰.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不宜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8):549-551.

[13]汤祺,陈亚娟.TUR-BT联合TUPKP治疗表浅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3,53(21):81-83.

[14]Tyler M,Bauman Chad M,Vezina W,et al.Beta-catenin is elevated in huma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specimens compared to histologically normal prostate tissue.[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urology,2014,2(4):313-22.

[15]李建勇,程树林,陈双全,等.前列腺增生合并浅表性膀胱癌的同期手术治疗[J].四川医学,2013,34(8):1116-1117.

A

1004-2725(2016)04-0279-04

741600甘肃 天水,秦安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作者:王建红,E-mail:1400147291@qq.com

猜你喜欢

电切术导尿管尿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陌生的尿道肉阜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