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对策探讨

2016-09-21高大海

考试周刊 2016年68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对策

高大海

摘 要: 高中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革新势在必行。随着新课改不断发展,课程设置应当着眼于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自然和人文等各个方面,具有内容抽象、广泛、复杂等特点。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将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罗列出来,很难使学生真正了解、掌握和分析地理现象与地理事实内在联系与规律,更别提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对此,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本文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与具体实施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探究式教学 课堂实施 对策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在课堂活动中,以课本教材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前提,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鼓励学生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发言,通过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教学形式的释疑解难活动,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并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合作讨论,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还课堂于学生,明确教师身份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系沿袭“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真正接受与吸收的知识却很少,教学效果持续低迷。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实,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明确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是教学实施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而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对此,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在地理教学基础上,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探究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例如,在讲授“地球自转及昼夜产生的原理”时,为了使学生对地球自转和昼夜产生原理有充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晨昏线形成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晨昏线形成的过程及移动方向与特性,了解到地球运动的规律与状态,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力。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邀请一名同学上台进行模拟演示,通过切身实践了解到地球自转和昼夜产生的关系。在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不仅能够完整、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强调与培养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呢?创设教学情境不妨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将学习主动权重新还给学生,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学生并不是孤立于生活实际而单独存在的,一定程度上还是与各种情景相联系的,实际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原有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的重组与改造,而赋予新教学的知识内容某种特定的意义,重现生活中的事物,进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对课堂教学气氛的渲染,将课堂变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宜于教学内容情景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与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讲解洋流成因之前,教师可运用丰富的语言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回忆起风吹湖面的情景;讲授季风环流一节时,可引导学生对夏日游泳水体温差和冬日洗脸水体温差进行回忆,通过这几种形式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设置探究问题,激发探究思考

一般而言,探究式教学法都是以问题为课堂教学中心展开的,在问题设置过程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对知识的渴求与欲望。若设置的问题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学生积极性会大幅度降低,教学效果势必不会理想。因此,在地理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发展学生探究思考能力。

例如,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在春季容易出现沙尘天气,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与危害。这对我国建设与发展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是一个值得探究性的问题:(1)从我国气候现象出现提问,如“华北地区为何在春季易出现沙尘天气?”(2)从未来发展角度出发提问,如“如何预防与治理北京的沙尘天气?”(3)从西部大开发出发提出问题,如“现如今,西部大开发是全民公投关心与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我们应当来如何权衡西部环境和发展之间的问题?是以生态环境为先,还是以牺牲环境换取快速发展为代价?”通过这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探究思考能力,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方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注重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军.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张思英.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分析[D].广州大学,2011.

[3]梁枞.人教版高中地理课程必修1的探究式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蔡燕.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对策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6:34.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高中地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