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6-09-22冯殿鑫

考试周刊 2016年66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

冯殿鑫

摘 要: 当前的教育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更新迅速,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更突出学生的发展,开始关注学情的变化。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所以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学习贵在自觉和自知,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好,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为重要。作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探究了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希望促进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实现学生的可持续进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生发展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效果 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讲授什么内容,采取何种方式都是教师自己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照顾到自己,沉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和学情的考虑较少。小学生天性贪耍,注意力很难集中,并且学习习惯多数是被动式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采取高压政策,强制性地促使学生学习,这种情况下,往往小学生是迫于教师的权威或者恐吓学习的,往往是被动的、消极的。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发展,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时候,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教师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实践证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激发,为此教师要摆正心态,关心爱护学生,面对学生的时候拥有愉快的心情,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急不得。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变化优化教学过程,搞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巧用教学留白,布置相应的课堂作业等,慢慢地让学生坐下来、坐得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欲望,引导学生爱上数学课,爱解数学问题,那么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会喜欢上数学课,自然面对数学学习的时候就会静下心来,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情境教学,创设既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我构建了师生计算比赛的情境:(1)564×47+52×564,(2)97×199+97。因为学生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解题速度较慢,并且正确率不高,而教师不需要动笔,直接口算就能解决问题,学生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对教师是非常敬佩,同时也感觉到好奇和困惑。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和观察是可以发现规律所在的,这就需要善于总结和学习,那么学生为了响应教师的号召,也会主动自觉地学习,坚持一段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源于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有质疑的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引导。学生有疑问就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在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难能可贵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的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建设,认为学好教材上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相应的考试问题就可以了。对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很少涉及,担心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或者没必要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因为考试的时候不会牵扯到这些知识,也考查不到这些能力。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小学生虽然受到学龄和年龄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他们拥有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拥有解决难题的渴望和意志,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定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妨从让学生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意味着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

四、学贵得法,与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除了知识上的习得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贵在方法的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习得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相关的学习思维和解题意识,因为方法与知识更重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第一个步骤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学知识中的关键字句、符号标记,并且理解题意,搞清楚数学理论或是数学公式的逻辑联系,这是基础。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多思多练,灵活利用数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还要一定的检测,以测试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进。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只关注老师,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采取哪种恐吓被动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长远发展。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学习的习惯和态度并不乐观,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关注学情变化,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到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母光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研究,2014(40).

[2]付卫国.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祖国教育版,2013(11).

[3]赵彩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