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梢处理方式对赤霞珠葡萄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6-10-14刘万好唐美玲王恒振郑秋玲张超杰王婷刘珅坤肖慧琳管雪强王世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果实品质葡萄

刘万好 唐美玲 王恒振 郑秋玲 张超杰 王婷 刘珅坤 肖慧琳 管雪强 王世平

摘要:以晚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為试材,通过控制其副梢叶片的数量,研究不同副梢处理对葡萄新梢光合、枝条贮藏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片摘心处理显著增加了叶幕厚度;不同处理的光合速率随物候期变化,坐果期以第5节位的光合能力最大,膨大期和转色期分别是第7节位和第9节位叶片光合能力最高;2片和1片摘心处理有利于果实糖分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枝条成熟度及枝条贮藏营养以2片摘心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综合分析可得,留2片副梢叶片摘心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及树体贮藏营养的积累。

关键词:葡萄;副梢处理;光合能力;果实品质;贮藏营养

中图分类号:S663.105+.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9-0060-05

AbstractUsing the late-maturing wine grape variety Cabernet Sauvignon as material, the impacts of lateral shoot treatment on photosynthesis of new shoots, fruit quality and nutrition storage in branches of grape were studied through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leaves on the lateral shoo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keeping 5 leaves and pinch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anopy thickness. The leaf photosynthetic rate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performed differently along with the phenological period. In the period of fruiting period, the maximum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ppeared at the 5th node, while in enlargement and veraison period, the maximum lea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ppeared at the 7th node and 9th node respectively. Keeping 1 leaves and pinching and keeping 2 leaves and pinching treatment respectively increased the total sugar content and soluble solids content in fruits. Reserving lateral shoot leaves improved the nutrition storage and maturity of branches, especially the treatment of keeping 2 leaves and pinching. In general, keeping 2 leaves and pinching treatment was benefit for the fruit quality and nutrition storage in branches.

KeywordsGrape; Lateral shoot treatment;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Fruit quality; Nutrition storage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世界著名的酿酒葡萄品种,在我国酿酒葡萄栽培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外酿酒葡萄的栽培采用简单、粗放的机械化修剪方式,中国许多地方采用不留副梢叶片的方式栽培,生产上常采用摘心来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但葡萄主梢摘心抑制了主梢的生长,促进了副梢的萌发和生长,造成更多的营养消耗。刘来馨等研究表明,保留副梢有利于酿酒葡萄质量的提高[1-3],但副梢叶片数量保留的多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保留不同数量的副梢叶片,探讨酿酒葡萄副梢管理的技术手段,为简约化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要使摘心促进营养积累效果明显,必须配合相应的副梢处理,这样既减少养分的消耗,又改善植株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对促进枝条和果实的生长与成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选用烟台市蓬莱潮水镇荣玉庄园葡萄园7年生赤霞珠葡萄,株行距1 m×2 m,单干双臂整形,栽培管理水平中等。

1.2试验设计

主梢处理:到第四道铁丝上部一次性打头;副梢处理:花序以下副梢抹除,以上副梢保留。处理1:模仿篱壁式叶幕,当叶幕厚度达到40 cm时进行副梢修剪,副梢叶片数量控制在5片(5片摘心);处理2:副梢留2片叶摘心,反复摘心(2片摘心);处理3:副梢留2片叶绝后(2片绝后);处理4:副梢留1片叶摘心,反复摘心(1片摘心);处理5:0片副梢叶片处理(不保留副梢)。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每处理选5株葡萄。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光合作用测定:在葡萄坐果期、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4个物候期,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美国LI-COR公司)对不同处理的主梢第1、3、5、7、9节位的葡萄叶片进行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的测定,5次重复;叶幕厚度、高度采用米尺测量。

果实品质测定:葡萄采收前1个月开始采样,每隔7 d采一次,用于果实糖酸含量的测定。取样时每处理随机摘取100粒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果粒,迅速放入冰盒中运回实验室,于-70℃超低温冰箱中储藏待测。果实含糖量采用斐林试剂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糖量计测定。

枝条贮藏营养测定:果实采收一个月后,剪取一年生枝基部第一芽位与第二芽位之间枝条,每处理随机选择 8~10根(选择生长健壮,粗细均匀的枝条),用于采后树体积累碳氮营养的测定,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采用蒽酮显色法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比色法测定。枝条髓茎比:每个重复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枝条30根,按常规修剪法剪下。髓茎比=髓直径/粗度(凹面)。

百芽重:冬剪后选取有代表性的枝条30根,按常规修剪法剪下,测百芽重(每个枝条测5个芽,再折算成百芽重)。

1.4数据处理

采用DPS7.55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作图。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副梢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叶幕厚度和高度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叶幕厚度随着副梢叶片保留量的降低而减少,5片摘心处理的叶幕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的叶幕高度差异不显著。表明保留副梢不同程度上增加叶幕厚度,叶幕厚度的改变会影响叶幕微气候。

和39.95%,说明随着副梢叶片保留量的增加,主梢叶片衰老的程度降低。副梢处理对主梢叶片凈光合速率的影响在膨大期后表现明显,膨大期副梢处理的第3~5节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副梢叶片保留量的降低而下降,转色期第5节位以上叶片基本不受副梢处理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主梢各节位叶片气孔导度随着叶片发育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膨大期和转色期达到高峰,至成熟期各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均开始降低,表明衰老加剧了气孔导度的下降。副梢处理对主梢叶片的气孔导度产生较大影响,膨大期之后的主梢叶片气孔导度随着副梢叶片保留量的增加有增加趋势,至果实成熟期,无副梢叶

片处理的主梢各节位叶片气孔导度明显低于保留副梢处理。

2.3不同副梢处理对赤霞珠葡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影响

由图3可知,赤霞珠葡萄果实以2片摘心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最明显。由图4可知,自8月16日开始,果实总糖含量明显升高,可

滴定酸含量则明显降低,糖酸比增加。前期1片摘心和2片绝后处理的果实总糖含量较高,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2片摘心和1片摘心处理的总糖含量从8月28日开始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副梢摘心处理更有利于果实后期糖度的增加。副梢处理后的果实酸度降低,至果实采摘时,糖酸比达到较高水平。后期不留副梢处理的糖酸比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酸度降低。

2.4不同副梢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枝条贮藏营养的影响

2.4.1对枝条成熟度的影响由图 5看出,各副梢处理之间的髓茎比差异不大,但有随副梢叶片保留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各处理的百芽重差异较明显,以2片摘心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与不保留副梢处理相比,5片摘心、2片摘心、2片绝后和1片摘心处理的百芽重分别增加了7.6%、19.2%、14.5%、1.7%。说明留梢可以提高枝条成熟度,但过多会造成不利影响。

2.4.2对枝条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保留副梢叶片处理的主梢枝条贮藏营养得到显著提高。与不保留副梢叶片处理相比,保留2片副梢叶片摘心处理的枝条贮藏营养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保留5片副梢摘心和1片摘心处理,表明保留副梢叶片改善了葡萄主梢枝条的营养贮藏状况,综合各测定指标,以保留2片摘心处理的效果最佳。

3.1葡萄副梢处理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分析发现赤霞珠葡萄主梢叶片从坐果期到成熟期的叶片光合能力呈单峰曲线变化,不同节位叶片的光合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坐果期主梢各节位叶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当叶片发育完善后光合速率达到最强,最大光合能力叶片的部位也逐渐上移,在膨大期和转色期时分别为第7节位和第9节位叶片光合能力最高,随着叶片的衰老,光合速率又逐渐降低。

3.2葡萄副梢处理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生长季节合理留用副梢,有利于改善架面叶龄结构,提高光合能力,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和果皮色素含量[4-6] 。项殿芳等在赤霞珠上的研究表明,全部保留副梢处理(留2~3片叶反复摘心)比只留顶端1个副梢、副梢绝后、花序以上反复摘心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也高[7] 。

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赤霞珠葡萄副梢叶片保留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保留2片副梢叶片反复摘心的效果最佳,处理后的葡萄百芽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增加,表明保留副梢叶片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叶幕厚度,提高了果实品质。成熟期一定量的副梢叶片增加浆果的糖度和着色[8] ,本试验结果也表明,保留一定量的副梢叶片处理能明显提高成熟期葡萄中的总糖含量。

近年来葡萄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是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我国葡萄种植业的发展。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的机械化生产方式已是大趋势[9] 。本试验保留副梢叶片并多次摘心的方法,与国外利用夏剪机对篱壁式叶幕进行反复修剪的管理类似,所获得的结果具有令人鼓舞的积极意义,这为我国下一步推广葡萄园机械化,降低规模化栽培生产中的管理成本,简化操作以提高劳动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劳动力匮乏,我国酿酒葡萄走向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是必经之路[10] 。

参考文献:

[1]刘来馨, 王福成, 姜更生, 等. 酿酒葡萄树形改造及副梢控制技术[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9(3): 10-13.

[2]孙伟, 房玉林, 张振文, 等. 简约化叶幕管理对酿酒葡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2(11): 1-4.

[3]Weaver R J. Effect of leaf to fruit ratio on fruit quality and shoot development in ‘Carignane and‘Zinfandel wine grapes[J]. Am. J. Enol. Vitic., 1963,14:1-12.

[4]李振勇. 不同副梢处理对赤霞珠葡萄生长结果的影响[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6(4): 34-37.

[5]董婕,代红军. 不同副梢处理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15, 36(2): 13-16.

[6]郁松林, 宋于洋. 主、副梢叶片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葡萄浆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J]. 石河子农学院学报, 1996(1):25-30.

[7]项殿芳, 吴学仁, 张京政. 不同副梢处理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J]. 果树学报, 2004,21(5): 409-413.

[8]张福庆, 李巍,田卫东,等. 干红酒用葡萄果实成熟期间的叶片光合特性[J]. 华北农学报, 1999,14(3):71-74.

[9]王海波, 刘凤之, 王孝娣, 等. 我国果园机械研发与应用概述[J]. 果树学报, 2013,30(1):165-170.

[10]尚书旗, 王东伟, 鹿光耀. 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猜你喜欢

果实品质葡萄
坏葡萄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避雨栽培对宿迁地区早熟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魁金’和‘金水杏’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吃葡萄别吐葡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