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6-10-1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注射剂注射液中药

闻 琴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闻琴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目的: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选取112例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等情况。结果:茵栀黄注射液不良反应最高,达18.8%;60岁以上患者应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率最高26.8%,其次为10岁以下的儿童17.0%。结论: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原因与患者、药品与临床应用有关,必须严格把控中药注射剂药品质量,临床使用时务必谨遵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预防对策

中药注射剂为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其效果明显、作用迅速,已被广大医院普遍认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出现机率呈上升态势,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情况。因此需要积级探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以保证安全合理用药[1]。笔者选取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25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142例,女1408例,年龄1~82岁,平均(48.4±12.7)岁,期间112例(4.39%)患者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其中包括男50例,女62例;年龄1~80岁,平均(63.1±12.5)岁。

1.2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表对研究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产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品种11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涉及9类品种,其中,茵栀黄注射液所占比例最高,达18.8%,其次为银杏达莫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见表1。

表1出现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品种

种类例数所占比例/%茵栀黄注射液2118.8银杏达莫注射液1816.0痰热清注射液1715.2双黄连注射液1513.4黄芪注射液1311.6舒血宁注射液119.8注射用炎琥宁98.0注射用灯盏花素54.5生脉饮注射液32.7合计112100

2.2不良反应患者年龄比较112例不良反应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26.8%,其次为小于10岁的儿童(17.0%)。且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显著高于11~21岁组、32~41岁组与42~51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状况

年龄段男女合计占不良反应的比例/%占调查人数比例/%小于10岁1091917.04.511~21岁37108.93.022~31岁761311.64.932~41岁47119.83.442~51岁65119.83.552~60岁8101816.14.6大于60岁12183026.86.0

2.3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112例不良反应患者中,静脉滴注患者108例,占96.4%;静脉注射患者3例2.7%;另1例为肌肉注射患者,占0.9%。

2.4其他原因分析治疗前未询问患者过敏史12例,占10.7%;治疗前并未进行肝肾功能检查16例,占14.3%;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28例,25.0%;中药注射剂为复方制剂40例,占35.7%;配液后防治时间较长16例,占14.3%。其中复方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

3 讨论

3.1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3.1.1药品原因①药物性能:中药注射剂一般为复方制剂,药液中所含杂质大多为半抗原物质,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构成高致敏原,诱发严重不良反应产生。药物本身的有效成分与毒性成分很难彻底分离,或有着特殊的物理性能,这都增加其用药风险性。例如双黄连注射液所含的金银花,其内含的异酸与绿原酸可以抗病毒、抗菌,但是也能诱发变态反应,症状多为哮喘、皮炎等[2]。②配伍不当:中药注射液提取成分较为复杂,与其他药物混合容易发生澄明度、pH和颜色等变化,此变化可造成药物化学性质改变,引发不良反应。如含双黄连注射液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易出现棕黑色沉淀;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往往出现不良反应。③溶媒类型、药液配置后存放时间、滴速不当:部分中药注射液在与常用输液配伍后,溶液的pH发生变化,成分稳定性因不容微粒的增加收到影响,较大颗粒将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堵塞或供血不足。中药注射液配制好后存放时间较长将造成pH发生变化;中药注射液输注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40滴内,速度过快将造成局部浓度过高,过慢则将导致药物发生水解氧化等[3]。

3.1.2患者原因患者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的不同,都会对中药注射剂的分布、吸收、代谢、排泄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小于10岁与大于60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机率比较高。此年龄段的患者,或可有皮疹史、心肺功能不良,或为体弱儿童与老年人,所以用药务必谨慎,用药时需细致观察用药反应,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1.3临床运用影响临床用药当中,部分医生未严格掌控适应症,未完全掌握药品使用方法,以致产生用药剂量过大、滴速过快、周期过长、溶媒选择不适、合用不适等问题,诱发了不良反应的产生。因此临床运用时,务必严格掌控适应症,依据中医药理论,辨证用药,若未重视传统中医用药特点,既无法实现用药效果,又可诱发不良反应出现[3]。

3.2预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策略3.2.1保证生产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坚持中药注射剂组方要简而不要繁的研制准则。严格实施GAP的相关标准,生产中药材原料,使用固定基原中药材,以确保原料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严格执行GMP的质量规定,生产中药注射剂,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严格执行GSP的相关规定,强化中药注射剂与中药饮片的贮藏、运输管理工作,以保障药品质量,避免受污染与变质。

3.2.2谨遵合理用药准则,提高防范意识高度重视中医个体化诊疗,遵从中医辨证立法与选方用药准则,合理运用中药注射剂。密切关注中西药物的联合使用,防止两种中药注射剂或中西药注射剂混用。若需要联合用药时,要防止两种液体有直接接触,两种药物使用当中需要冲洗管子或更换管子。开展西医合理运用中药制剂内容培训,防止出现误用或滥用中药注射剂药品现象[4]。

3.2.3谨遵说明书肌肉注射与静脉用药注射剂质量不同,肌肉注射的药物不可用于静脉用药。中药注射剂选用葡萄糖作为溶媒,中药注射剂中包含大分子有机物,在同NaCl注射液相混合后,受盐析致大量不溶性微粒出现。另外,以说明书推荐溶媒作为基准,不可任意增大剂量[5]。3.2.4合理搭配药物尽可能单独应用,不应与西药混用同一个输液器或注射器。有多种中药注射液联合使用时,输液当中需要有时间间隔,防止出现药物混合反应。在一个治疗疗程当中,若无特殊情况,尽可能运用同一厂家且为同一批次药物。

3.2.5注意用药卫生应在清洁状态下进行配液,运用精密药液滤器进行输液,使非洁净条件下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得以下降。

3.2.6严格监测用药在给患者执行用药之前,尤其是初次用药,必须询问患者过敏史。开始前35分钟紧密观测反应,掌控滴速,特别是致血管扩张药物,需要严格对全程进行监测。部分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缓慢,针对长时间给药患者,需要严密观测,以保障给药安全。对高敏人群需规避,针对有过敏病史、儿童、体弱者、老年人、肝肾功能不良患者,需要谨慎用药,严密监测,一旦过敏反应产生,立刻停药并及时处置。

[1]刘科秋.1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07.[2]王莉红.几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34):7130-7131.

[3]赵清利.探讨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2):138-140.

[4]郑立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11):1180-1181.

[5]黄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与预防[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9):53.

(编辑:穆丽华)

2016-06-23

闻琴(1982-),硕士,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E-mail:28848647@qq.com

R286

A

1007-8517(2016)17-0079-02

猜你喜欢

注射剂注射液中药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药零食”怎么吃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