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指导,创新语文课堂

2016-09-22黄立新

考试周刊 2016年66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小学语文

黄立新

摘 要: 微课是新媒体下的一个产物,对于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考核方式的影响,仍然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微课内涵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微课引导,创新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微课指导 小学语文 学生主体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将教师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而展开的讲解进行录像,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一种网络课程资源。微课短小精悍,时间集中在10分钟之内,通过和缓的音乐背景、简洁的内容简洁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视觉感受,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微课教学比例低

微课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给学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比例相对偏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花费更长的时间准备微课视频,尤其是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需要进行微调就可以,微课教学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很多教师对微课教学不熟悉。微课教育绝不仅仅是录一个10分钟的视频那么简单,而是要寻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由理论支撑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的。微课视频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而且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和录像技术,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突破自我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微课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实践中已经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改革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教学,提倡以微课为引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小学语文的资源量是比较少的,原因是小学教师基本上需要每天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课余时间还需要备课,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微课设计。同时,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方法,也并没有针对微课进行完成的教学设计,使得微课呈现出孤立性和零散性。教师在简单实践微课视频后,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效果,并认为其实效性不强,很多老师的实践逐渐降低,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三)成绩导向的微课改革

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逐渐弱化学生的成绩,但是高考的影响下隐性的竞争仍然存在,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愈演愈烈。在目前的体制下,成绩好坏仍然是家长和社会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在不停地追求成绩,而微课教学改革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微课激发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成就更多的靠学生自己,掌握在学生手中,成绩的需求需要教师牢牢地把握一切,兴趣的激发没有作业更有直观性和可控制性,很多教师在微课的制作上呈现出形式化的特征,教师并没有从思想上认同微课改革的实效性,在学校文化中没有进行课程学习、课程讨论和课程探究的氛围。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微课导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学的开端,有效的导入是课程成功的一半。微课视频形式多样,集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这对于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创设情境,用新鲜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制作视频,冬季到来,雪花向下飘落,大树变白了,屋顶变白了,世界一片白茫茫的雪景,美丽的雪景图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紧接着雪地中出现了许多动物的脚印,脚印由远到近逐渐增多,然后出现了不同小动物的脚印,看到脚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视频中通过语言引导: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谁亲切地喊出它们。在学生的喊声中,视频中的小动物活蹦乱跳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并试着用文章中的语言进行表述,学生在视频中展开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在视频中逐渐开启对新内容的深入探讨。

(二)运用微课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

小学语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教材资源并不能满足小学生学习需要的所有教育资源,有时候为了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学中需要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补充,扩展课堂的内容,增加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和时间赛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借助微课视频展示了时间的多维理解角度,学生听过珍惜时间,听过时光隧道,但没有听过跟时间的赛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对时间的解读上,学生对新内容产生好奇心。在文章外祖母去世,自己的心情,以及对爸爸话的理解上,教师借助微课视频播放了冰心《匆匆》里的一段话:“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再一次加深学生对时间的感受,对两句话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用文章的语言进行表达,增加学生对文化情感的体验,时间飞逝而过,所有在时间里的事物就真的不会回来了,时间过去再也无法回来。这样分析,学生对文章核心内涵的理解更加透彻,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三)微课教学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而是要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以微课为引导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扩展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过程中,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学生理解内容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需要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圆明园最初的样子,设计的理念,以及在当时建筑史上的地位,圆明园现在的样子。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课前查找各种资料进行事先探索的,也是学生进行新知识构建的重要支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分类进行问题的查找,这就使课堂的小组展示更有效。同时,经过课程学习,学生了解到圆明园的很多文物都被运到了国外,学生对主要文物的去向产生兴趣,但是由于范围较大,教师利用微课视频提供支撑,向学生提供圆明园世界顶级的文物种类及被哪个国家抢去,然后由学生进行继续探讨;还有一些学生对同一时期其他地区的文物损失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这些都是学生走出课堂进行扩展学习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微课不仅是使用视频模式,而且是一种教学模式,提倡建立学生主体课堂,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微课的认识,受到教学评价等,呈现中低迷的现象。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和落实需要从备课、教学到课后扩展实现全方位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忠影.浅议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35:179.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小学语文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