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业促进淮北城市转型的重要意义探讨

2016-09-30仲召红谢咏春

当代旅游 2016年6期
关键词:旅游业

仲召红+谢咏春

摘 要:2009年煤炭城市淮北市被国家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淮北市进入资源枯竭期。分析转型已成为淮北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抓住机遇,寻找新的绿色资源和接续产业促进城市有效转型,阐明旅游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的可行性,是促进淮北城市转型的理想选择之一。有效论证了旅游业促进淮北转型的重要经济意义、环境意义、社会意义等,为淮北城市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业;淮北市煤炭;城市转型;接续产业

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北市面临煤炭资源衰竭和煤电产业萎缩的挑战,急需找到新的接续产业来支撑城市发展,扭转不利局势,实现成功转型。淮北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发达,运输便利,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稳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和治安环境,是淮北市发展旅游业非常有利的因素[1]。可见,淮北市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具备,切实可行。

旅游业是一个绿色低碳行业,其涵盖面广,投入小,产业带动性强,经济成效显著。德国鲁尔和河南焦作转型的实践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改善地区环境、提高知名度。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旅游业不仅是主体,还起到中枢作用,带动了社会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把它作为接续替代产业意义十分重大。

一、经济意义

旅游业素有产业关联性强,经济乘数效应高,经济带动性强,劳动密集型强和低投入高回报等特征,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为建设精致淮北助力,能够改变淮北以往“煤炭独大”的格局和产业结构单一性,有助实现淮北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能够拉动内需,改善投资环境,和创收创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据2016年淮北市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濉溪县17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9.7亿元,华中天力铝业、博盛新材料等项目主体竣工或试产,恒兴汽配、艾瑞库车业等项目加快推进,共谋划“十三五”重点项目91个,总投资规模达到2200亿元。

图1反映了淮北市旅游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通过整理和统计淮北市2004—2013十年间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增速及旅游产业弹性系数,形象地体现出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这里引入的“旅游产业弹性系数(理论)”,是指旅游产业的相对变化量与国民经济相对变化量之比,它反映出旅游产业的发展或萎缩过程。此系数是以相对数角度来反映淮北城市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情况或活力等,源于基本弹性系数函数理论[2]。以a来表示产业弹性系数,当a>1时,表示该产业增长速度大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产业处于增长阶段;当a=1时,表示该产业处于同步增长阶段;当a<1时,说明该产业呈现萎缩趋势,缺乏发展活力[3]。

由图1可见,淮北市在2004—2013十年发展进程中,旅游业收入基本处于增长态势,增幅有所起伏,但基本处于平稳,其中2011年是淮北旅游发展的转折阶段,此后淮北市加大对旅游的宣传和开发力度,旅游发展水平节节攀升,2011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1.5亿元,增长87.2%,增幅达到最大;2012年旅游总收入41.15亿元,创历史最高,增幅达30.8%。总的来说,旅游产业弹性系数各年份都大于1,正说明了旅游业的实力与开发潜力,把旅游业作为淮北市转型中的一个新经济支柱产业合理而可行。

二、环境意义与作用

经济转型应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应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长期以来,煤炭的开采挖掘给城市环境产生较大污染,使淮北生态环境恶化,宜居性下降,旅游产业的低碳环保性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优化。近年来,淮北市加强对烈山矿塌陷区进行整治,将其规划为国家矿山公园,带动了旅游的大发展,绿化街区和美化城市,为塑造绿色生态型优秀旅游城市助力。

三、社会意义

利于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资源枯竭和土地塌陷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矿工失业和农民失地,他们都面临再就业问题,接续产业的选择就要充分地兼顾劳动就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一个基本原则[4]。旅游业的劳动密集型和产业联动性正符合这一要求,它能有效带动建筑、交通业、食品、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信息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经市旅游局了解,2011年淮北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7万人,比上年增加5000人[5]。至2014年底,淮北市扶持发展“农家乐”经营户300户,就地就近解决与带动就业1500人以上[6],足见旅游业强大的就业带动性。

有利于加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促使城市完善基础公共设施,在交通、水利、供电、通讯与接待服务设施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扩大城市接待能力和开放度,为旅游业发展做好后盾,实现了发展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提高了政府服务社会的能力,解决了就业问题,有利于减少因就业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支持了旅游的开发工作;旅游业发展中专业人才(包括当地居民)的培养和引进,提升了就业人员素质,将使旅游业受益,更好的促进城市优化发展。

四、有利于增强城市吸引力和提升城市形象

旅游是城市和地区发展的一张名片,要利用这个窗口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要挖掘自身资源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改善城市环境,打造“文明旅游,精致淮北”的城市形象,改变以往人们对淮北的“煤炭印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知名度,展现淮北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淮北市人民政府.淮北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文本·修编)[R],北京: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2009.

[2]姚俐,江城顺.关于“基本弹性系数函数”的数学阐释[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5):157-161.

[3]陈燕.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11:48.

[4]张平宇.阜新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问题及对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25(1):1-5,27.

[5]仲召红,丁晓娜.煤炭城市转型中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淮北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82-84.

[6]郜军勇.“农家乐”搭上政策快车[N/OL].淮北日报,2013-01-14(05).

猜你喜欢

旅游业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浅析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行业会计教学中关于旅游业营改增实操问题的若干思考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其策略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