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地写生

2016-10-15宛少军

藏天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行万里路皖南村落

文/宛少军

诗意地写生

文/宛少军

前不久遇到谢永增,叙话中得知他刚从皖南写生归来,已在其地徜徉月余,画完册页十数本。在三十余天的时间里居然画了这么多的画,可以想见谢永增下了不小的功夫。随后获观写生稿,应证心中猜想。此次皖南之行谢永增颇具收获,犹感他在对写生与自然的认识上更有了深一层的感悟。

写生,在中国古代绘画的语境中是指写自然物象生机勃勃的气息,写生命的鲜活与气韵。明末董其昌曾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读万卷书不易,行万里路更难。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大多终生久居一隅,凭借对其地常年盘亘的观察与熟悉,深存于记忆,化于意象,构思腹稿,成竹于胸,遇时凝神顿思,畅然下笔,有如神助,所谓写胸中之逸气,释然于山水块垒之间。这是中国古代画家包括山水画家基本的创作方法。

凭借现代的生活条件,自觉走进自然,真正面对自然万象,描写此时此地此景此物的神情动态与作者的真实感受是现代绘画形成的传统,这是现代画家的写生观念。正是现代的写生方式,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重新回复到与自然山水真切对话的通途之中,走进了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与世界中,获得了深厚鲜活的生命源力。中国山水画家正是在现代的写生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识,深化了情感,真正感到必要并愿意脚行万里路,去领略自然万千的神奇与瑰丽,从而获得丰厚的创作灵感与意象,激发自身巨大的创造力。

在写生的实践中,有思想有见识的画家从来不会把传统与现代的写生方法对立起来,相反他们既继承了传统创作方法自由冥想顺意生发的创造优长,又大胆采用现代写生直面自然真切感受的生动表达。作为当代中国画坛一直受到大家关注的山水画家谢永增,很显然这次的皖南写生就分明地反映出了他在传统与现代的双向碰撞中大胆吸收,自由融合,为我所用的适意创造。

皖南村落民居,多依地形地势而建,自然延展,起伏有致,每一处都构成了别致的景象。徽派民居造型独特,通常家家房屋相连,间以风火墙分割。墙头屋脊造型装饰淳朴中见精巧,白墙黑瓦,素颜中显清丽。村落中总有清溪水塘贯穿其中,形成极富视觉美感的韵律。然而,谢永增没有做自然主义式的如实描写。在仔细审视每一处景致中,他总是根据对象的节奏特点,自由取舍,裁剪组织,形成更富有情趣的画面。

屏山写生之五 谢永增

谢永增对村落的展现,或远观,或近视。或写全景高高低低林林总总,在繁复中见秩序,或写近景一隅,在对象单纯结构中见微妙细微的节奏变化。可以看出,他继承了深厚的传统,对景写生而不受缚于对象,凝神静思而不受固定视点的局限。他根据对象的特点和画面布局的需要,概括取舍,意笔生成,自由构筑,把对景写生转化成对景创作。同时他又吸收了现代绘画的理念,把村舍对象转化为点线面的抽象结构的跃动合奏之美,自如地安排着其中各种抽象的节奏关系,内在地控制和编排着视觉上的形式之美。

饱受传统审美情趣濡染的谢永增深知,写生是写其生意、生动,不是被动的形象记录和素材的收集。写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对对象深入感知的过程,也是自己思想感情陶冶提炼的过程。只有更加深入地涤荡自己的心胸,自己才能更深刻地体认到对象的美感显现,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说到底,对对象的美感认知和发现是来自于自我情感的深度,是自己心灵意愿的无声外化。由此谢永增总是在寻找最与自己心神契合的景致,总是力图深入表现心与物化的和谐与忘怀。

显然,谢永增在皖南的村落中,发现了其中的美,也找寻着自己情感的轨迹。他的写生总是透露出一种亲近、平和、淳朴、温和、宁静的气息。从这个画面气质来说,谢永增对皖南的眷恋不是偶然的,他以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之脉感悟和联通到皖南村落静默的意蕴,他在写生中其实清楚地表现出了内在的自我。所谓心象合一,情景交融,以至物我两忘的至境就源于此吧。

谢永增在对景创作的表达中,一切的技术表现似乎都自然顺应着自己情感的路向。在这批写生中,他一改往昔创作中通篇墨色浓重淋漓的布局,而是顺着村落的自然气息,墨色变得淡然,润泽通透,清纯明净,给人以田园悠然的精神休憩。他的用笔也更加内敛含蓄,精炼制约。在自然的描绘中,他似乎忘记了往昔的成熟技巧,既不追求畅快淋漓的率真,也不展现精益求精的高超,而是在不紧不慢中自在地展现着天然的节奏,这又与田园的气息相得益彰,融洽化一。

放下技巧的雕琢,释然创作的严端,放缓身心的紧张,从容感悟村落自有的诗意,谢永增的写生有如故人般轻松叙旧,娓娓道来般促膝清谈。面对他的写生,让人怀想,让人畅然,让人感到生活的美好与纯真,也让人感到心灵安慰的惬意。其实,这已经是谢永增走进皖南村落之后创造的意象,而不是田园村落的本身。

面对同一处景象,每一个画家都会感知到不同的意象,得到不同的心灵颤动,而这不同的背后,正是每一位作者心灵情感指向的不同。对于惯常描绘北方山水的谢永增来说,在皖南写生中所展现出的生命意象,或许也是一次与往昔不同的心灵旅程与发现。在对自然的审美中发现和找到自己,这是现代美学的阐释,也是每一位虔诚走进自然真诚面对生活获得的上天恩赐,谢永增的收获正是如此。我相信他还会再去皖南,而且还会继续收获新的感悟和意象。

SHIYIDIXIESHENG

惠风从吕梁山吹过 谢永增

猜你喜欢

行万里路皖南村落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皖南印象》
阅读是行万里路的明灯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全家过年抢红包
“行万里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