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虹霓之约

2016-09-30徐悦翔曹元琪

雕塑 2016年1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家创作

徐悦翔 曹元琪

2016年3月14日这天,参加“虹霓之约——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一行二十多位艺术家终于来到了台北市。这里的天气比预想的湿冷,绵绵的细雨让人想起了孟庭苇的那首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台北,一个诗化的城市,在疾驰的汽车与导游的解说下渐渐地鲜活起来,街道干净整洁,楼房不十分高却非常有序,配色考究且设计感很强的小店随处可见。从路上行人的精神面貌看,脸上都透着谦逊温和的神态,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

当天下午,“虹霓之约——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在“罗丹艺境”(台湾雕塑学会展厅)举行了开幕式。首先是台湾雕塑学会理事长中华文创学会理事长王秀杞先生致辞,对两岸第一次合作举办雕塑展表示激动与感慨,同时感谢大陆艺术家带来优秀作品,并对参展作品予以高度评价,盛赞双方之作品因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在整体的审美表达和创意方向上所具有的一致性,并感慨此交流活动乃是两岸民间雕塑家多年来难得的交流与互动,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增进了解和加深两岸彼此之间的友谊。

《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在这次雕塑展上看到两岸雕塑家的优秀作品以如此集中的方式呈现而感到十分欣喜,对台湾雕塑学会与“罗丹艺境”的付出表示感谢。在很早之前即就萌发了策划海峡两岸雕塑展的愿望,并与前台湾雕塑学会会长杨奉琛先生达成一致观点,可惜天妒英才,杨会长来不及完成心愿就已仙逝。幸喜展览在两岸组织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以成行,令人十分感慨。

台湾雕塑学会前会长杨奉琛先生的夫人王维妮女士带来了一件杨先生的小雕塑,以表达对展览成功举办的祝贺。

台艺大校长罗振贤先生,台湾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李宝龙先生和台湾艺术家代表也分别致辞。仪式上,王秀杞先生和范伟民先生分别为两岸参展的艺术家颁发了参展证书。开幕仪式结束后,两岸艺术家展开了热切的交流活动,相信以此为契机会产生更多共鸣。

台湾雕塑创作的积累有许多不同的源头,都具独立的思维与发展,既有传承性的民间工艺雕塑,地域性的原住民的南岛风格,也有系统性的学院派雕塑。台湾社会的生命力随时代的发展,也与雕塑发生息息相关的互动,雕塑的能量由点及面,渐次进入改造台湾环境空间的领域,雕塑艺术为台湾的公共艺术设计增添了大量的审美元素,展现了它的巨大影响力。现今台湾雕塑团体主要有台湾雕塑学会,台中市雕塑学会,花莲县石雕协会,台湾木雕协会等,此次台湾行的—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和台湾的雕塑家们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台湾雕塑艺术的发展现状,熟悉当代台湾雕塑团体和个人雕塑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见解。所以在本次行程中,主办方安排了许多和当地雕塑团体的参观与交流活动。

其中令大家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参观台湾雕塑学会会长王秀杞先生的工作室。因为通往工作室的一段山路不方便大巴车进入,因此王会长特别让自己的弟弟、女儿、儿子开着3辆小车分两批把二十多位艺术家接进工作室。在会客厅,王太太为大家准备了新鲜的肉桂茶和各种水果,范社长祝愿两岸的艺术交流能够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他认为此次展览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大家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王会长表示欢迎大陆的艺术家能常来台湾,现在两岸之间艺术家的走走看看,是为了今后艺术家们更深入地展开沟通与交流做好铺垫。

王秀杞会长从事雕塑事业历经40年之久,今年已经是66岁了。他的作品风格圆融饱满,将人性的自然真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理念注重创作的体验过程与真实的情感表达。

他特别为大家介绍了一组由3只猴子组成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不听,不看,不说”。它们分别张开嘴巴,睁开一只眼睛和侧出一只耳朵,通过雕塑反映出社会民众的一种诉求与愿望。所以艺术作品不只是起到装饰环境的作用,还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性意义。这些年来,王秀杞先生本人不仅是一位高产的艺术家,而且还为学会的工作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王会长为人谦逊温和、真诚热情,他的热情款待,令远道而来的大陆艺术家们倍感亲切。

花莲,这个溢满书香翰墨的美丽名字,怀着满心期待的心情,我们前往花莲县石雕博物馆参观。这里是花莲县文化局的主场馆,“花莲石雕协会”的前任理事长向光华,现任理事长冯朝宗和即将接任的下届理事长邓善琪都出来迎接大家。在馆内艺术家们参观了正在展出的“董明龙雕刻创作展”“林美佐创作展”,1992年创会会长林聪惠先生的作品和生平介绍,室外的一些作品。这些室外作品主要是留存的1992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雕刻大赛的优秀作品,是政府补贴留存的,为的是促进此项文化艺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和繁荣。

随后两岸艺术家进行了气氛融洽的会谈,台湾方面就大陆艺术家张松正、李晓琦、曹智勇、徐晓虹等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范老师建议双方民间组织多多交流互动,多做雕塑方面的展览合作,以“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的态度来促成雕塑事业的提高发展。

作为公共艺术里面具有公共性和参与性的艺术种类,雕塑艺术容易与民众产生亲和力也更易于保存。新竹BenQ国际雕塑营——明基友达培训基地(麻布山林)共资助举办了4届雕塑营,台湾艺术界与商界的民间群体为了提升台湾的原创雕塑的艺术品质,引进国外的艺术理念,让本土艺术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现在已完成了68件作品,BenQ国际雕塑营留下22件,其他的或被收藏,或捐赠给了地方公共区域作为公共艺术展示作品,明基友达基金会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邱泰洋常务理事介绍,在这里的艺术家主要是从事创作,不搞营销,很纯粹,活动没有长官、领导讲话,不作标语等无谓浪费,把钱回馈给艺术家,并给参加创作营的艺术家提供两张机票,考虑到一个月的创作时间也会有些作品不能及时完成,所以艺术家可以携带助手或家人共同前来创作。此举很是贴心周到,为艺术家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创作平台。创作营不仅留下作品、留下经验,更留下了友谊。邱理事长诚恳真切的推介令人十分感动,很期待能亲见创作营的现况。于是第二天我们赶往嘉义县的邱泰洋老师工作场地参观,这里正举办为期一个月的“谈情塑爱——相约23.5°N″即2016年嘉义县国际雕塑创作营活动。

现场门口摆放着前期已经完成的作品,有大陆王小蕙老师的《美甲系列》,台湾林辰晏老师的《王位系列》,俄罗斯尤里·特卡勤科的《宙斯与欧罗巴》……在现场正巧遇见了大陆的艺术家刘洋,他的作品名为《花前月下》,其创作理念来源于北方冬季玻璃窗外的雪花。

其中最吸引大家的是一位带着幼子的美丽女士,她是来自保加利亚的莉莉亚·波蜜寇瓦,她的作品《恋人》造型如同两个人相互依偎,并深爱着另一半。她的丈夫也是一位雕塑家,尤其让大家感动的是她一边亲自打凿石雕作品,一边还要照顾一岁多的孩子。真羡慕这对有共同事业与共同爱好的艺术家伉俪,大家都被他们对艺术的执着所感动了。

因为此行时间紧,参观的地点也多,有些地方只能匆匆走过了,比如“国立台湾美术馆”的参观就相对比较匆忙,但在这匆匆浏览的片刻间,我们还是被它的艺术文化魅力所感染。它的建筑构造外形以天然石片为主要外饰材料,有巨型雕塑为导引,是个多元化的展览场所,艺文活动场所,传达着现代大都会的文化脉动。除了定期举办国内外名家各项艺术作品展,并收藏许多奇珍异品,馆方典藏室以珍藏已故的美术家作品为主,也有明清时期台湾地区美术家及当代美术家作品。

大家又赶到了亚洲大学的“亚洲现代美术馆”,亚洲大学创意商品设计学系的陈齐川老师陪同大家并介绍道,在大门口所立着的罗丹的作品《思想者》,是罗丹25件原作中的第18件。本建筑是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亲自设计,并有“安藤忠雄建筑常设展”,将美术馆的设计过程,以大师亲自绘制的手稿,工程照片,模型来呈现,从中可以看到他创造出的。只属于那里的建筑。以及建筑内外所陈列的艺术品的和谐关系。大师的建筑语言本身就是艺术品,再加上展出的艺术家们的作品相互衬托、融合,形成了一个美妙的视觉空间。

我们一行去的时候,正好有4个展览在展出。其中,《寂境vs幻彩》江贤二(台湾),他的画作从早期旅居巴黎,纽约所呈现的较为灰暗,阴郁的性格,到后来回到台湾有了色彩光影变换的大破大立,媒材的利用更加多元,色彩更加丰富。《魅影vs形变》Bill Viola(美国),他擅长在影像作品中,将西方祭坛画像,宗教经典重新演绎,作品中透过细微却又具强烈张力的人物表情、动作、传达出他对于情感本质的探讨。《解构vs再生》,阿曼(法国)把他日常熟悉的元素如汽车、神像、钟表等客观物象进行切割、打散、集聚,重复,堆积的创新营造,使这些客观物象焕发出新的面貌和精神,以独特的方式把这些客观与非客观的美感留存下来,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与意义。《发声vs发生》,五月天阿信(台湾)也是知名词曲创作者,他的综合装置作品以年轻人的感悟,反复探讨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既呈现青春的幻想,也不忘承担责任与使命。

在这次考察中,最令我个人期待的是参观朱铭美术馆。在驱车前往美术馆的途中,忽地一个转弯,一片大海的景致出现在眼前,海风掀起层层大浪甚是壮观。园区因为位于山上,我们驱车前往,阴雨连绵了大半天了,使得我们好似在云雾间盘旋穿梭,到达美术馆时四周已是朦胧成一团了,只有白色的建筑和门口两组打着伞的绅士雕塑能依稀看到,真有梦境般的别样风味。

美术馆的吴顺令馆长前来迎接我们。首先,他通过放映短片,把朱铭老师作品的创作和发展过程做了大致的介绍。朱铭于1970年代乡土文化运动时期,以新锐艺术家之势在艺术界大放异彩,他凭借的不仅是得自其师李金川的深厚民间传统雕刻素养,更是不甘墨守成规而寻求自我突破的创造精神,也将其第二位老师杨英风的现代艺术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最大的特征是保留了雕刻的痕迹和粗犷的肌理,传达出自然质朴的张力。内容介绍完之后,吴馆长冒雨陪同大家参观朱铭老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之中大多数是室外的大型雕塑,内容有《太极》系列,《三军》系列、《人间》系列、《锈钢人物》系列、《著名人物》系列等。欣赏这些作品,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艺术家的那种创作时的激情和即刻表达的创作过程。那些木头自然进裂出的纹路和锯斧留下时的刻痕块面简洁,造型单纯,使我们这些观者的情绪一下就进入了作品的内在情感中并与之连接在了一起。

美术馆内正在展出的还有“形色流转·木雕人间——2015年朱铭典藏木雕展”。呈现了朱铭先生从原色木雕伊始,经彩绘木雕,简化至白彩木雕,再回归原色木雕的创作过程,使欣赏者通过观展进而思考其中艺术家转变的动机与美学的诉求,也正是对朱铭木雕在视觉效果上的一种诠释方法。朱铭先生的作品很让人震撼,相信每一位观众都有自己的感受和自己内心的活跃想法。

艺术家一行还来到了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参观,这是一座由百年老酒厂改制的园区,保留了古朴的红砖厂房。柯锦中理事长陪同大家参观了在此正在展出的“百年百艺30两岸雕塑艺术交流展”,并且互相交流了创作的理念和想法。轮到大家合影之时,只见一位衣着简朴的老人家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直到台湾方面的工作人员把他请过来,他才局促地站在我们的合影队形边上,我上前与他攀谈才得知老人家已经76高龄。这位老者用不太流利的国语给我努力讲解他的作品《人之初一孕》,作品的材质组成是两把旧木椅子,中间的竹篓是农家装秧苗的,还有一个红色的旧轮胎……老旧的材料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也最能代表本真的生活状态。看着他粗糙的双手、苍老的面孔,清澈纯真的眼光,我心中不禁生出莫名的感动,眼睛不由得湿润了。艺术家的生存面貌可以是以任何一种状态呈现,艺术的表达方式也是无处不在。

在台湾101大楼前有一件用大楼淘汰下来的电梯钢缆缠绕的作品——《无限生命》,它的作者就是著名雕塑家康木祥先生,他的工作室坐落于三义乡茂密的山林之中。“生命”题材是他创作的核心。康木祥先生是传统手工艺家庭出身,老家在三义,他放弃了传统木雕工艺的模仿制作,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是台湾第一位以漂流木为媒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重点关注的是渺小的生命以及被人类所疏忽的自然生命力这一类的创作题材,他的内心遵循自然的审美规律,把对自然的无限热爱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

康木祥先生从木雕转向钢索创作,备受德国艺术界的瞩目。工业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便利,但也污染了地球,所以他认为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是通过作品唤起人们善待地球的行动。他把废旧材质变成以环保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希望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净土。艺术表现材质的转换也许是艺术家一个时期的转形,他认为所有学习和模仿都在学生时代,手工的东西不可能重复,所以尽量留下些东西让大家来分享,这是做人的根本,艺术家要有个性、有自尊、有气度、有方向感,做文化艺术必须要了解传统,即使一张木桌也要把它创造成有生命力的作品。

三义乡因为拥有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富饶的山林资源且盛产樟木,所以成为专业的木雕城而驰名中外。这里的三义木雕博物馆,是台湾唯一以木雕艺术为主,兼负木雕收集,典藏,展示,研究,推广并促使主题特色获得传承,发扬与创新的公立博物馆。我们前往参观,了解了此地的木雕源流,观赏了馆藏的家具,还看到许多艺术家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在馆外周边游逛时,我们被一间小型美术馆中的作品所吸引,馆内陈列的作品风格多样,有很具当代感的彩色雕塑,风格古拙,如原始出土文物的石雕,女性身体被抽象成几何形状的木雕,还有色彩鲜艳极富韵律感的抽象绘画,每一件作品都让人感到了一种质朴的情感流露。没想到作者是屋内一位瘦小的老者,交谈后得知老先生叫林景松,今年已经73岁了,他的那句话让人记忆深刻:“为了接近艺术,心甘情愿为之疯狂,甚至浪迹天涯,忍受饥寒交迫,且甘之若饴”。与林老先生的偶遇,让我们对艺术创作又有了另外一番感悟。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是我们在台湾最后一天的参观地点,它位于台北市的北投区,学校的建筑环境是由统一的红砖和灰色洗石子的建筑组成,校园内绿树成荫,此时恰逢毕业季,穿着不同学位服装的青年学子们在校园里合影留念,朝气蓬勃的面貌让人好生羡慕。王志文老师代表学校前来迎接代表团,他向我们介绍说,学校主要分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传播学院,表演学院,人文学院,包括音乐、戏剧、舞蹈、剧场设计、电影、动画等诸多专业,全校共一千多人,每个系有的不过六,七十人,所以学习的环境很宽敞。台湾许多著名导演,设计师、主持人、演员等都毕业于此。台湾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李宝龙先生特意赶来陪同大家,并且热情款待大家在学校共进午餐。参观结束后大家与李老师,王老师依依惜别,感谢台湾艺术家的热情和真诚。

特别是要感谢台湾雕塑学会的邱泰洋常务理事,在我们短短8天的行程中,为我们大陆艺术家一行,精心制定了台湾环岛行程,使我们不仅考察了多个雕塑展区和美术馆,拜访了诸多艺术家,还顺路参观了许多台湾的著名景点和博物馆,拓宽了大陆雕塑家对台湾的了解和认识。

向往已久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建造于1962年,于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从2015年起,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南北两院区共同营运,以69万多件的藏品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华夏文物典藏重镇,这浩瀚的国宝藏品在短短上午几个小时根本不可能看多少,有艺术家笑称我们何止走马观花,简直是“跑”马观花了。从美得惊人的玉器纹饰,浑厚凝重,花纹繁缛富丽的青铜器,温润如玉的素色瓷,色调绚丽多彩,色彩沉稳老辣的斗彩瓷,更有难得一见的董其昌真迹……大家在“小跑的步伐”中匆匆浏览了很小的一部分,只是遗憾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到了要集合离开的时间,大家都恋恋不舍,着实不忍离去。

“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院”位于台湾嘉义县,此处的建筑真是让人有些意外,不是常见的中国传统斗拱建筑样式,而是由3座流线型量体交织而成,是由代表中国书法中浓墨,飞白、渲染3种笔法的元素概括出来的,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墨黑色流动造型。观者抵达博物馆正门时,可以从湖的对岸看见建筑的主体,走过整体设计的弧形步道桥,从虚量体下方进入一个种满竹子的宁静中庭,竹林前整齐的间隔排列着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的复制品,由影星成龙买来捐赠此地。

为着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展馆至今还未收门票,参观者排队进入。进入馆内大厅,硕大的玻璃帷幕将东侧优美的湖景尽收眼底,一座宽广的楼梯引领参观者缓步而上,抵达虚、实量体交汇处的导览空间,一系列的精美展示由此开始,包括馆藏的亚洲佛教艺术展,日本万里瓷器展、南亚服饰展、伊斯兰玉器展、高丽青瓷展、明代青花瓷展,亚洲茶文化展,还有著名的翠玉白菜……

从阴雨绵绵的台北开车一个小时,到达了台湾东北部的宜兰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天空开始放晴。我们首先去了展示馆,了解了传统神像制作过程和家族神像创作传承发展的历程,有林贞铙家族的妆佛手艺,叶勇助家族的脱胎神像,施至辉家族的传统神像,感受到了台湾的家族式传统塑像的风格和手法。还观赏了其它的木雕,交趾陶、漆器、金器等许多真品,尤其一组交趾陶的《八仙》精彩之极,让人舍不得移开目光。出来时还赶上了传统剧目《孙悟空闹龙宫》剧目表演的结尾,红红绿绿,翻滚跳跃的动感舞台气氛很是喜庆热闹。

随后我们在七星潭滨海公园做了短暂停留,公园处在一条绵延20多公里长,100公尺宽的新月形海湾上,东临浩瀚的菲律宾海,最壮观的应该是它独具特色的砾石海滩,大小颜色不一的石头与别处的十分不同,而且此地规定不准捡携石头带走,很好地保护了海滩地貌,海边零散地点缀着几件雕塑作品,与礁石、大海的美景和谐一体。

离开七星潭滨海公园,我们下一站的景点是鲤鱼潭石雕公园,这里景色幽美,湖畔垂柳清曳,二十多件不同时间,不同国家作者的雕塑作品散落在公园各处,好似它们一开始就生长在那里一般。观游一阵后,暮色渐沉,雕塑在灯光的辅助下更具层次感,虽然大家一天的参观后都感到有些倦意,但每个景点又都使大家兴奋而恋恋不舍,在所去的地方都留下我们的感动,带走的是内心的充实。

台湾地区的很多建筑都各具特色,例如位于台湾宜兰县头城镇的兰阳博物馆,它的建筑是以头城镇北关海岸一带常见的地貌特征单面山为基础设计,该建筑设计者姚仁喜以此获得“2012国际建筑奖”。它立在水滨,融在周围的环境中,像长出来的石头一样。只有实地欣赏和体会才会感受到它的气势和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感。

在台中市,我们参观了坐落于东海大学开阔的草坪中著名的路思义教堂,由贝聿铭,陈其宽共同设计建造。建筑的整体外观好似“倒船底”的形状,外观由4片面组合而成,于屋脊分开,构成一线形天窗,4片曲面之屋基与屋脊,两边为直线,所形成的曲面称为圆锥体双曲面,使屋檐曲线更具有美感。屋面外部用瓷砖瓦,采用黄色富有我国宗教建筑形制,菱形瓦和月部交叉的格子梁,构成形状呼应的视觉美。瓦分为两种,每隔一层瓦上有凸出的钉头,借此钉头形成的线条,来增强双曲面的曲度。

我们的观光景点还有国父纪念馆,华山文创园区、士林官邸,台北夜市等处。有一天的午餐居然还是在台北市政府大楼里面享用的,那里民众可以自由出入,让我们很是稀奇。导游还开玩笑说,没准我们一行人会碰到市长并能和他一同吃中午饭呢。

展览临近结束的时候,访问团一行回到了举办展览的“罗丹艺境”展厅,并与展厅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同时取回了自己的作品。在王秀杞会长和林昭庆秘书长安排的工作人员陪同下,把大家的作品送到了雕塑学会的办公室,以便为后期的巡展做好准备,并且承诺展览结束之后即将作品寄回给作者本人,这是一项费心费力的工作,我们大家都由衷地感谢王秀杞会长和台湾方面的辛苦付出,也十分感谢《雕塑》杂志社为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成行付出的辛勤努力。

在撤展的间隙,台湾女雕塑家张贞英女士邀请我们去参观了她的工作场地。当我们来到她所谓的车库工作室时,真是被震惊了,这只是一块敞开的狭小空间,位于地下车库的转弯处,没有门,甚至都没有围隔环境的墙。就在这样的陋室之中,摆满了各种各样雕塑制作的工具和材料以及未完成的作品。这与我们参观过的任何一个工作室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张贞英女士既是一名建筑师同时又是一名雕塑家,每天她都与这些她所创作的雕塑作品为伴。虽然在外表上,她看上去很有个性,但她的性格却很腼腆,为人低调,不太善于交流。她本人没有印名片,甚至在展厅也只有陈列的作品,上面没有署名,但她却是个真正热爱雕塑创作的艺术家。

8天的时间里,我们拜访了中国台湾大部分顶尖的雕塑团体和雕塑家,参观了各种类型的艺术馆,博物馆,收获了各艺术机构所赠珍贵的书籍资料,并且游览了台湾地区各地著名的景点,大家都表示从来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行程任务,回到家里有好几天了,还沉浸在台湾之行的兴奋与喜悦中。真是行程满满,激动满满,收获满满,友情满满!

总结这次难忘的台湾之行带给海峡两岸艺术家的感受,我不由得记起《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在台北。虹霓之约——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展。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范社长在致辞中表示:“对于当代文化战略发展而言,传承与发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与观念,一直以来都是两岸艺术家追求与探索的方向。在当代艺术语言的创新和探索方面,台湾艺术家具有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发现,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家在近10年的探索过程中,在整体艺术面貌上,艺术语言的个性化,风格化已成为不可阻止的创作趋势,艺术家所观照的范围在拓宽,对于世界、人生及方法论的表达越来越具有普世性。当前,在国际间的艺术交流过程中,两岸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在风格上所表达出的中华民族的认知日渐趋同。两岸艺术家们根据各自的生活体验,去寻找不同的表现形式,很多艺术作品已突破乡土题材的局限,向更加广袤的自然和人文空间延伸,使得作品更加具备了时代意义。有了这些有利条件,两岸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动即可水到渠成,搭建好这座交流平台,是一个有利于促进两岸艺术家民间文化交流的积极举措。”

此次交流活动正如双方主办者在策展之初所希望的,通过两岸艺术家的互访,观摩,办展的交流方式,加强两岸艺术家心灵之间的感情沟通,在艺术界形成了良性互动,共同吸引两岸同胞加入到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认知与关注中,将艺术生活化的理念更加落实到两岸民众的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同时,建立起艺术家相互之间亲切友好的往来,在海峡之间架起一座绚丽旖旎的彩虹之桥,使两岸艺术家在亲历中华地域文化之旅的过程中,欣赏并领略到中华文化所散发出来的那淡雅的云霓之色,这便是“虹霓之约”此名的深远含义。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家创作
巨型雕塑
Jazz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创作失败
自然雕塑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