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江丝路带”背景下哈尔滨旅游产业开发原则与模式研究

2016-09-30杨铭铎张新

当代旅游 2016年6期
关键词:模式原则

杨铭铎 张新

摘 要:“龙江丝路带”建设是目前哈尔滨发展旅游产业的新的背景,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快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对外开放新经济。文章分析了在这一背景下,哈尔滨发展旅游产业需坚持突出特色、鼓励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产业联动、共享发展以及绿色环保、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政府主导型、资源导向性、产业融合型、市场需求型的发展模式,从而为哈尔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龙江丝路带”;哈尔滨旅游产业、原则、模式

在《哈尔滨旅游产业昂普分析——Ⅰ资源分析》[1]、《哈尔滨旅游产业昂普分析——Ⅱ市场分析》[2]、《哈尔滨旅游产业昂普分析——Ⅲ市场分析》[3]中,已经分别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方面对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就“龙江丝路带”背景下哈尔滨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模式进行分析。

一、开发原则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在“龙江丝路带”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哈尔滨旅游产业必须坚持突出特色、鼓励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产业联动、共享发展以及绿色环保、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优势旅游资源为依托、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以旅游经济效益为核心,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支撑,冬夏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重要区域性旅游集散地。

(一)突出特色、鼓励创新的原则

资源特色是区域旅游产生和保持强大吸引力的源泉。哈尔滨旅游产业的发展绝不能丢掉自己的特色,丢弃自己的优势,进行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要在充分认识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和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对区域旅游的形象、产品、市场做到科学定位,高水平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同时,积极鼓励创新。如,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政策引导,推进区域联合和部门协作;创新融资方式,用好用足用活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尽快形成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天水的投资环境等。同时,利用”龙江丝路带建设”这一创新点,争取在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开拓及旅游产品开发上实现创新,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哈尔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原则

深化改革方能激活旅游产业的内生动力,改革就要创新,也必须用创新的办法才能完成改革。旅游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大,需要协调的部门和行业多,整体推进面临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必须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扩大开放才能为旅游业赢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哈尔滨作为“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核心城市,在扩大开放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条件,如,对俄全面合作必然包括旅游方面的合作;促进与日本、韩国等邻近城市交流沟通;同时,作为核心城市的哈尔滨与作为节点城市的齐齐哈尔、漠河等城市的联系也必然 会有所加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哈尔滨的开放程度,这将为哈尔滨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可能。

(三)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原则

国家对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有需要就有市场,在旅游产品开发和业态创新上,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丰富的多样化的需要;在旅游行业的管理服务上,倡导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在旅游的评价考核体系上,更加注重游客的体验性和满意度以及我市市民的参与度和获益性;在哈尔滨旅游产业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人民群众和旅游企业的首创精神和自主选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旅游企业开发建设哈尔滨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在发展模式上,既要注重当前加快发展,又要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四)产业联动、共享发展的原则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推动了区域间合作、联动与协调发展,不同区域间的产业联动已成为影响区域群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哈尔滨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资源体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且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龙江丝路带”建设也使得区域合作日渐深入,为旅游产业联动奠定了基础。在产业融合上,旅游既要与文化、体育、商务、通讯融合,又要积极与交通运输、工业、农业、林业、宗教等多种产业融合,催生出更多的旅游新业态。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一条龙配套,形成完整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发展旅游产业。

(五)绿色环保、持续发展的原则

旅游业是一项对环境依赖性很高的产业,哈尔滨的生态环境更是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哈尔滨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旅游生态十分脆弱,承受不住无计划开发的“冲击”。因此,在“龙江丝路带”的背景下发展哈尔滨旅游产业依然要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把旅游项目开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合理有序开发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不断提高旅游政府、企业、普通百姓和旅游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意识切不可重蹈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二、开发模式

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特定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方式,它是对某一类型的旅游经济系统所作的理论概括和理论抽象[4]。各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都各部相同,决定和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旅游业形成时期和发展阶段等。在“龙江丝路带”的背景下发展哈尔滨旅游产业需坚持政府主导型、资源导向性、产业融合型以及市场需求性的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

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各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或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推进其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5]。但政府主导型并不意味着政府代替市场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发展、经营,更不是说用计划经济的模式发展旅游业,而是在遵照市场经济规律、由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政府做好宏观调控、整体规划、合理引导,指引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6–8]。“龙江丝路带”建设是在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开展实施的,那么,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哈尔滨的旅游产业必然也要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这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如招商引资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等,另一方面能够使哈尔滨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弥补市场不足,实现旅游产业健康、跨越发展。

(二)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

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就是以优势资源特色为导向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分析制约本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然后确定旅游地的开发方向,最后制定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其优点在于有明确的开发方向。我国的“山水城市”桂林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便是以资源导向为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毫无疑问,哈尔滨的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冰雪旅游资源,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以及亚布力滑雪场等都成为哈尔滨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地。在“龙江丝路带”的背景下发展哈尔滨旅游产业要更深层次的开发哈尔滨的冰雪旅游资源,并做好宣传、树立旅游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尔滨的“冰雪”,让更多的人向往“冰雪”。“龙江丝路带”带来的大量客流量将进一步为哈尔滨“冰雪”的宣传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产业融合型开发模式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旅游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或产业链的动态发展过程[9]。内部融合是指旅游产业内部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融合。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即旅游产业与一、二产业的融合。“龙江丝路带”建设本身也是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谋而合。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发展哈尔滨旅游产业也要坚持产业融合的开发模式,这不仅能够促进哈尔滨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为“龙江丝路带”建设提供相应的促进作用。

(四)市场需求型发展模式

市场需求型发展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首先分析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然后当地的所具备的旅游条件,最后给出发展模式。此种模式鲜明的优点在于能满足游客特定的文化需求,效益最大化,根据游客独特的旅游需求开发出相应的旅游产品。“龙江丝路带”建设不仅能够带来新的客源,同时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哈尔滨市政府济旅游企业科根据新的市场需求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从而扩大哈尔滨旅游产品体系,丰富哈尔滨旅游旅游需求。如,根据“龙江丝路带”建设带来的考察旅游、会议旅游等的市场需求,旅行社可设计新的考察旅游线路,酒店也可根据这种需求开发新的适合考察及会议旅游者的房间结构、并配套相应的会议场所和公共用车等。

三、结论

通过对“龙江丝路带”建设背景下哈尔滨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和模式阐述,提出了优先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特色、独具一格;产业联动、共同发展的原则和

政府主导型、资源导向型、产业融合型及市场需求型的开发模式,从而为哈尔滨旅游企业及政府对哈尔滨旅游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依据和思路。

参考文献:

[1]杨铭铎,张新.哈尔滨旅游产业昂普分析——Ⅰ资源分析[J].边境经济与文化,2015,2.

[2]杨铭铎,张新.哈尔滨旅游产业昂普分析——Ⅱ市场分析[J].商业经济,2015,1.

[3]杨铭铎,张新.哈尔滨旅游产业昂普分析——Ⅲ产品分析[J].边境经济与文化,2015,5.

[4]贾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

[5]阚如良,詹丽,梅雪.论政府主导与旅游公共服务[J].管理世界,2012(004):171-172.

[6]YOUNG J C, BUTLER J R, JORDAN A, et al. Les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biodiversity management: risks and opportunities[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2012,21(4):1095-1100.

[7]MCLENNAN C J, RITCHIE B W, RUHANEN L M, et al. An institutional assessment of three local government-level tourism destinat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J].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1: 107-118.

[8]H.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徽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694一724.

[9]济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模式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