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场

2016-09-21

散文诗 2016年8期
关键词:散文诗老师学生

操场

我要发言

●谢谢你们寄来《散文诗》第八期样刊,从读大学开始至今对散文诗已钟爱二十余年。由于现今工作在反恐维稳一线,很少动笔。作为三湘儿女,虽然远离家乡,但根仍在,情仍在。承蒙故乡刊物一直对我照顾,学生十分感谢。

中国武警某部/唐君

●时隔几年,再次翻阅《散文诗》,像老朋友相聚一样,捧起她,温暖的时光再次浮现,提醒自己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惜时光。感谢《散文诗》的陪伴!

湖北随县环潭镇中心学校/王勤

读者信箱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不知道怎么称

呼您,因为从高一我就开始阅读 《散文诗》,《散文诗》于我而言,亦师亦友,所以,我称呼您为老师,您应该不会怪我吧?

老师,从高一到高三,是《散文诗》一直陪伴着我,我也很喜欢它,一直想试着写一点,但总害怕写不好,所以一直就是空想,今天我鼓起勇气写了一点,通过邮箱发过来,也是希望着能得到一点肯定的,嘿嘿。

希望占用您一点时间,能够看一下,也希望您能在万忙之中回信指正一下我的不足。

最后,祝《散文诗》越办越好。

通渭二中/刘鹏

画语录

●日月

高枕无忧

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幌子

悬空的梦扭了脖子

寒风从骨缝里冷过

时间在煎熬中

隐隐约约地痛

名家轶事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生于一个殷实的爱国者之家,祖父是热那亚的一个船主,十分富有。皮兰德娄儿时不善交流,尤其是同大人,这使他不得不努力学习语言,以改善这种状况。他在年轻时就经常失眠,一天常常仅能睡三四个小时。皮兰德娄没有上小学,请的家庭教师上课。中学阶段上的是技术学校,但他对文学十分着迷,11岁就写了一篇小说。后来他创建了罗马艺术剧团,在世界各国演出他的剧作,他的两个剧本在百老汇上演,在十来年的时间内即取得了国际声誉,最后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法西斯依然不喜欢这位有国际声誉的作家。次年在捐献“爱国黄金”运动中,他把获得的诺贝尔奖章捐了出来。皮兰德娄逝世后,法西斯准备给予国葬礼遇,但作家早有遗嘱:“低等灵车,即穷人们的灵车。遗体赤裸。不要任何人送葬,既不要亲属,也不要友人。一辆车,一匹马,一个车夫,仅此而已。最后将我火化。”人们遵照他的遗嘱办事,没有悼词,没有蜡烛,没有鲜花,没有一名送葬者,这位拥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像一个最寂寂无闻的人一样,静悄悄地离开了他笔下的这个荒诞痛苦的世界。

文化辞典

【神与物游】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指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观精神与客观物象的融会贯通。语出 《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俏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寄语笔端

愿与她相爱并持续一生

她是我懵懂爱恋时

遇见的第一个对象

高一尾或高二初的

皖西北县城

我在不起眼的报刊亭

撞见了她

她从来素雅含蓄

她生来娇小柔美

在我贫瘠的求学岁月

她是我心头

最丰腴的安慰

我在每一个清晨诵读

我在每一次考后品吟

最纯粹的句子

击中最少年的心

我想象远方的姑娘

也大抵如此

不竭力量地爱着

生活点滴

日夜抒怀

并不曾退败

那时,我以黑鸟的

姿态

大声朗诵,日夜分行

坐在靠窗的教室

遥望窗外

想象诗歌所能开垦的

远方

后来,我的确是

怀揣她

离开的家乡

如今十二三年过去

时光给了人恍惚的

记忆

唯有她的模样

时时难忘

如今,北方

是我暂停的远方

诗歌却消散了不少

往日的芬芳

我的纯粹和完整

日益受到现实的侵蚀

我的抵抗

或者我的希望

是再一次找寻

找寻这样一个她

淡雅有味

诗意有光

——致引领我坚定追求、如愿生活的《散文诗》杂志,2016,我们将完整在一起

北京读者/李猛

成语溯源

●不悔

【殊途同归】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快乐池塘

站哪边

老师:如果你有天在森林里看见一只大黑熊,你怎么办?

学生:我一枪打死它!

老师:如果你刚好又没带枪呢?

学生:我一刀捅死它!

老师:万一你又刚好没带刀呢?

学生:哎呀,老师,你到底站熊那边还是站我这边?

老师:……

凭什么

老师:你为什么老是上课时间睡觉?

学生:爱迪生有不上学的时候,达·芬奇有画烂鸡蛋的时候,爱因斯坦也有调皮的时候,凭什么我就不能有打瞌睡的时候?

对不起

老师:今天是植树节,咱们种树去吧!

学生:为什么要种树啊?

老师:为了造福子孙呗!

学生:对不起,我乃光棍一条!可以不去吧。

猜你喜欢

散文诗老师学生
散文诗八骏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