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教学机智收获精彩课堂

2016-09-29郭晓红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精彩课堂

郭晓红

【关键词】教学机智 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A-0027-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课堂表现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这种生机和活力是教学艺术的本真,是“纯粹”的、“自然”的教学之美。但是,教师们在努力构建“真实自然”的课堂教学时,普遍存在着“两怕”的共性问题:一怕“预设”小于“生成”;二怕课上“突发事件”的处理。事实上,在一些公开课、评优课等重大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失败,往往是因为对课上的“意外”处理失当。当然也有些教师的成功,是因为巧妙地处理好了课堂的“节外生枝”。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所言,“一个教师如果缺乏教育机智,他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也永远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可见,做“好教师”就要具备过硬的教学机智,这也是新课程的需要,是人本主义的需要,是课改走向成功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处理好课上的“意外”,使课堂在“意外”中生成意外的精彩呢?在辽宁省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策略研究与实践》中,笔者与研究教师们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了一些运用教学机智收获精彩课堂的成功案例,以此见证教学机智对课堂教学这门艺术的深远影响。

何谓教学机智?对于这个概念,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即“能力说”“实践说”和“艺术说”。笔者认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为适应教学的需要,不断积累起来的对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变”,做出快速、恰当、正确的反应,并能灵活自如、随机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行为能力,它是一种创造力,更是教师通过实践升华而成的教学智慧。诚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意外事件的处理是有一定规律和方法的,以下,笔者试从教学案例中归纳几种规律和方法。

一、将错就错,巧妙施教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因种种原因常常会出现小失误。一旦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保持冷静,不要急于改错,有时将错就错还能出现奇迹,生成别样精彩的课堂。比如,我校有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公开课上,由于紧张把“干燥”写成了“干躁”。一名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写错了,‘干燥的‘燥是‘火字旁。”其他同学也喊起来:“对,那是‘急躁的‘躁……”骚动的课堂让教师有些局促,但很快教师就平静下来。教师神情自若地说:“我要表扬这位同学,他看得很仔细。平时在书写时,有不少同学会和老师犯同样的错误。”教师接着问:“你们知道‘干燥的‘燥字为什么是‘火字旁吗?”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缺水才干燥呀。教师点点头:“对,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相信同学们以后不会和老师一样犯同样的错误啦!”同学们都笑了。就这样,这位年轻的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地化解了一场课堂危机,既挽回了“面子”,也使教学在将错就错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因势利导,适时引发

随着阅历的增加,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见识也越来越广。课堂上,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和见解还会使教师感觉到措手不及,一时不知如何解答,对此,教师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能含糊敷衍,而是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课题组有位教师在教学《武松打虎》一课,讲到“武松打虎”的动作描写时问道:“你们从这些动作中体会到了什么?”很多学生纷纷表达出对武松的敬仰和崇拜之情,都说武松是一位了不起的打虎英雄。但有一名同学却提出不同的观点:“武松很残忍,他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学生的见解与教师的预设,也与文本意图背道而驰,更是教师始料未及的。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想出很多解决老虎害人的办法,针对老虎伤武松也议出了不少脱险但不打死“大虫”的妙计。可见,当学生与课本、教师存在不同观点时,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或批评,而是因势利导,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留着悬念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打虎”观点打破了唯教材观、以教参为准的狭隘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教学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三、尊重个性,保护自尊

爱表达是一年级学生的最大优点,一些学习成绩稍落后的学生同样有着自我表达的欲望,但很多时候教师并不相信他们,也不愿意在他们身上浪费宝贵的时间。教师如果能多关注这样的学生,同样能够收获精彩的课堂。课题组一位教师在讲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课文《春雨的颜色》时,问道:“你们知道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学生们根据课文里小动物们的回答,说出了春雨是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黄色的。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小男孩突然站起来,指着同学们大声说:“你们被骗了,春雨是没有颜色的,哈哈!”一阵笑声打断了教学的进程,其他同学也不示弱,争辩说课文就是那么写的。在一场争吵即将上演时,教师走到小男孩身边,摸着他的头说:“你说我们被骗了,是怎么回事?”小男孩眨眨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课文把你们骗了,雨水是透明的,根本没有颜色。”教师继续追问:“那课文为什么这样写,你知道吗?”他挠挠头,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教师没有放弃而是让他读读课文,想一想再回答。过了一会儿,小男孩惊喜地说:“我知道了,春雨落在桃花上,桃花是红的,看上去春雨就是红的了……”由于教师以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自尊为准则,不断地引导学困生深入地读书,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才有了课上精彩的瞬间,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方法。

四、幽默纠错,组织课堂

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认为,“幽默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友好,轻松,开诚布公,相互体谅的气氛的奇妙策略,幽默感是有益于重建和平衡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力量,幽默的机智能创造新的可能”。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好玩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在一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教学新词语,有一名女生可能觉得没意思,也坐不住了,就自顾自地玩起来,时不时发出“咯咯”的声响。讲课教师急中生智,整整衣襟说:“xxx,你看老师今天穿的这件衣服漂亮吗?”女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漂亮。”“老师漂亮吗?”漂亮。”“那就向老师这儿看。”在学生一阵阵笑声中,课堂很快地步入了正常的教学,女生也听得格外认真。教师在课堂上批评不注意听讲的同学,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若不予理睬又会助长学生开小差的坏习惯,甚至影响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幽默法组织课堂纪律,让做小动作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这位教师面对学生搞小动作的行为予以幽默纠错,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课堂井然有序,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良好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门独到的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而教学机智又是教学智慧的创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笔者将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使教学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到常态性,收获更多精彩的课堂。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精彩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