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与运营策略分析

2016-09-30李丽陈静静

当代旅游 2016年6期
关键词:运营策略微信公众平台现状

李丽+陈静静

摘 要:高校微信公众号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舆论阵地。本文从分析泸州市4所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内容、功能特点等运营现状出发,分析其运营过程中与用户互动性、文章选题、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打造精良运营团队、设立互动活动、多样化推送形式的运营策略。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现状

微信在大学生中普及度高,故高校微信公众号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管理公众号是高校管理者需思考的问题。

一、泸州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现状

泸州市四所高校皆位于主城区,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四所高校皆开发公众号。为更好地发挥其服务、育人等功能,本课题组对泸州市高校微信公众号建设情况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本文数据取自清博指数,以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一)泸州市四所高校官方微信的头像、微信号名称、简介分析

4所高校的微信头像均采用校徽图案,课题组采访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人员,得到的信息是采用校徽能表明其官方性从而增加公信力与权威性、能唤起师生们的荣誉感与自豪感。4所高校微信的名称具有明显的共性。皆采用英文/中文缩写加该校的成立时间或微信号建立的时间。就微信的简介而言,2所高校简单明了,直接是校名加上官方微信,如:“这里是四川警察学院公众平台”;1所高校采用的是该校的校训,如:医科大的“厚德精业 仁爱济世”;1所高校展现官方微信的特色,如:“微校园,无微不至,以微知著。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公众平台。”

(二)高校官方微信文章内容分析

1.微信篇数。一月内4所高校的官方微信共发布70篇文章,平均发布17.5篇,发布文章最多的是医科大31篇,最少的是泸职院6篇。统计表明, 优秀文章的关注度远胜于其他普通文章。如医科大 “医大版小幸运,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的阅读量高达24604,是4所高校在调查时间内阅读量最高的。该文章阅读量大,原因有:文章的内容是关于母校校园校景与毕业离情的。此内易唤起在校师生、往届校友对母校的眷念之情与回忆。再配以热播电影《我的少女时代》的主题曲,贴近大学生喜好,易唤起共鸣。

2.阅读量大的微信文章特征。研究官方微信中单篇阅读量较大的文章,可现规律: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受大家追捧。如2016征兵号角吹响,你准备好了吗?、毕业照怎么拍?展示学校优秀教师、学生或校友的文章点击率也较高,如:致公安高等教育的师者们、快看,教工运动风采来袭。

3.微信内容的特点。微信内容的时效性强、贴近现实生活。取样的时间段临近毕业,其中3所高校都以毕业为题发布了文章,营造温馨的氛围,唤起毕业生们对母亲的眷念。取样的时间段内,一所高校正值新校区搬迁,它的微信文章以“一棵树的记忆”为题,以拟人化的方式,演绎了校区的变迁更替。语言生动富含人情味,又与学院当下发展紧密相关,吸引了大量学生阅读与转载。

(三)高校官方微信的功能分块和特点

1.微信功能模块。研究发现,有1所高校官方微信目前还未开通具体功能,纯粹是发布信息。另外3所高校设有三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下又设子栏目。

2.新闻发布与信息查询是高校微信的两大类功能。一个好的高校官方微信除要有新闻信息的发布外,还需具备信息查询和服务信息的推送。从统计数据来看,被调查高校都有服务查询、校园新闻资讯等内容。比如:化工学院的OA系统、,医科大的移动图书馆。这些子栏目为师生提供了便利。

二、目前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不均衡,实力悬殊

微信传播指数(WCI)它可全面反映出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成熟度和影响力,从而反映出微信整体热度和发展走势。据清博统计,我市4所高校WCI指数分别为:医科大学(531.57)、警察学院(377.86)、泸职院(303.73)、化工学院(207.43)。我市4所高校与其它公众号运营较好的高校差距较大,如北大(1014)、复旦(928)可见,我市高校公众号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数据表明:我市各院校公众平台发展不均衡,实力悬殊。总体态势为:本科院校公众号影响力强于高职院校。

(二)与受众互动较弱,尚未充分利用自媒体双向交流的特性

自媒体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双向交流”。互动是高校官方微信需具备的功能特点。高效的传播模式应包含受众反馈的传播。在我市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上,注重信息单向推送,尚未建立高效的留言与反馈渠道,对用户提问不能及时回复。未设计与受众互动的活动,受众未能参与到平台建设中。

(三)选题陈旧,表达形式创新不足,缺乏自媒体话语

缺乏选题策划思路,选题内容虽涉及招生就业、校园资讯、教学科研等方面,但未结合自媒体的特点进行选择、编排信息,只是将传统媒体上的信息搬到公众号上,缺乏新鲜感与趣味性,仅作为新闻信息的另一个发布渠道。这样下去,公众号将失去生命力。如果将有意义、有思想的内容与自媒体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传播,是目前高校公众号运营团队探索的问题。

三、泸州市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

(一)加强学习交流,提高人才素质,打造运营团队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运营,应发挥学生的力量,培训学生学习新媒体技术,建立专门的运营团队。学生在宣传部教师的带领下,每周召开新闻策划会、整合校内新闻资源,确定每周的重点选题。为学校的记者团队开设业务讲座。如:新闻写作技巧、新闻写作基础与实践等。

(二)设计开发互动活动,增强双向沟通与交流

增强运营者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高校可以利用平台设置留言板、咨询处及时解答受众提问。实现以受众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建议每天安排一名值班编辑,登陆后台与受众互动,解答关于学校的服务信息、招生信息、查询信息等。可根据本校专业特长设置如:法律、心理、创业咨询等特色子栏目。以人工回复的方式,为受众提供帮助。运营团队可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提供校友福利,调动受众积极性,增强受众的反馈动力。

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可将微社区绑定至公众号,师生用户可在微社区分享校园新鲜事、交友、发帖、评论、点赞等。校外用户也可在社区中咨询招生、专业、就业问题。从而增强受众对平台的粘性。

(三)精致排版,丰富推送形式,采用适宜的语言风格

公众号中传播量大、覆盖面较大、影响力大的信息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编排的。好的推送信息,如精美杂志的内页,给受众良好的阅读体验。除纯文字信息外,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适当推送语音或视频类信息。这样更直接反映文字中蕴含的感情,受众在情感上与平台更亲近。高校公众平台它既是官方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又是连接学校与师生的情感纽带。在语言风格上过于严肃、生硬会降低受众对平台使用的积极性,但频繁使用网络语言又会降低公信力。在语言的使用上,既要保持权威性又要展示 “接地气”的一面。如:发布公告、通知一类信息时使用正式、客观的语言,发布休闲信息时,可用“接地气”的语言,拉近距离。

参考文献:

[1]郭春光.微信公众号运营与推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1.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10.

[3]卢焕燕.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2.

[4]谢薇娜.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载体J].新闻世界,2015,(06).

猜你喜欢

运营策略微信公众平台现状
独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研究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与管理方法研究
电子电器产品闭环供应链运营策略研究综述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