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

2016-10-13上海市文明办

党政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文明办交通文明

□上海市文明办

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

□上海市文明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全市形成合力补好交通管理短板的工作安排和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的相关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本市交通文明建设,推动上海新一轮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新热潮,今年3月以来,市文明办协调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等部门,强化社会动员工作,积极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启动新一轮文明交通创建,广泛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初步形成了“各方联动整合管理资源,创建牵引集中优势力量,打造样本强化社会动员,分众教育推动群众自觉”的工作局面。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以市文明办主要领导为召集人,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相关领导为副召集人,市教委、市司法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征信办、团市委、申通地铁、久事公司、新民晚报社、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网等10家单位参与的上海市交通文明建设联席工作会议,通过把握文明交通新三年行动(2016-2018)的特点、要求,明确阶段性目标,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具体方案,采取有力措施,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抓好落实,把全市交通文明建设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使整个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建立后,各成员单位广泛开展协作,形成了顺畅的运作机制。市文明办作为牵头部门,着力围绕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交通行业管理短板和市民不文明出行等突出问题,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充分宣传交通主管部门所开展的整治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共同参与文明交通建设。目前,本市各区也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深化文明创建,倡导交通新风。根据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市文明办将交通文明建设与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一是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修身行动相结合。文明交通行动紧密围绕市民修身主题,推动“新七不”行为规范宣传和实践活动,通过生动有效、形式多样的文明修身和礼仪教育实践引导市民懂礼仪、讲文明。二是与新一轮精神文明创建评选相结合。在2016版精神文明创建标准中,将文明交通建设的要求纳入文明城区考评、城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文明社区和文明单位的考评中。尤其是突出文明单位参与交通文明示范路口、交通文明示范线路和交通文明示范商圈的创建,通过参与和践行,使干部群众增强公共文明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同时,进行深化地铁、公交、出租、路政等交通行业文明创建,积极开展行业与社区、镇的同创共建活动。

3.打造工作样本,探索长效机制。交通大整治行动期间,市文明办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全面启动了本市160个交通文明示范路口,16条交通文明示范线路、16个交通文明示范商圈创建活动,为全市交通补短板工作提供工作示范。组织了3次上海市交通文明综合指数的测评,从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执法管理、志愿者参与、交通设施完善、宣传氛围、知晓度等指数方面,掌握了解市民交通守法率和道路交通管理的状况,并将测评结果通过新民晚报、上海观察等媒体予以发布,发挥指数的牵动作用。

4.全面深入发动,扩大社会影响。按照交通文明建设“抓节点把握节奏、抓主题活动集聚人气、抓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的有机结合做强影响”的工作设计,以“我爱上海 文明出行”为主题,聚焦重点,一月一内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宣传活动。5月,倡导全市文明单位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认领交通文明示范路口、线路、商圈和地铁车站、公交候车点等公共场所的志愿服务活动;6月,启动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文明交通主题宣传活动,暑假期间,由市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和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组织的近百名青少年暑期交通文明宣讲员深入全市400个“爱心暑托班”,开展青少年暑期交通文明主题宣传活动;7月,组织全市8个中心城区同步开展“拯救斑马线活动”,以倡议集赞、路口宣传践行、微视频、微话剧等多种线上、线下宣传手段和社会实践来培养行人要走斑马线、驾驶员要尊重斑马线等交通风尚。市文明办向全社会发出号召,鼓励有条件、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类社会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身和参与文明交通创建项目和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力量推动文明交通创建工作。

同时,不断扩大和优化路口、地铁、公交、行车记录仪随手拍等各支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通过加强组织培训管理,提升志愿服务到岗率,规范和提高志愿者在服务现场的宣传、劝导能力,树立良好形象。协调联动各区县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行车不抛物”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地铁逃票、不排队乘车、地铁车厢饮食等突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整治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管理,加强社会监督。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提高了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和守法理念。3月25日以来,广大公安干警聚焦“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变道、乱鸣号、涉牌违法、路口违法、逆向行驶”等十大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执法管理的力度。按照“对带头乱穿马路、闯红灯的,坚决实施处罚;对不听劝阻、强词夺理、态度恶劣的,坚决按照执法上限处罚;对暴力抗拒、阻碍执法的,坚决依法予以严处”的工作原则,聚焦交通违法行为,实施严格执法管理。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市民文明行路的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服从民警管理的意识有了很大增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最新结果表明,交通文明创建综合指数继4月份以来稳步上升,第三次交通文明创建综合指数为94.47分,保持优良水平。

2.形成了多方联动的文明交通工作格局。各区、委办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对交通文明创建做到分工明确,由各有关单位实行责任承包,做到谁管理,谁落实,谁负责,对每一个路口,实行交警、街道、文明单位三方齐抓共建的格局,做到定人、定岗、定时、定量、定责,保证每一项具体工作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区领导深入文明交通创建路口,与志愿者、交通协管员一起向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大整治行动以来,参与文明示范路口、文明示范线路和文明示范商圈的志愿者已达115万人次,在每个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全市约有15000名交通志愿者在路口开展交通违法劝阻工作。全市25所高校成立了大学生交通文明协管志愿队,在校区附近主要路口配合交通协管员维护交通秩序。各文明单位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到交通文明主题活动中,通过自身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带动周围群众共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市文明办、市交警总队通过设置对不同人群的交通文明课程,向各类群体介绍上海交通的基本情况、市民交通文明的良好习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的基本知识、交通违法处罚的一般规定等,使特定群体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规范走路行车行为。

3.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3月下旬以来,本市各媒体每天有报道、每天有重点,形成了罕见的宣传强势。其中,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在报纸和新媒体上形成联动,拓展了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上的阵地;广播深入居民、社区、马路现场采集各类同期声报道;电视在东方新闻、直播上海、看东方、新闻报道、新闻夜线、上海早晨、东方110等新闻和法治类节目中全线出动,形成了在屏幕上“地毯式轰炸”的效果。不断加大交通文明公益广告的制作发布力度,组织拍摄“我爱上海、文明出行”“拯救斑马线”等专题宣传片,通过楼宇、地铁、公交车安置的媒体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等播放文明交通公益广告、宣传提示语、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通过上海文明网发布的“交通文明公益广告素材”已累计下载近60万次;充分运用公交枢纽站点、重点商圈LED屏、基层社区宣传阵地等渠道不断加大交通文明公益宣传的传播力度。各区组织开展了各类主题鲜明、寓教于乐、影响面广的文明交通宣传系列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 周 巍)

猜你喜欢

文明办交通文明
请文明演绎
南阳市文明办领导慰问新时代好少年
繁忙的交通
同升国旗 同唱国歌
漫说文明
小小交通劝导员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简 讯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