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院校中文学教学方法初探

2016-09-22王雯倩

考试周刊 2016年66期
关键词:美术院校讲授文学

王雯倩

在注重人文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重要的一环,丰富年轻学生的生活,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如何沟通,如何发现美,如何表达思想感情,如何领悟人生真谛。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文学本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好伙伴,成为培养他们审美志趣,提高自身素养的利器,但如今文学课程却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设置。这种局面的产生困扰着教师,如何让学生重拾对文学的热爱,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高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成了老师们思索的课题。

一、美术院校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困境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重视专业课,忽视文学课。

美术院校的学生专业课课业负担较重,把大多数时间分配给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作品的创作,学生对待文学课程的态度普遍不积极,进而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在文学课堂上还在完成专业课的作业,或者干脆选择不听。

2.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接受程度不尽相同。

由于美术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参差不齐,对文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也产生差异。文学基础差的同学会不知所云,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对老师传授的知识点不感兴趣;文学基础很好的同学会厌倦教师教授的基础性知识,在课堂上觉得收获很少,进而失去对文学课程的耐心。

3.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导致文本忽略。

美术院校学生在面对文学课程时,心中不免产生种种疑问,比如,老师会如何教授课程?考试是否会像高考一样?课文需不需要背诵?考试主客观题的比例是多少?由于学生经历了高中语文的学习,对文学的理解依然与考试紧密相连,具有功利性,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或者从考试题型出发应付考试。这与大学开设文学课程的初衷是存在差异的。文学课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文学是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想的催化剂。在学习文学的时候,更应该回归文本,在赏析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提升对美的敏感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学生不愿意阅读原文,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这对文学的学习是毫无裨益的。文本忽略是文学学习的大忌,只有转变学习方法,从文本入手,才能真正理解文学的涵义,真正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二、教师课堂教学的应对策略

面对以上困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吸引更多的学生对文学课程产生兴趣,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文学与美术紧密结合,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进行美学思想的熏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专业性,在文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从中获得创作灵感。比如,外国文学教学中,讲授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的时候,可以结合雕塑作品分析古希腊人的审美特点及文化心理。讲授圣经文学的时候可以选取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威廉·布莱克的《创世之初》、普桑根据所罗门断案所创作的画作等为学生讲解圣经文学中的意象。再比如,中国文学教学中,讲授陶渊明诗作的时候,通过分析陶渊明《饮酒》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陶渊明诗歌中传达的艺术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发。在讲到王维诗歌创作的时候,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和山水画的创作紧密相连,与学生一起享受诗歌艺术所透露的生命之真、自然之美。

教师在文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这对学生思路的拓展、思想的融会贯通很有帮助,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文学创作中寻找美,寻找创作灵感,进而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

2.利用丰富的教辅手段进行教学。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不再局限于课堂板书,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学习知识,学生自然就会要求教师不能单一地依靠板书或者文字性的PPT课件进行讲授,他们需要应用更加生动、精彩的讲授方式。教师在讲授中必须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如:学习外国文学时可以放映相关电影,帮助学生了解内容,并对人物做出梳理,看完电影还可以结合电影中的桥段谈谈理解,或者探讨电影中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与文学作品中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讲授曹植的《洛神赋》时,可截取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演唱片段,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从而理解其对女子的美的书写。还可以开办专题讲座,通过专题的形式,对作家作品进行讲解,这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讲座获取更专业、前沿的知识。

3.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大学课堂不应该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专题讲授或者讨论的方式,给学生设定一个题目,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集中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丰富知识,并且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找到乐趣,真正主动地学习文学,提高自学能力。如,谈谈你眼中的哈姆雷特,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特征,有褒有贬,言之成理即可;选取汉乐府诗歌中的一首,进行赏析,学生可以从美学的角度,谈谈乐府诗歌的美,等等。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进行交流学习,有助于彼此激励,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加强美术院校学生对文学的关注与学习,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值得每一位教师进行思考与探究。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学生的所思所想出发,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美术院校的文学教师不仅要夯实本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拓宽知识面,美学、美术学方面也应有所涉猎,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消化;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关注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地教学;以教材为依托,走出课本,走向生活,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文学之美,艺术之光[1]。

猜你喜欢

美术院校讲授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浅析《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第六届暨2015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文字图形的表现方式
美术院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