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阳开门办公8年后……

2016-09-25王义正

清风 2016年2期
关键词:信箱县长办公

文/图_本刊记者 王义正

桂阳开门办公8年后……

文/图_本刊记者 王义正

2006年3月29日,时任湖南桂阳县委书记的吴章钧在自己的住所被劫遇刺。事后官方发布的消息称,3名男子在对吴章钧的住所进行了约20天的踩点后,试图抢劫财物时被发现,刺伤了吴章钧。正是这一年,李向阳从郴州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局长位置调任桂阳县县长。2007年3月,李向阳任县委书记。李向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在刚到桂阳上任时,有人建议他晚上最好不要出门,住宿也最好住在部队里。而李向阳认为,“县领导连门都不敢出,那还了得!”

新任的县委书记李向阳没有因“危言耸听”而却步,他召集县委主要领导开会,提出开门办公,要敞开大门让老百姓说事,否则矛盾会越积越多。一时间,桂阳政风、官风、民风都为之一变。在那个全国一些地方还处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的年代,桂阳县的做法显得与众不同,随之而来的是诸多媒体的观察和报道,对于桂阳县的这一做法予以肯定和称赞。

据悉,2014年春节后,县委书记李向阳调离了桂阳,就任于郴州市人大常委会。那么,开门办公八年后的桂阳与其他地方是否有什么不同?在一些地方人走政息的社会惯性下,换了县委书记的桂阳是否还在开门办公呢?

门是不是关上了?

2015年11月30日,本刊记者以市民身份来到桂阳县的“四大院”(桂阳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在同一栋楼里办公)。记者看到一位老人拄着一根竹竿,斜挎着一个黄色帆布袋子走进了“四大院”的办公楼里。大楼装有门禁,门口也有数名保安,但对老人的举动似乎习以为常,没有询问,也没有阻拦。

记者后来得知,这位老人姓曹,是一位老“上访户”。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老人每个星期都来,有时候会找领导,有时候只是为了在楼里走一圈,然后就回去了。而县委县政府的多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这栋楼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老曹”,对“老曹”来说,“逛”政府就跟“逛”超市一样,似乎已经成为他的一种兴趣和习惯。

在之前的一些媒体报道中,来“四大院”中找领导的群众很多,县领导甚至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但当天除了“老曹”外,记者在楼内却并未见到如媒体所描述的群众熙熙攘攘的场景。

第二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四大院”门口时,正好遇到了方圆镇的村民许某等一行十余人到“四大院”上访。他们对村委会的财务问题存在疑问,希望县纪委对村委会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并督促村委会进行公示。然而,他们并未能顺利进入“四大院”,门口的保安拦下了他们。记者了解到情况后拨通了县纪委一位领导的电话,并把相关情况予以转达,大约10分钟后,该纪委领导和信访局长到了楼下。

信访局长告诉上访的村民,目前的上访与以往略有不同,以前是到这栋楼,现在需要到接待室登记后去与“四大院”一路之隔的信访局上访,那里有人专门负责接访工作。而一位保安在交谈中告诉记者:“来的人太多了,一下来了十几个。”

对于这种“进不去”的情况,有市民提出了质疑,觉得现在的桂阳已经不再开门办公了,装了门禁就意味着门关上了。记者致电一位曾就职于桂阳县政府的老领导,当问及开门办公问题时,该老领导直截了当地说,“他们现在已经没那么搞(开门办公)了呀。”当然,也有市民对县政府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

对于“四大院”装上门禁这一问题,县委宣传部一位姓欧阳的副部长告诉记者:“李(向阳)书记调走之后,新任县委书记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制度。开门办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将制度进行完善。毕竟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嘛。”

桂阳县某局一位正科级干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开门办公(群众可以任意进入‘四大院’找领导),有利也有弊,利的方面就是跟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群众在与政府交流的时候更加顺畅。2007年前后,正是上访的高峰期,是向法治社会转型的阵痛期,这样做及时地化解了民怨,疏通了民意,赢得了群众对我们的认可和肯定。但另一方面,确实对政府机关的日常工作会造成影响,大楼里整天人来人往,吵吵闹闹,有些不太合适。”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开门办公的要求,每位县领导都要公布自己的私人电话。很多领导都曾半夜三更接到过电话,对于他们的私人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桂阳县某局的一位副局长向本刊记者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一次晚上9点了,他突然接到电话,对方说:“小刘啊,明天我要到你这来看看。”这让他有些疑惑,怀疑明天会有领导来检查工作,但声音又很陌生。于是让办公室主任查一查,可是并没有记录。第二天他一大早就到办公室,等候“领导”的到来,可直到下班也没有人来。最后才知道是一个市民醉酒后的恶作剧。

虽然桂阳县推行开门办公,给部分官员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是在采访中大家对这一政策都表示支持和肯定。“方便了老百姓办事,拉近了我们和群众间的距离,为老百姓解决了问题也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成就感。”桂阳县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的周柏平在接受采访时说。

但是“四大院”装了门禁却是不争的事实,难道桂阳县不再开门办公了吗?

开了另一道“门”

在采访中有市民告诉本刊记者,有时候遇到一些问题,他们不会再去“四大院”上访了,因为有了更方便的途径。在桂阳县推出开门办公后不久,县政府的另一个项目就“上马”了。2009年10月,由桂阳县政府办公室负责的县长信箱和县长公开电话正式对群众服务。群众要反映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在县长信箱留言,或者直接拨打县长公开电话,县长办公室会责成涉事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做出答复。市民则根据答复内容,给出满意度评价。

“这个机制类似于淘宝,群众可以给好评或者差评,一方面让群众感觉到自己的问题得到了重视,另一方也使得涉事单位不敢忽悠群众。”桂阳县政府办副主任朱元平告诉记者,县长信箱自开通以来非常受群众欢迎,以前一些事要来政府办的,现在坐在家里打个电话、敲敲键盘就解决了。

2015年11月19日,家住桂阳县太和镇长乐村的曹某在县长信箱留言,2014年该村在桂阳县烟草办的支持下进行了基本农田改造,但在改造过程中存在整改不到位、工程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原本是想方便农业生产,现在反而妨碍了农业生产。曹某向县烟草办反映了情况,但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曹某于是向县长信箱反映了该问题,2015年11月25日,县烟草办就在曹某留言的下方给出了回复,并表示会在11月结束之前妥善处理此事。2015年11月30日,曹某再次登录县长信箱,给出了对处理结果满意的评价。据统计,截止2016年1月份,桂阳县长信箱已受理超过2500份邮件。

当然,也有群众评价不满意的情况。“首先,我们是要求要件件有回复。能否处理到令群众满意是一回事,政府回不回复是另一回事,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态度得先摆正。”县长公开电话办公室朱志新说。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虽然件件有回复,但如果大多数处理结果都不能让群众满意,这样的回复是否显得过于苍白?

“如何保证事情处理得合乎法纪、合乎情理,贴近群众的诉求,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县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的邓先志告诉本刊记者,他们目前没有太多的刚性措施,一种方法是打电话或者发文督促,另一种就是每月有一份统计表公示。

县长公开电话办公室每个月都会统计县长信箱和县长公开电话的工作情况,每月10日将统计结果列表分析点评后报呈县领导,然后转发各单位。“这就跟‘黑板报’一样,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邓先志告诉记者,这种一定范围内的公示,是一种软制度,一个单位对待群众的态度怎么样,大家都看得见。此外,他们还有硬制度,那就是严格根据数据统计,每个月排名最后的会被点名。“如果连续几个月都排名垫底,那麻烦就大了。”邓先志笑着说。每月的统计表都会送发县纪委,而桂阳县纪委则把其作为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一项考核指标。

“一定程度上来讲,县长信箱和县长公开电话是开门办公理念上的一种延伸。”邓先志告诉记者,开门办公的宗旨是为群众解决问题,而县长信箱和县长公开电话正是在做这件事,只是平台不一样,手法不一样。

桂阳县一位个体老板曾因住宅附近的卫生问题拨打县长公开电话,很快环卫局做出了处理。但他表示:“无论县长信箱还是县长公开电话,多是处理一些生活琐事很有效,涉及官员腐败、涉及法律纠纷的事情,这个平台就有点吃力了。”

对此,县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给出的答复是,因为涉及官员违纪违法的举报和涉及法律纠纷的事情处理周期相对要长一些,相比那些很快能做出处理的事情而言,给人感觉有些拖沓。而桂阳县纪委则表示,他们曾根据县长信箱和县长公开电话的举报查处过违纪官员。

“这个平台虽然很方便,但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该上访的还是得上访。”该个体老板告诉本刊记者。

桂阳县信访局内的上访群众和接访干部

八年来的影响

2015年12月2日,本刊记者来到桂阳县信访局,当天正好有一位负责农业方面的副县长接访。不久,该县黄沙坪镇的几位村民就冒雨来到了桂阳县信访局,反映当地的一处矿厂开采导致当地多户居民房屋地基下沉,矿厂在县政府的协调下与村民达成了搬迁协议,但搬迁补偿款目前还没到位,几位村民到此希望县领导出面督促矿厂方面打款。而在县领导中,对这一情况比较了解的,这位副县长正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这些群众能如此精准地找到他们想要找的领导?桂阳县信访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我们这里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会有一位县领导在这里接访,县里的副处级以上干部排有一个值班表的,在接访前一天晚上,我们当地的电视台就会公示明天谁接访,主管哪些方面。群众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什么时候去找哪位领导。”信访局的一位领导告诉记者,一般县委常委在这里负责接访的时候人最多,老百姓觉得他们说话管用,平时人比较少。“现在上访的比前几年少很多了。”

对于黄沙坪镇村民的问题,该副县长没有马上表态,因为该矿是某央企的下属单位,县一级的政府只能与其协调和沟通,但他向村民保证县政府一定以群众利益为重。在上访群众和接访领导的交流过中,一问一答有条不紊,没有出现语言上的冲突。记者在信访局观察了近3个小时,一共来了3批上访群众,无论是副县长还是信访局的工作人员都十分客气,而群众也能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在听完接访领导的解释和答复后,群众基本表示愿意等待政府处理。

“八年的开门办公怎么会没有一点影响?”桂阳县东升法律服务所刘锦武律师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这八年来桂阳县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群众对政府更熟悉,政府对群众更尊重。

“开门办公让群众可以随意出入政府,这让群众以前对政府的那种‘神秘感’淡了。对政府更了解,就会少很多误会。”刘锦武告诉本刊记者,以前,一些群众一遇到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政府,其实很多事并不在政府的管辖范围内,或者说不用去找政府也能解决,比如民事纠纷。现在很多人了解了,转而寻求司法渠道解决,因为知道找政府最后也难免会回到这里。

“政府对群众更尊重,其实具体体现在政府对法律的尊重,因为群众跟政府之间的博弈只能通过法律。才能得到解决”刘锦武告诉本刊记者,他曾经就代理过老百姓告县政府的官司,而且还告赢了,最重要的是法院判决政府赔偿30万,县政府败诉后在很短时间内就把赔偿金拨付到位了。“这不多见吧,所以我觉得桂阳县的司法环境还是很好的,政府认法律,有问题就跟政府讲法,而且政府输了会认账,这是最难得的。”刘锦武告诉本刊记者。

“开门办公在桂阳已经‘走’了8年,继李向阳书记之后县委书记也已换过两任,开门办公虽然换了一种形式,但仍在坚持,也会继续坚持。”桂阳县委宣传部欧阳部长告诉本刊记者。

然而,一位接受采访的桂阳县老干部却表示,设置门禁虽然并未影响开门办公性质,但是否仍有将群众拒之门外之嫌呢?这在他心中始终是个疙瘩。

猜你喜欢

信箱县长办公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县长干过啥
县长的“架子”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特惠购
华医生信箱
县长的问题
陪县长喝酒
广场办公
开心一哥信箱
K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