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瑶挑花的艺术特质

2016-09-28○王

文艺评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花瑶挑花瑶族

○王 娟 陈 杨

花瑶挑花的艺术特质

○王 娟 陈 杨

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西北部的虎形山瑶族地区,位于海拔1300米高的雪峰山麓东北部,有一支古老的瑶族部落,因其女子着装艳丽而被人称为“花瑶”。花瑶挑花艺术既是花瑶人认知世界和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又是记载和传承花瑶文化的重要物质文化载体,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特色。花瑶挑花是瑶家传女不传男的独特手工艺。花瑶姑娘自幼就在母亲的口传身授下继承挑花技艺,制作服饰。她们以靛蓝色土布为载体,用挑花针通过数针法,将白色或彩色纱线挑入其中,凭借常年累月的不断训练、积累以及审美的思考,最终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花瑶姑娘随手飞针走线刺绣花瑶服饰的绝活,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瑶挑花取材广泛、构思奇妙、图案别致、工艺独特,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珍贵的文化价值。

一、花瑶挑花的取材来源

花瑶挑花题材广泛而丰富,主要可以概括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民俗生活、古老传说等。花瑶姑娘用双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悟、所想绘制下来,倾注一生的心血,并将其传袭于子孙,发扬光大。当触碰到这些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挑花图案时,仿佛透过指尖可以窥探到一个童话般色彩的桃园仙境,仿佛可以切身感受到花瑶人民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崇尚。

(一)飞禽走兽的描述

花瑶挑花作品区别于其他民间挑花题材,尤其钟爱大胆粗犷地表现飞禽走兽。花瑶族人深入茂林深山,经常与飞禽走兽为伍作伴,因而动物身上所独有的特质通过花瑶姑娘灵巧的双手刻画在靛蓝色织布上。在这些花瑶挑花作品中,动物主体经常会被有意的夸张放大,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主要以蛇、龙、鸟、鱼、虎、狮等题材最为常见。以蛇为题材的挑花作品有:《双蛇比势》《双蛇相交》《群蛇乱舞》等,来表现花瑶人对蛇神的图腾信仰。以虎为题材的挑花作品有《对虎图》《虎啸山林》等,常用于表现老虎的威武勇猛或是护子情深。

(二)民俗生活的记载

虎形山上的花瑶之所以神秘,不仅因为地处偏远的雪峰山脉的高寒地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花瑶族人没有语言文字,民俗文化的传承只能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传袭。所幸的是,花瑶姑娘手中的挑花成为了承袭和记载这些古老习俗最重要的物质文化载体。现在,花瑶挑花作品不再作为个人“隐私”而封存,逐渐开放展现于世界,我们才得以知晓花瑶寨子所承袭延续的古老民俗:独具特色的婚嫁风俗,古老朴实的丧葬仪式,悠扬清亮的山歌对唱,虔诚敬畏的自然崇拜。例如,花瑶的婚俗怪诞而又极富情致,媒人都是男人,称“媒公”。婚礼中的“拦门酒”“媒公打伞”“打泥巴”“打蹈(就是顿屁股)”令人大饱眼福。①花瑶挑花当中的诸多题材就记载和描述了这些民俗生活场景盛况,独具人文特色。

(三)美好愿景的表达

瑶族人长期在战乱中成长,饱受官府欺压和社会歧视,经历了无数艰难的战争,因而本民族人丁兴旺、和谐安康是花瑶人最大的愿景。通过借助这些形象,生动而准确地表达人们所祈求的美好愿望,形成了人们的观念、意愿和理想的象征符号。②

花瑶挑花传承人奉堂妹有一幅酷似儿童简笔画形式的挑花作品。整幅作品充满了各种各样形象简练的动物,仔细辨认有鹿、青蛙、狮子、山羊、老鼠、蝗虫、蝴蝶、狗以及蜜蜂。当问及将这些动物放置一起的原因时,奉堂妹的回答风趣又凝练:这些动物在一起不会打架。画面当中的动物形态打破了现实世界中的个体的真实大小与空间位置,通过夸张戏剧性的方式将它们和谐地糅合在画面中。这幅作品中,鹿象征长寿,青蛙的寓意是风调雨顺,山羊是敬畏神明,狮子是勇猛精进,老鼠是子孙满堂,蜜蜂是勤劳苦干,狗是正直忠诚,蝗虫是衣食无忧,蝴蝶是爱美之心。当这些富有寓意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时,挑花作者心中的美好愿景便跃然而出,显得比任何语言文字都更加富有感染力。

花瑶挑花艺术是花瑶人所见、所闻、所感的高度浓缩,无论是飞禽走兽、民俗活动,还是美好意愿无不具有厚重的力度和古拙的沧桑感。

二、花瑶挑花的形式构成

一幅花瑶挑花作品平均约有二十-三十万针,完成一幅挑花作品历时几个月到半年不等。一幅挑花作品需要先构思其主体图形,接着无需打板画样,直接在挑花布上完成主体图形轮廓部分的挑花。然后,利用多样化的填充图形将主体轮廓填满。最后使用连接图形将整个挑花图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挑花图案多是规则化、秩序化的几何图形。这种秩序化的几何图形无不是常年累月的去雕琢还真本,一点一点做减法所得,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分析、归纳后,对复杂物象进行典型化、秩序化的变化提炼、删繁就简形成的,从而提高了视觉冲击力、识别力”③。

(一)自由随性的主体图形

主体图形的样式是挑花姑娘从儿时就经过上一辈的言传身教和无数的练习日积月累而成。在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之后便能够熟练的将自然形态转化为自己的构图需要。它摒弃了自然对象的客观规律,大胆随性而为,合理巧妙的构建形态,安排画面。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使人产生既是这种事物,又是另外一种事物的幻象,从而表现出丰富的联想和神奇迷幻的艺术魅力。④主体图形的勾勒是完全自由随性的,它并不注重现实自然中的时空规律,突出的是高度浓缩的形态和鲜明夸张的动作,寥寥数笔就迸发出耐人寻味的非凡意趣。正是这看似稚拙质朴的表达手法,却能营造出粗犷豪放、充满活力的独特感受。

(二)丰富多样的填充图形

填充图形是非常多样化的,主要的填充依据来自于题材的选择和挑花作者的个性化创作思路。有时候会使用蜿蜒曲折的线条来加强飞禽走兽的动感;有时候会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现事物应有的质感;有时候会使用特定格式的纹样来展现其寓意。填充图形虽然多样,但也有其特定的规律可循。

例如“杯干约”属圆形放射状的图案,中间为四角的十字符,放射出八角负形,再二次放射变成16片花瓣,造型上异常巧妙。这种呈倍数放射的杯干约图案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象征。“八角星纹”据说是瑶族盘王印的象征,也有学者认为八角星纹是来自于对莲花曼陀罗文化的崇拜。这种纹饰被常用作飞禽走兽的填充图形当中,并经常“与卐字纹”一起组合使用。卐字纹据考证是八角星纹的简化版纹饰,代表了一年四季的动态过程,即阴阳四时的变换。也有人认为卐字纹其实是十字符号的变体。总之,卐字纹作为一种古老的符号代表着永恒不变、万世长存的吉祥寓意。还有“铜钱纹”也是在填充图案当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种纹样,最简单的铜钱纹结构是外圆内方。外圆代表高远的天穹,内方寓意广袤的大地,合二为一就是天圆地方的象征。

(三)点睛之笔的连接图形

连接图形使整个图案画面更加美观、饱满,从而加强装饰性效果。它们有时会是短促曲折的线条来表现动荡不安的氛围,有时会是以植物纹样覆盖,有时会是简化版的飞禽走兽用作参照,有时会是典型的吉祥纹样来呈现。虽然连接图形在形式上并不固定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连接图形就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完成的。连接图形要求挑花女在有限的空间中塑造准确、恰当的图形形象作为整幅挑花作品的点睛之笔。因此,一个挑花技艺高超的挑花人对连接图形的处理是要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既要衬托主体图形的寓意,又要使画面完满丰富,还要让连接图形清晰可辨。

花瑶姑娘似乎将手中的针线赋予了生命,将飞禽走兽的动感,神情形态的捕捉,高低起伏的韵律,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正是这种朴实率真、浪漫洒脱的表达,将花瑶人的个性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花瑶挑花的图形寓意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⑤象征符号是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视觉方式。自久远的年代以来,人们将内心的情感与故事寄予于视觉符号当中,约定俗成最终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带有古老寓意的图形符号。

(一)古树崇拜

花瑶人以古树为荣,认为古石古树都是神灵的化身庇佑着花瑶族人。在与挑花传人的对话当中我们了解到花瑶族人对于植物,尤其是树,抱有极其深沉的敬畏之心。在崇木凼等地的一些古树树枝参天,根系大地,展现出无穷的力量与生命力。因此,在当地也有句俗语:古树林中必有瑶居;瑶居之处必有古树。这同世界上其他地区对生命树顶礼膜拜颇为相似。两河流域、罗马尼亚、爱沙尼亚等中亚和欧洲地区的民间纹饰当中都能找到形式感上与花瑶挑花极为近似的树纹样。这种图案通常将树纹样设计在图案正中,左右两端辅有动物相向或相背对称配对存在,或是鸟类,或是狮虎等猛兽。花瑶人的民间文化同其他地区的文化一样,对待生命都抱有敬畏之心。正如黑格尔所言,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应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⑥

(二)趋吉避凶

瑶族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迁徙性。⑦据传雪峰山的花瑶祖先为历史上涿鹿战败后的蚩尤部族,在经过几千年的迁徙后,历经浙闽、江西、云贵、湖南一路南下迁徙至雪峰山上。这使得花瑶族人从骨子当中就带有逃脱厄运,向往和平安定的情结(花瑶民俗节日当中最重要的“讨念拜”节和“讨寮皈”节,均蕴含了趋吉避凶的意义)。

花瑶挑花当中的许多图案都是带有趋吉避凶意义的符号。在以虎、狮、比势蛇为题材的挑花作品当中,飞禽走兽通常怒目圆睁,露齿吐舌。例如《对虎图》中的老虎形象,双眼圆睁,眼珠似乎欲夺眶而出;嘴角向下咧开,獠牙毕现,面目狰狞恐怖;身体和尾巴上的毛发直立,严阵以待。《比势蛇》中的蛇形象同样使人感受到这种狰狞形象带来的不安感。花瑶人相信,这种让人害怕的符号,同样也会让邪恶的事物感到恐惧,从而达到庇护的作用。同样具有趋吉避凶寓意的象征符号还有杯干约、比归子(桃子)、打子花、卐字纹、十字纹、寿字纹等等,这些符号将事物“生命化”,赋予其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力量。因此,在任何需要保护的东西上刻画出能起到恐吓作用的特征以求庇护是非常合乎情理的。⑧花瑶人将满是挑花的筒裙时时穿在身上正是为了起到趋吉避凶的作用。

(三)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人类最古老而悠久的一种崇拜文化,它产生于原始社会人类对于自身生产的迫切需要。⑨在古代以母系氏族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中,有关生殖崇拜图腾的传说与记载并不鲜见。在花瑶挑花图案中经常出现双鱼、对鱼的图形,蕴含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生殖崇拜观念。据考证,这是由于对鱼的轮廓源自女阴的形状,并且鱼类繁殖能力很强,自古便有鱼腹多子的说法源自古老的女阴崇拜行为。

除了女阴崇拜外,挑花作品以蛇为题材象征男根崇拜的作品是极其丰富的。在比势蛇、交尾蛇、群蛇共舞等形象中,或者以蛇的抽象几何形态,或者以蛇的自然形态出现在挑花姑娘的筒裙上。蛇之所以作为男根崇拜的象征,其一,蛇的形态与男根形状相似;其二,民俗中习惯以蛇作为多子多产的代表(例如:蛇鼠一窝)。又如《双蛇比势》当中,双蛇的图形总是伴随着双鱼图形同时存在,双蛇为了身后的对鱼,展现出凶猛强有力的野性,充分揭示了花瑶文化当中对于子孙繁衍的迫切需求。

综上所述,花瑶挑花是花瑶人浪漫情怀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它的题材源于生活,真实质朴;形式古拙粗犷、生动夸张;内涵丰富深刻,富于想象。虽然挑花姑娘们并未受过专业美术教育,也不懂得三大构成理论,但日积月累的实践探索使得她们对于纹样形式的运用以及对造型的把控都展现出超凡独到的理解。

四、花瑶挑花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花瑶挑花以其高度浓缩的艺术造型,天真质朴的表达方式在众多挑花艺术独树一帜,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将会为设计师提供崭新的设计视角和设计思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是花瑶挑花充满丰富寓意的象征图形。花瑶挑花的图形中不仅蕴含着花瑶人祖祖辈辈至上而下传承的历史信仰,同时也是挑花艺人自身思想和情感的抒发。我们可以借鉴花瑶挑花艺术当中某些蕴含中国传统意义的象征图形进行解构、重构、再创新,将中国传统的形式美与现代设计的要求进行充分的糅合,进而体现出传统文化的设计魅力。

其次,是花瑶挑花全方位时空的构图形式。花瑶挑花的构图形式是看似朴素稚拙,实则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在天马行空中营造出无限意趣。这种富有浪漫活力和旺盛生命的表现形式,值得我们在现代图形设计、编排设计中加以借鉴。

第三,是花瑶挑花所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花瑶挑花具有依旧采用天然的粗布质地,纯手工织染等特点,充分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传统质感与工艺特色。整个挑花作品以靛蓝布为底,由米白图案覆盖,再由五彩布裹边装饰,对比强烈,主次鲜明。我们可以在传统产品设计、土特产包装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当中,融入民间的手工质感,从而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结语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已经日益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设计源泉。花瑶挑花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夸张明快的视觉造型值得现代设计学习、借鉴,其丰富饱满的浪漫情怀、哲学理念也可以赋予现代设计独特的创作魅力。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①老后《神秘的花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9-14页。

②刘朝晖《黄梅挑花与花瑶挑花的艺术特色》[J],《装饰》,2011年第4期,第71页。

③李天智《试论中国吉祥图案的象征性》[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第44页。

④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⑤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期,第633页。

⑥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页。

⑦徐祖祥《瑶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⑧贡布里希《秩序感》[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⑨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第131页。

猜你喜欢

花瑶挑花瑶族
瑶族织锦
花瑶喜事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羌族挑花与黄梅挑花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
花瑶纱衣落谁家
母猪小挑花手术要点
隆回花瑶特色民族艺术的数字化传播与推广
渔歌子
花瑶挑花服饰结构及其技艺变迁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