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大叶茶树种质材料春梢生化成分比较

2016-10-14邓少春周玉忠梁名志陈春林包云秀徐丕忠李朝云田易萍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云南

邓少春 周玉忠 梁名志 陈春林 包云秀 徐丕忠 李朝云 田易萍

摘要:以云南大叶茶区10份地方茶树材料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1芽2叶加工成蒸青茶样,并对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等生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材料8-10和6-5可作为优质红茶备选材料,而2-4、4-18和5-2可以作为优质绿茶备选材料。本研究可为优质大叶茶树资源筛选和云南大叶茶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叶茶树;春梢;生化成分;云南

中图分类号:S571.10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9-0073-04

AbstractTen local tea tree materials from Yunnan area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materials. Their spring shoots with one bud and two leaves were processed into steamed green samples, and then the water extract, tea polyphenols, caffeine, amino acids, catechins and other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10 and 6-5 could be used as the alternative materials for breeding high quality black tea, and 2-4, 4-18 and 5-2 could be used as alternative materials for breeding high quality green tea.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electing good quality big-leaf tea germplasms and thei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ing production.

KeywordsBig-leaf tea tree; Spring shoots;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Yunnan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具有最适合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并以大叶种茶品质为优,其特点为:芽叶肥壮、发芽早、育芽力强、生长期长、内含有效成分丰富。关于云南大叶种茶的生化成分,堵源康等[1]以国家级、省级认定的16个茶树良种和19个地方茶树良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主要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并从中发掘出一些特异的种质。王家金等[2]以112份不同大叶茶树资源为材料,通过对生化成分和品质特性进行研究,筛选一批优良红碎茶资源和特异资源。段志芬[3]以100份云南野生茶树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农艺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儿茶素组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其适制性进行了研究,为筛选优异的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选育和推广茶树优良品种,是提高茶叶品质、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云南大叶茶品种中的许多优良品种,如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在云南茶区均表现了良好的特性,为茶叶生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试验对云南茶区地方茶树种质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云南茶区乃至全国名优茶的发展、优质茶树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田间试验时间为201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点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基地,室内试验委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

1.2试验材料

供试茶树种质材料为云南茶区的地方茶树群体种。于201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摘其春梢1芽2叶,加工成蒸青茶样,茶样加工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100℃水蒸汽)—摊晾—揉捻(手工推揉)—干燥(手工炭笼)”。

1.3试验方法

1.3.1生化成分检测方法水浸出物含量測定采取GB/T 8305—2002规定方法,茶多酚含量测定采取GB/T 8313—2002规定方法,咖啡碱含量测定执行GB/T 8312—2002规定方法,氨基酸含量测定执行GB/T 8314—2002规定方法。

1.3.2儿茶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儿茶素各组分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2结果与分析

2.1大叶茶树种质材料春梢生化成分分析

水浸出物是茶叶在热水中所有可溶性成分的总称,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决定了茶叶品质的优劣[4]。钟箩[5]和袁丁等[6]认为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30%~47%,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含成分的多寡以及茶汤的厚薄和浓淡,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从表1可见,供试材料水浸出物含量都比较高(≥50.0%的材料有4个),其中材料5-1达到51.8%,而最低的5-2也达到了46.5%。说明供试资源内含成分丰富,利用其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产品理论上应具有较好的品质。

茶多酚是茶汤滋味、汤色和浓度的决定因素,也是形成茶叶苦涩味的主要物质,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7]。程启坤[8]认为茶多酚与红碎茶内质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0.944)。阮宇成[9]研究指出,茶多酚含量在 20%~25%之间,即可达到绿茶的茶汤浓度要求标准。方志宏[10]认为当茶多酚含量在20%~24%之间时,绿茶的品质最佳。覃秀菊等[11]认为茶多酚含量达30%以上,氨基酸含量在2.5%以下的品种制作的红茶品质浓、强、鲜爽;茶多酚含量在25%以下,而氨基酸含量在3.5%以上的品种制作绿茶,品质鲜甜爽口。从表1 可见,供试材料茶多酚含量为25.5%~38.0%之间,其中5-1最高,而2-4含量最低。

咖啡碱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物质,也是茶叶中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咖啡碱与氨基酸、茶多酚等形成具有鲜爽味的络合物,对茶汤滋味的改善有一定作用[12]。方志宏[10]认为茶叶咖啡碱含量与品质呈正相关,咖啡碱含量高,茶叶品质好。杨安等[13]认为咖啡碱对绿茶品质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咖啡碱与绿茶滋味相关系数r=0.8640。金孝芳等[14]研究发现咖啡碱与茶汤苦味间的决定系数比较高,是各绿茶样品茶汤苦味的重要影响因子。从表1的测定结果看,供试材料的咖啡碱含量在2.8%~3.3%之间,其中4-4最低,4-18最高。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组成以及它们的转化、降解产物会直接影响到茶叶品质,特别是一些氨基酸与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有着密切关系[15]。程启坤[8]认为氨基酸与绿茶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7)。杨亚军[16]研究表明,鲜叶中氨基酸含量与绿茶品质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董丽娟[17]认为春茶1芽2叶鲜叶氨基酸含量在3.5%以上,酚氨比值低于8,可作为优质绿茶品种品质成分应达到的标准。杨安等[13]认为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从表1可以看出,材料2-4氨基酸含量最高(5.1%),具有高氨基酸(>4%)特性,8-10氨基酸含量最低(2.2%)。

酚氨比是指鲜叶或成品茶中茶多酚总量与氨基酸总量之比,是茶树品种适制性的生化指标之一。杨亚军[16]认为酚氨比与绿茶品质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并且也是显著的直线关系,酚氨比值越低,绿茶品质越优。李家贤等[18]认为优质大叶红茶通常要求酚类物质含量为32%、酚氨比在15以上,绿茶品种要求氨基酸含量高、酚类物质为20%左右、酚氨比为7~8。普遍认为,酚氨比小于8适制绿茶,在8~15之间红绿兼制,大于15适制红茶。10个供试材料中,2-4、4-18、5-2共3个材料的酚氨比<8,另外7个材料的酚氨比均在8~15之间。

儿茶素(Catechin)又称茶单宁、儿茶酚,属于黄烷醇类化合物,它不仅是茶树重要的次生代谢成分,也是构成茶叶滋味的品质成分。儿茶素可以分为非酯型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两类[19]。杨安等[13]认为儿茶素含量和茶叶品质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某种程度是互为比例的。陆锦时[20]认为儿茶素总量较高、酯型儿茶素比例较大的,适宜做红茶,反之,儿茶素总量较低、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大的,则适宜制绿茶。金孝芳等[14]通过建立绿茶茶汤涩味强度公式得出儿茶素与绿茶茶汤涩味呈正相关,儿茶素含量越高,茶汤越涩。林金科[21]将EGCG含量高于13%者视为超常规水平的资源,而龚志华等[22]的研究将EGCG含量超过7%的茶树视为具有高EGCG特性。

从表2可知,材料8-10的儿茶素总量最高(22.26%),其次为6-5(20.10%),4-4则最低(15.50%)。另外,供试茶资源的酯型儿茶素总量(ECG+EGCG+GCG)均高于非酯型儿茶素总量(C+EC+EGC)。材料8-10的非酯型儿茶素总量最高(9.27%),5-2最低(5.73%),8-10的酯型儿茶素总量最高(13.00%),4-4最低(9.69%)。EGCG含量≥7%的材料有5个:8-10(8.86%)、3-1(8.44%)、1-1(7.91%)、1-7(7.62%)、6-5(7.26%)。

3讨论与结论

参试的10个材料均具有高水浸出物特点(>45%),用这些材料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理论上应该具有较浓厚的茶汤,茶汤的浓厚程度为:5-1>1-1(6-5)>3-1>1-7(4-18)>8-10>2-4(4-4)>5-2;材料8-10的茶多酚含量大于30%,且氨基酸含量小于2.5%,在育种上可以考虑作为加工红茶的优质材料,而材料2-4的茶多酚含量接近25%,且氨基酸含量在3.5%以上,可以考虑将其作为加工绿茶的优质材料;试验所选的10个材料咖啡碱含量都在正常范围(2%~5%)且比较接近(最高为3.3%,最低也达到2.8%);材料4-18的氨基酸含量在3.5%以下,酚氨比小于8,可考虑作为优质绿茶的备选材料,材料2-4的氨基酸含量是10个材料中最高的,加工后的成茶理论上应该具有较高品质;对比10个材料的酚氨比可以看出,2-4、4-18和5-2的酚氨比均小于8,可以作为优质绿茶筛选材料,而其他7个材料的酚氨比都在8~15之间,具备红绿茶兼制特性。儿茶素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材料8-10和6-5的儿茶素总量高,且酯型儿茶素比例较大,可作为红茶材料进行选育推广,在10个材料中,EGCG≥7%的8-10、3-1、1-1、1-7和6-5这5个材料可以考虑作为高EGCG茶开发的优质资源,深加工上也可以考虑作为EGCG单体提取的优质原料。

通过对常规生化成分含量和儿茶素组成及含量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在育种上可以将材料8-10和6-5作为红茶材料进行培育,而2-4、4-18和5-2可以考虑作为绿茶备选材料。

本试验仅对茶树种质材料的春梢生化成分和儿茶素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为优质茶树材料的筛选提供一定依据,因此对于高茶多酚或高咖啡碱等特异茶树材料的筛选存在一定局限性。另外,虽然茶树种质材料本身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但其栽培管理手段、加工工艺等因素對茶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堵源康,秦廷发,王子浩,等.云南35份茶树良种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13,35(10): 36-41.

[2]王家金,谢瑾,刘本英,等.云南大叶茶资源的机能性物质分析及优异种质筛选[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7):924-928.

[3]段志芬.云南野生茶树资源农艺性状及主要生化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4]段小凤,唐茜,郭雅丹,等.中茶108、中茶302和中茶102的绿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J].食品科学,2014, 35(7):33-37.

[5]钟箩.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袁丁,陈义,郭桂义,等.不同时期安吉白茶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3):623-624.

[7]张洁,赵仁亮,郭桂义,等.几种信阳毛尖茶的化学成分及品质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4(1):105-108.

[8]程启坤.论茶多酚与红茶品质[J].茶叶,1979(3):37-44.

[9]阮宇成.茶多酚的组成与茶叶品质[J].中国茶叶,1979(1):2-5.

[10]方志宏.几个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8(10):7-9.

[11]覃秀菊,陈新强,诸葛天秋,等.茶树良种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6,21(5):40-42.

[12]沈强,孔维婷,于洋,等.国内外茶叶咖啡碱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0(1):56-59.

[13]杨安,曾艳,汪婷,等.川西茶区4个主栽茶树品种生化性质和适制性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1):119-123.

[14]金孝芳,罗正飞,童华荣,等.綠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及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7):343-346.

[15]陈岱卉,叶乃兴,邹长如.茶树品种的适制性与茶叶品质[J].福建茶叶,2008(1):2-5.

[16]杨亚军.茶树育种品质早期化学鉴定——Ⅱ.鲜叶的主要生化组分与绿茶品质的关系[J].茶叶科学,1991,11(2):127-131.

[17]董丽娟.选育茶树红绿兼优品种刍议[J].茶叶通讯,1999(1):8-11.

[18]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等.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与品质性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16-18.

[19]谢志英,黄立文,王秀华,等.云南大叶种茶不同品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9):146-150.

[20]陆锦时.茶树儿茶素含量及组成特性与品种品质的关系[J].西南农业学报,1994,7(增刊):6-12.

[21]林金科.茶树高EGCG的种质资源及外源诱导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3.

[22]龚志华,田娜,肖文军.茶树优异资源筛选研究[J].

猜你喜欢

云南
云南驿组诗
云南女孩用“地图宴”请村里老人“吃遍云南”
诗三首(5)
Improving Reading Proficiency through Effective Employment of Reading Strategies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蒋正永
云南教育·小学教2018年7、8期合刊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