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插图,妙用无穷

2016-09-21许雅丽

关键词:小白兔图画老虎

许雅丽

【摘 要】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学生能通过这些形象、具体、直观且透着趣味的图画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教材插图在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想象、知识巩固等教学环节中的辅助作用,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兴趣 观察 理解 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插图与课文的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语言训练相得益彰。合理地利用插图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把开门钥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让它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道“美味佳肴”,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一、借用插图,激发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没有兴趣,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通过让学生观察这些插图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年级刚开始教四声时,四声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何况是低年级的学生,枯燥乏味的讲解不但消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是似懂非懂,细看语文书,发现上面安排了小白兔骑摩托这一形象的画面。于是课上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再引入小故事,边看图边演示,小白兔先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读的时候声音要平一些,板书第一声。接着,小白兔看到了一座山坡,它用足马力,瞧,它要上去了,小朋友,你说小白兔能慢腾腾的走吗?学生通过观察,马上回答不能,否则就会摔下来了,所以小朋友在读第二声的时候要快点,干脆点,可不能拖拖拉拉的,小白兔的命可掌握在你们的嘴巴里呢。小白兔玩了会,觉得没意思了,就开着摩托车下坡了,可是它很调皮,瞧,它一会儿下坡,一会儿上坡,玩的真是不亦乐乎,下坡又上坡这就是第三声。最后,天黑了,小白兔真的要回家了,不然兔妈妈可要担心了,它很快地冲下山坡,这就是第四声。看着图,学生加上动作,个个练得劲头十足。还有的学生根据图画编了个顺口溜:小白兔上坡了!小白兔下坡又上坡!小车下坡了……读错的学生一听马上就改正过来了,文本的插图已经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

再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蜗牛的奖杯》时,我先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原先的蜗牛长什么样子?学生知道蜗牛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紧接着出示第二幅图,现在的蜗牛呢?学生心中不由得有了一丝疑惑:原先蜗牛那对有力的翅膀哪儿去了呢?它的背上怎么会多了一个坚硬的外壳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样一下子,学生顿时来了劲,恨不得马上找到答案,自然而然地也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文的内容上来,为掌握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插图的利用,能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仔细观察、有序观察。而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做做说说时,如果直接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看到的秋天,学生不是说得比较简短,就是这里说点,那里说点,一会天上,一会地上,显得杂乱无序,这时就可以利用好文中的插图,先引导学生按从上到下或者由近及远的顺序仔细观察,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它们在干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一段连贯的话,这样学生就显得有话可说,言而有序,如有的学生说道:“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凉了。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到南方过冬了,它们一会排成“一”字形,一会排成“人”字形。树叶黄了,它们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一片片从树上落下,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地上的菊花开了,有黄的、绿的、白的……五颜六色,真好看。小朋友开心地在地上奔跑追逐,玩得多开心那!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当然这种观察表达的能力并非通过几次简单的练习就能完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加训练,从简单的一两句话到几句连贯的话,再到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并要求学生在折基础上尽量把话说具体、说完整,提高表达能力。

三、巧用插图,培养想象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还可以拓展心意的想象。”这句话阐明了图画是想象的重要凭借。语文教学中应该利用插图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爱想象是小学生的特点,精美的插图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图上能看到的东西外,还要启发学生想象图上没有出现的东西。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时,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这样写到:“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文中的插图,形象地描绘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情景,课上我抓住这一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插图的作用,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通过狐狸表面那副自以为是的神情想象此时狐狸在一步步取得老虎的信任后狡诈做作、沾沾自喜,又抓住老虎被狐狸一番耍弄后一脸茫然的细节,想象老虎此时左顾右盼地解答心中的疑惑。想象使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的形象更加立体,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文字是抽象的,图画是形象的,插图给课文语言作最形象的注解。插图虽小,妙用无穷。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资源,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学生也学得轻松,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培养各种能力。

猜你喜欢

小白兔图画老虎
小白兔
老虎喜欢吃什么
老虎不在家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老虎变成猫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