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构想

2016-09-30左文君

当代旅游 2016年6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全域旅游资源整合

左文君

摘 要: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区位条件良好,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拥有“香格里拉”世界级旅游品牌,为了实现旅游品牌的聚合效应,使云南在国际竞争中独树一帜,提出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构想。

关键词:旅游资源;资源整合;云南“大香格里拉”;全域旅游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地跨东经98°~ 101°31′,北纬24°40′~29°16′之间,地处中国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横断山纵谷地带,是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域。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可进入性较强,品牌优势明显,但缺乏品牌带动效应[1],为了充分发挥 “大香格里拉”旅游品牌的聚合效应,提出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资源整合开发构想,旨在将其打造成集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的世界级旅游精品,使云南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上独树一帜。

一、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整合的目标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对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在大旅游产业建设中 “大香格里拉”的聚合效应。

二、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整合基础分析

(一)区位条件分析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域,北倚西藏、四川,南接保山、临沧和普洱市,东连楚雄,西临缅甸,具有连接川滇藏三省中心地优势。它是南方丝绸之路、藏彝走廊等重要交流通道的汇集交融之地,成为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在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是世界知名旅游区,是大西南旅游圈重要组成部分,是滇川藏三角旅游区的重要支撑区。其作为出滇入川、进藏的重要交通枢纽,能够实现跨省区的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我国对外旅游形象推广的重要展示窗口。

(二)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1.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内拥有最神奇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最美好的三纵向峡谷生态文化走廊、低纬度低海拔低可亲近的现代冰川雪峰、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令人留恋忘返的森林草甸、休闲养生的天然温泉、珍稀罕见的生物基因库,自然景观神奇秀丽。

2、原真深邃的文化资源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历史文化悠久,区内多民族汇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儒教、东巴教、等各种宗教在此相互并存,相互交融。

3、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拥有2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包括民间工艺类、音乐舞蹈类、风俗礼仪类、传统医药类等,既有有形的实体又有无形的艺术,反映了当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这类资源具有活态性、生活性、生态性、明显的差异性以及高品位性,能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三)区域竞合分析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包括大理、丽江、迪庆、怒江四个州市。四地州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丽江、迪庆迅速崛起,大理发展速度缓慢,怒江起步艰难。地域上的相邻,资源上的同质化,竞争意识大于合作,阻碍了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整合发展,需要借助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契机,助推区域内各州市旅游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三、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一)区域旅游品牌带动效应不强

“香格里拉”这一世界级旅游品牌,是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的品牌导向,区内所涉及的四个州市,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使得该区旅游发展各自为政,区域合作发展步伐缓慢。旅游发展的非均衡性,加之旅游经济效益的“地方经济”利益驱使,使得各州市纷纷推出自身旅游品牌,没能充分发挥“香格里拉”世界级旅游品牌的带动作用,造成旅游品牌与旅游地域分割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旅游品牌的美誉度与竞争力,不利于整体旅游区的发展。

(二)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拥有众多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国家A级景区共有60处,悠久的历史,厚重的古城古建筑,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绚丽的人文景观,成为高品位旅游资源聚集区,而该区为长江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处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生态环境质量一直是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在全国保持领先,但随着旅游资源不合理的过度开发,使得本区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和气候都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

(三)区域旅游设施供给不足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国内旅游者与海外旅游者人数都是呈增长趋势,旅游总收入从1996年的10.2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856.65亿元,19年间增长了约83倍,日益增长的旅游客流给该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显现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游客增长的尴尬局面,特别是在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交通、景区、旅游厕所、旅游饭店等拥挤现象层出不穷。在不断提升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发展共谋、资源共享、线路对接、市场互动、客源互流、利益共赢、品牌共建”的目标。

(四)区域旅游发展同质化问题突出

区域旅游合作的目的在于做大同质化产品、凸显差异化产品。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主要特色资源就是雪山冰川、江河峡谷、高原湖泊、森林草甸、民族风情、宗教文化,这些旅游资源的雄险、博大、原真、迷奇禀赋造就了区域整体吸引力。但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广泛、分散,各地政府受“行政区经济”的影响,争先推出类似旅游产品。区域旅游发展应从全局出发,准确定位,差异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优势互补的最佳选择,不仅能够丰富旅游产品,避免旅游资源重复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还能为整个区域旅游发展带来优势。

四、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资源整合主要思路

(一)重新规划空间布局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按照做精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进一步深化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资源整合,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要求,根据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旅游资源特色、交通格局的改变、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借助“香格里拉”这一世界级品牌,加强区域内各“点”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格局。以精品旅游景区为指引,科学规划为指导,构筑“一环串四心,四纵五横带七群”的空间格局。

(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综合产能,既能满足游客市场的有效需求,也节约了相关企业与机构的投入成本,获得“1+1>2”的协同效应[3]。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一种全业化的融合,依托旅游业,联动产业、联动要素、联动行业、联动部门、联动全民,将“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将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康体、文化等”多元化旅游方向转变。积极推进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生态建设、村寨、教育等的融合发展。

(三)创新区域旅游线路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线路整合要紧紧抓住四地州市的文化主脉络,充分发挥知名旅游景区(点)的带动作用,打破行政区划界线,跨区域整合开发旅游线路,实现旅游线路的多元化、网络化,以增强旅游产品的活力,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将该区旅游线路划分为三个层次、三种类型、九个主题。第一个层次是金牌旅游线路,包括“三江并流”壮丽江山探秘游、“天纵情怀”少数民族风情休闲体验游、“忘却时光”高原生态休闲度假游三个主题线路;第二层次是银牌旅游线路,包括“茶马古道”马帮文化体验游、“时空漫步”历史文化体验游、 “天境心灵”佛教朝圣游;第三层次为小众专项旅游线路,包括“聆听天籁”纯音乐之旅、“吃货天堂”美食之旅、“欢乐无限”少数民族民俗节日游。

(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条件,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整体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现有的旅游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区域旅游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力度,成为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交通是旅游活动空间移动的服务载体[2],因此首先要完善旅游区之间、旅游区内部网络建设,确保旅游通道畅通。其次,加强旅游住宿、餐饮、购物方面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五)改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云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整合主要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及旅游行政服务体系五个方面的内容。在整合开发过程中应构建“联网+人工+自助”三维旅游信息咨询体系,通过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标识解说、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全方位的向消费者传达最新旅游区发展动态,完善旅游安全保障、旅游通道、旅游便民惠民和旅游行政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程化的舒适周到的旅游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姜春红.吉林省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2,(3):,21-23.

[2]孙有望,李云清.论旅游交通与交通旅游[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9,(10):65-69.

[3]何建民.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4,(4):38-41.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全域旅游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