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正当时

2016-09-29李紫嫣

金色年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冬病夏治阴气阳气

李紫嫣

自古以来就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它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夏季进行预防治疗来摆脱“冬病”的困扰。近年来“冬病夏治”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青睐,许多中老年患者三伏天到医院排队做敷贴,希望能有良好的疗效,彻底和“冬病”说拜拜。

什么是“冬病”

《黄帝内经》中这样写道,“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思是说夏天是万物生长繁茂秀美的季节。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交合,万物开花结果的好时节,人应当夜晚睡眠,清晨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心情愉快,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便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滋生阻塞和疟疾。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保养,到了冬天,还会导致别的疾病发生。

简单来说“冬病”就是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中医讲究“阴阳之气”,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发生了偏胜,则阳气受损而生病;阳气发生了偏胜,则阴气耗损而生病。“冬病在阴,夏病在阳”,这里所说的“冬病”就是由于阴气偏胜、阳气受损而导致的一些疾病。

“夏治”的原理

“人与天地相对,与四时相随”,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天地万物相生相克,同时也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四季轮回,白昼黑夜阴阳交替,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之交替变换。俗话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播下了种子,夏季是植物生长的最佳时机,只有把握住这个季节,秋天才能有好的收成,冬天才会有丰富的贮藏品。同样,人体内的阳气也是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也是阳气最旺之时,恰恰是治疗由于阴气偏胜、阳气受损而引起的“冬病”的最佳时机。此时,人体内阳气上升,经脉通达,气血充沛,是祛除寒邪的最佳时机。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冬病夏治就是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选择在夏季还没有生病、身体的功能还没有紊乱的时候就进行预防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对患者而言,首先需要分清自己的病是不是“冬病”。可以通过自己的病是不是在冬季易发或加重,同时对应上述“冬病”种类进行判断,还可以进一步向专家医师进行咨询。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和专家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敷贴、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只是去医院贴块膏药那么单一。敷贴是目前被大家所熟知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冬病夏治治疗方法之一。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方式包括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拔罐针灸、穴位注射、药物外擦、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

1.中药内服: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其个体情况,可以服“止咳合剂”、“化痰合剂”等多种对症药物。

2.穴位敷贴:这是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病人的背部相应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内脏,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拔罐针灸:拔火罐通过物理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的修复功能以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针灸对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确,而拔罐主要是点、线、面的结合,通过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

4.穴位注射:通常选用丹参、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以起到调节病人体内神经和体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此外,脱敏治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人。首先,病人必须做过敏原试验,明确致敏物质后,由医生给病人注射脱敏制剂,使其过敏程度降低,从而减少哮喘发作。脱敏治疗是一种长期方案,患者需要耐心配合,以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5.药物外擦:比如在治疗冻疮时,最多采用的方法是用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擦患处,同时用自然光照射5分钟。一般坚持擦药一周,在擦药期间再采用穴位敷贴一次,即可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抗寒能力增强。

6.饮食疗法:饮食疗法如今已经成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例如, 慢性咳喘,要少吃肥腻荤油以免体内生痰; 肺虚,提倡多食生姜、萝卜、百合、粳米等,有利于补益肺气; 脾虚, 应多食白人参、莲子、薏仁,以利脾气强健,从而令痰无处可生; 肾虚,可进食白羊肾、肉苁蓉、五味子等,以补肾、纳气、平喘。

7.运动疗法: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一种自然康复疗法。按照中医的理论,在夏季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也能起到预防冬季疾病的目的。

谁才适合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能将疾病扼杀在孕育期,可谓神奇之至。许多中老年患者都希望通过冬病夏治来解决困扰自己多年的疾病。

然而,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在阴,夏病在阳。冬病夏治针对的只是由于机体长期阳气不足,又值冬季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冬季多发的慢性疾病,而其他由于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所导致的夏秋之病并不适合。

冬病夏治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病而其他季节并无大碍的病,以及一些由于天气环境影响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病有很好的疗效。呼吸系统疾病诸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诸如腹痛、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骨伤科疾病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肩周炎、腰肌劳损等都可以通过冬病夏治来进行调理治疗。

但也不是所有患以上病症的人都适合冬病夏治,比如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就不宜选择冬病夏治。此外,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进行冬病夏治敷贴治疗,因为他们的皮肤比较娇嫩,敷贴容易引起感染。

和“冬病”彻底说拜拜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经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对“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长期被“冬病”困扰的朋友请选对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在这个夏天和“冬病”彻底说拜拜。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中医疗法,同时希望祖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医术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每一个中老年人都有健康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冬病夏治阴气阳气
从“阴气”概念探讨芍药“益气”功效在经方中的应用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冬病夏治”浅析
青梨
从冬病夏治论三伏贴之刍议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