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刺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30例

2016-10-17陆丽娜李永峰牛文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特发性针法针灸

陆丽娜 曹 星 李永峰 牛文民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西安 712083



透刺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30例

陆丽娜曹星李永峰△牛文民△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西安712083

目的:观察透刺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针刺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透刺针法的治疗方法,3周后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在临床上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特发性耳鸣;透刺针法;临床疗效

特发性耳鸣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指临床上一类原因不明的主观性耳鸣,通过目前的检查手段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异常的检查结果与耳鸣之间缺少明确的因果关系。特发性耳鸣可伴或不伴有听力障碍,伴或不伴有不良心理反应,可急性或慢性起病,病情为进展或静止[1]。该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临床上对特发性耳鸣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2]。李永峰教授通过中医辨证,采用透刺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医院针灸科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特发性耳鸣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入组前均知情同意。按照患者就诊日期先后顺序标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位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例数 性别/例 病程/例 男女<3个月3-12个月>12个月年龄/岁 患耳/例 左侧右侧双侧对照组301416168641.90±10.431578观察组3013171211739.30±11.6916104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耳鸣临床应用指南》中耳鸣的定义:耳鸣指没有外界声源时所感知的声音[3]。《2012年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中特发性耳鸣的定义:指临床上原因不明的主观性耳鸣,通过目前的检查手段(包括耳和听力学检查、全身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都未发现明显异常,或异常检查结果与耳鸣之间缺少明确的因果关系[1]。

1.2.2中医诊断标准[4]①主症:自觉耳内鸣响,响音如蝉如潮,妨碍听觉。②兼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1.2.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5]耳鸣常分为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虚弱、肾精亏损和气滞血瘀。实证者多为突发耳鸣,一般声大如雷,按之尤甚。病因多为外感风邪或肝胆郁火循经上扰清窍;虚证者多为渐起耳鸣,一般声细如蝉,按之可减。病因多为肾精亏虚,耳窍失养。

1.3纳入标准①符合本病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男女不限,年龄在18~65岁之间,具有正常的理解与表达能力;③专科查体中未见中耳、外耳等病变;④同意参加本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外耳及中耳病变患者;②客观性耳鸣患者;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④伴有心、肾、肝等脏器严重疾病,恶性肿瘤,或有传染性疾病者;⑤确定耳鸣与外伤、手术相关的患者;⑥非规定性药物所致耳鸣患者。1.5剔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治疗者;中途退出或失访者;②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者。

1.6治疗方法

1.6.1对照组①针具:釆用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规格:30号1.5寸。②选穴:主穴:以手太阳、手/足少阳经腧穴为主: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瘈脉、率谷、中渚、侠溪。配穴:风热侵袭配风池、外关、合谷;肝火上扰配丘墟、足临泣、太冲;脾胃虚弱配足三里、中脘、气海;肾精亏虚配关元、太溪、照海。③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所有穴位的定位和操作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针灸学》实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第3版),其中耳门取穴:微张口,直刺0.5~1寸;听宫取穴:张口,直刺1~1.5寸;听会取穴:微张口,直刺0.5~0.8寸;进针后局部穴位有酸胀感即可。每天1次,7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6.2观察组针具和穴位的选择同对照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不同之处: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采用透刺针法,一针三穴,由耳门穴呈小于15°的角度刺入,缓慢地推进针身,让针尖到达听会穴,稍作捻转,得气即可,其余穴位的定位和操作同对照组。治疗疗程也同对照组。1.7疗效判定两组患者均于3个疗程后,选用2012年全国耳鸣专家共识会推荐临床使用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及疗效评估表”。耳鸣严重程度评定[6]:从5个方面由轻到重进行评分(0~3分):即耳鸣出现的环境、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影响、对睡眠的影响、对工作的影响,再加上患者对耳鸣总体感受的自我评分(0~6分),根据得分总和将耳鸣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5级,Ⅰ级:1~6分;Ⅱ级:7~10分;Ⅲ级:11~14分;Ⅳ级:15~18分;Ⅴ级:19~21分。耳鸣疗效评定[7]:痊愈:耳鸣消失,伴随症状也完全消失;或在所有时间里完全适应。显效:耳鸣明显减弱达到1/2以上,伴随症状也明显减弱1/2以上;或不管耳鸣响度怎样变化,在80%的时间里达到了适应。有效:耳鸣减弱1/3,伴随症状减弱1/3以上;或不管耳鸣响度怎样变化,在50%的时间里达到了部分适应。无效:耳鸣不变或加重;伴随症状不变或加重;或不管耳鸣程度怎样变化,在所有时间里仍不适应。1.8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采用耳鸣问诊及严重程度评分对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进行疗效评定。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两组疗效进行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透刺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观察组在临床上疗效更为显著。见表2。

表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2(6.67)5(16.67)11(36.66)12(40.00)18(60.00)观察组305(16.67)11(36.67)10(33.33)4(13.33)26(86.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特发性耳鸣属中医“耳鸣、耳聋”范畴。中医认为耳与十二经脉有着密切联系。针灸治疗耳鸣疗效确切,根据不同患者的证型加减穴位进行治疗。传统针灸操作方法一般采用直刺,但这种针刺方法的疗效对一些患者不够理想。笔者对针刺的操作方法进行创新,对于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采用透刺针法,这三个腧穴都分布在耳周,且所在经络都直接进入耳中, 针刺气至病所, 具有通窍聪耳, 疏通经络的作用。与直刺法的点状刺激相比较,透刺针法具有取穴精简、针感强、刺激范围广的优点,弥补了传统进针的针刺刺激点少的不足。透刺针法由本经透向他经,使针尖引导经气刺向所要透之腧穴,极地大加强了刺激量和面以及针感效应,一针透多经,各经同时得气,使各经络的经气连通。同时以远道循经取穴,联系各脏腑,沟通内外经络,调和营卫气血,促进经络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获得满意疗效。现代临床研究认为[8],透刺可能是通过刺激穴位下的躯体神经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来发挥作用,起到增强刺激量,沟通表里经、邻近经的作用,降低神经变性,促进神经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透刺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耳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张剑宁,李明.2012耳鸣专家共识及解读[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9):709-712.

[2]王云建,谯凤英.针灸治疗特发性耳鸣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21(6):22-24.

[3]贺璐,王国鹏,彭哲译.耳鸣临床应用指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2):116-139.

[4]朱振富.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6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98.

[5]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14-315.

[6]王洪田,李明,刘蓬,等.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案)[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3:185.

[7]刘蓬,徐桂丽,李明,等.耳鸣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9):702-706.

[8]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等.足三里穴的显微结构[J].中国针灸,1999,19(l):27-29.

(编辑:陶希睿)

2016-06-03

陆丽娜(1987-),女,汉族,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针灸推拿基础及脊柱和老年病的临床研究。E-mail:lulina123@qq.com

R764.45

A

1007-8517(2016)17-0072-03

指导老师:李永峰,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脑病的机理与临床研究;牛文民,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基础及脊柱和老年病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特发性针法针灸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特发性腹痛一例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