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

2016-09-21吕宜飞

关键词:任务型教师应语言

吕宜飞

【摘 要】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着眼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变知识性的课堂教学为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特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英语课堂 任务型教学 新课程

一、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分析,英语任务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2)任务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以往的教学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的综合运用。(3)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

二、英语课堂中设计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1.设计真实性的任务

任务型教学方案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贴近实际。为了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实际化。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与其生活相关的任务型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产生真实的体验,感受到情景的真实,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体现英语的生活性。为了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资源进行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个交际问题的目的。教师设计一些交际性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有意义地运用语言,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内化语言的环境。

2.体现任务的实践性

任务执行注重实践性,就是要求全员参与,充分实践,展示个性,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深刻的体验得以强化,其学习积极性也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激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自始自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还应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因此,设计任务时努力做到融英语语言与思想认识、社会、自然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为一体。

3.发动全体同学参与

坚持“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方针,布置任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要综合考虑任务的难度、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适合所有的学生,吸引全体学生参加,而不是仅仅让能力强和水平高的学生参加。任务的设计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让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4.创造性地设计任务

(1)教师的角色转换

英语任务设计的创造性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当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并准确地把握任务型活动各个阶段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个体的存在,有思想,有独立意识并自觉地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合作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教师不再是“工作者”、“教书匠”,若在教学舞台上既“导”又“演”,其结果只能是既“导”不明又“演”不精,事倍功半;教师应该是“管理者”、“参与者”,其间所起的作用是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点拨,解决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2)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格控制课堂讲解时间,让学生充分实践。按照规定的课本和统一的全班授课式学习,很难体现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大规模终结性测试也很难反映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形成性评价侧重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侧重将课本学习应用于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空间,使外语学习更联系生活实际,更体现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语言,更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英语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应尽可能地为知识的呈现及技能的训练提供真实的语境和情景。

2.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语言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体会到语言的语用意义与功能。

3.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语言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下一步的任务拓展打下基础。

4.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掌握和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等活动来学习语言。

【参考文献】

【1】齐小凤.《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技能的新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2)

【2】鲁子问. 任务型英语教学简述.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02(6)

【3】 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卢莉.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师应语言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外延伸的APP模式研究
汉诗英译概述及任务型教学探微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