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婴宁

2016-09-28王子嘉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婴宁聊斋聊斋志异

王子嘉

【摘 要】《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狐女形象,其中亦人亦狐的婴宁,清丽脱俗、以笑示人,艺术形象完整,颇具特色。婴宁寄寓着蒲松龄先生的人性理想,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指称意义,也让人解读到了作品隐含的批判力量。本文就这一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聊斋;狐女;婴宁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253-01

一、《婴宁》大致剧情

上元佳节,书生王子服偶遇佳人,见其遗花地上,便捡起藏于袖中,归家后相思成疾。表兄吴生为缓解其相思之苦,打诳语说女子是他表妹,家住西南三十里外的山里。王子服求成心切,一人入山寻找,果然寻到佳人,不想竟是自己的亲姨妹,名字叫婴宁。婴宁本为人狐结合所生,跟随鬼母长大,全然不知人间礼数,嬉笑憨纯无比。当子服向其示爱求寝时,她竟然以“不惯与生人睡”作答,并把此事全然告诉鬼母。

后来,婴宁与子服一起归家。在得知婴宁来历后,吴生与王母都起了疑心,但见她容貌绝代,整日爱花成痴,疯笑不已,就暂时放下防备,让她与子服成亲。婚后,婴宁善做女红、恪守妇道,使得府里上下一片和谐,只是她依旧我行我素,依照心性行事,巧设妙计惩治了邻居家试图调戏自己的浪荡子,却由此差点害夫家缠上官司,被王母严厉斥责。婴宁从此保证矢不复笑,再无憨态。一天夜里,婴宁向王子服哭诉身世,请求他为鬼母迁葬,以报其养育之恩,子服欣然答应,自此每逢寒食节必上香祭拜。后逾几年婴宁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则笑,颇有其母之风。

二、婴宁的“狐性”

王生母亲有一个姐姐嫁到姓秦的家里,不久便过世了,她去世后,王生姨丈一人过活,结果被狐狸迷惑,得了痨病死去。狐狸与他生了个女儿就是婴宁。碍于自己的身份,婴宁从小被鬼母收留,并抚养长大。其性情出于自然,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普通女子不同,婴宁不爱锦罗绸缎、名贵首饰,反而钟情于花花草草。嫁入王生家后,婴宁在府上种满了花花草草,甚至连茅厕也不放过。此外,她无视繁文缛节,在见到心爱之人时,并无羞涩娇嗔,而是含笑留情;在行新妇礼之时,并不规矩,而是笑得前仰后合。再者,婴宁依自己心性行事,爱憎分明。面对邻居的欺凌和调戏,她不畏强暴,设计将其置于死地,大快人心。这些都是婴宁有别于传统意义上古代良家妇女形象的例子,是其“狐性”的体现。

三、婴宁的“人性”

即便如此,在某种层面上,婴宁又可以说是一位贤良淑德的传统妇女的代表。嫁给王子服后,婴宁擅长做女红,而且精美绝伦;她关爱丈夫,恪守妇道,对房事守口如瓶;她孝敬婆婆,常常舒缓其怒气,并对奴婢下人一视同仁。此外,她懂得节制,通晓人情,在自己任性妄为,差点害得夫家惹上官司时,毅然决然改变本性,不再发笑。婴宁的转变是令人心疼与惋惜的,这也是蒲松龄内心矛盾冲突的体现。世情往往残酷,婴宁尚不能逃脱,何况凡人?

四、婴宁的“情感世界”

婴宁与王子服的相遇、相知、相爱、相守,从文章线索上推敲,就像是一个步步深陷的迷局。先是蓄意遗花地上,后引导其深山寻芳踪,再协同归家、喜结良缘,最后得其信任、袒露心声。这一切看似是无心之举,实则却是精心安排,有意为之。前文中提到,婴宁把求寝一事当面告知鬼母,使得王子服害羞窘迫,不知所措。细想来,鬼母与王生问话时已经交代,鬼母耳聋听不清楚,也就是说,婴宁只是随口一句话,并不是认真的,她旨在逗弄,与王子服开玩笑罢了。聪明狡黠如她,虽是带着某种目的接近王子服,却也实实在在付出了真心。

五、婴宁的“孝心”

《韩非子·六反》中记载:“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这说明溺杀女婴现象在当时就已流行了。到了清代,统治者对溺杀女婴的犯罪性质已有所认识,康熙帝就曾下令禁止抛弃婴儿。但是,这种现象仍屡禁不止。蒲松龄先生对此也是深恶痛绝的。婴宁在请求王子服助其葬母时曾说,子服若不嫌麻烦和花钱,能让长眠于地下之人消除了不能团聚的哀怨悲痛,也许就能使养了女儿的人不再忍心淹死或丢弃了。在她身上所体现的知恩图报、不忘本心,是一种“女儿当自强”的心理,也是一种“养儿防老”的朴素孝心。

鲁迅先生曾评价《聊斋》里的狐精“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她们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身处其中的婴宁,清丽脱俗、以笑示人,艺术形象完整,颇具特色。她寄寓着蒲松龄先生的人性理想,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指称意义,也让我们解读到了作品隐含的批判力量。蒲松龄一生艰难,在落魄和孤寂中体验到了生命的痛苦。他深切同情女性,对妇女的命运表示出真诚的关怀,也为女性寻找到了一条最完美的道路,即“婴宁式”的道路:有婆婆和丈夫疼爱,又生了一个“大有母风”的儿子,一切都很美满。婴宁无疑是蒲松龄塑造的一颗夺目明珠,一个最理想的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王红丽.痴人笑语奇女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婴宁聊斋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假天真抑或真性情——婴宁形象之我见
读破聊斋
成长的宿命
——对《婴宁》的另一种解读
婴宁之美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浅析婴宁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