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西方社会思潮

2016-09-30陈妹范明水

大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陈妹+范明水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其以巨大的迷惑性影响着新一代的青年学子。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也出现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西方社会思潮,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9-02

2015年1月19日,北京召开的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错误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在课堂上公然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此次讲话再次把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西方社会思潮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西方社会思潮,保障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围绕教育部《意见》,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所出现的问题,指出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西方社会思潮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所出现的问题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某一课题组调查了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较高的认同程度,达到74.6%。然而其他西方社会思潮也在大学生的认知当中占据不少比例,其中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最为突出,认同值在30%左右。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西方社会思潮的认识并不全面,对新自由主义的认同源于追求自由的天性,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则明显与我国倡导的科学社会主义相混淆。这意味着多数的大学生在对西方社会思潮了解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受到了它的影响。西方社会思潮极其容易利用它自身的迷惑性蛊惑新一代的青年学子,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冲击。

大学生处在社会的高端,所受的意识形态教育明显要比普通人多且更为严格,何以在他们中还会出现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或许能带给我们答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枯燥,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前两年基本每学期都要必修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内容来说,课程本身理论性很强,其深度与广度要求都非常高,许多内容对于大多数非专业学生来说是不知所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身的枯燥性加上学生理解困难,教育效果难免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高校思政课是每一名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学分设置上也相对较高,但这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学生对这门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只是为了修得相应的学分或拿到合格成绩才学习这门课,许多非专业的学生常常抱怨该课程与自身专业的非相关性,认为该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益处,因此忽视该课程真正的内涵。据调查,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上,真正听课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太多低头玩手机、睡觉、做专业课作业等。

(三)高校开放的环境,教师传播西方社会思潮

在开放的环境下,不少教师也深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将其灌输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影响。而另一部分教师为了在枯燥的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批党、批社会,传播西方新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学生听到这些言论,难免会对西方社会思潮产生错误的理解,以为西方社会思潮十分前卫,值得中国大力推崇和借鉴。

(四)互联网时代有利于西方社会思潮的侵入,影响青年一代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西方社会思潮也通过各种手段涌入中国,吃穿住行、影视娱乐、教育、文化消费都有它们的影子。当今流行的慕课在线课堂,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起与主导,其中有大量的西方人文学科课程,在课程中不断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瓦解我国大学生对已有意识形态的认识。大学生正是好奇心与探索心理旺盛的时候,西方社会思潮新颖的思想观念吸引着大学生的关注,不断地影响着青年学生。

二、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我们不可否认西方社会思潮中存在某些合理的观点,对于进入现代化发展还不久的我们来说,西方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在思想上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例如西方在环境保护上的倡导,女权主义对女性的尊重等。然而西方社会思潮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反映,它集中反映的是西方的价值理念,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冲突,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强势侵入动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西方社会思潮以各种手段、途径来势汹汹的态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它的强势侵入不可避免地会动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地位。以在大学生中存在较高认同度的自由主义为例,它主张建立宪政国家,利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实佐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失败论”,极力鼓吹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错误思想,企图利用资本主义的短暂胜利,煽动中国加入西方的行列,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思想的传播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毫无疑问会使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转向西方社会思潮中的错误观点,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

(二)消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发潜在的政治危机

西方社会思潮纷杂多样,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宣扬西方政治主张。如民主社会主义公开反对马克思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公然反对我国以此为目标的发展方式;在政治上,它主张多党制,而我国这种特殊的政党制度毫无疑问成了它批判的对象。无政府主义主张废除政府,强调绝对的个人自由,早在20世纪革命党人就讨论过这种政治制度并不适合我国国情。这类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对于认识还不全面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迷惑性的,一旦它灌输成功,就会消解大学生对于我国目前政治制度的认同感,从而带来潜在的政治风险。

(三)西方社会思潮的巨大迷惑性毒害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极容易受到外在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思潮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在一些言论上十分激进和偏激。如新民族主义激进的民族观点,强调单一民族,容易使人产生抵制外族人的思想;自由主义鼓吹个人自由,贬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信仰的集体主义;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而忽视他人合理利益诉求。此外,在西方价值理念中还推崇享乐主义,忽视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都有极为不利的一面,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从教育者角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导师,其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态度,都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甚至是全部高校教师的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以自身言行感染学生,凝聚学生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若公开诽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歌颂资本主义,大力宣扬西方社会思潮中某些思想,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恶劣的影响。二是要求教师对于西方社会思潮的介绍应全面和批判,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西方社会思潮大多具有双面性,其观点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大多数学生对此并不了解,教师一旦提及要注重指出其中的不合理处,以免使学生产生片面或极端认识。

(二)从教育载体角度:严格把关高校教材和其他传播西方社会思潮的介质

高校教材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绝大多数人文社科类教材都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加强教材建设,认真审核高校所使用的社科类教材极为必要。在引进和采用西方人文社科类教材时,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采用明显违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色彩的教材。在课堂上,教师通常还会额外使用一些互联网教材,或通过一些外国影片、纪录片辅助教学。西方拍摄的某些纪录片通常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其中不乏扭曲、抹黑中国的部分,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合理地指出其中的偏颇之处。

(三)从教育环境角度:传播正能量抵制西方社会思潮的错误思想

使西方社会思潮错误思想不攻自破的最佳方法无疑是事实的佐证。因此,要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这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每一个人,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自觉抵制西方社会错误思潮。同时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用先进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高校文化建设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的内容,校园报刊、广播、网络建设要紧贴时代,跟紧党的政策,创建校园精神文明活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参 考 文 献 ]

[1]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影响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31-37.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