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新的生命

2016-09-20韦达韬

当代党员 2016年16期
关键词:熊彼特胶卷柯达

韦达韬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自此,柯达引领、定义了一个摄影时代。

巅峰时,柯达市值达315亿美元,世界上每卖出3卷胶卷,其中就有2卷是柯达生产的。

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2012年,走过百年的柯达轰然倒塌,申请破产保护。

有人说,柯达之死,是数码时代对胶片时代的胜利。可你知道么,1975年,柯达最早发明数码摄影技术。

这本是柯达引领、定义下一个摄影时代的开始。可柯达害怕数码的出现会颠覆自己对胶卷市场的垄断,选择把数码技术雪藏起来,直到五年之后市场上数码摄影技术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因为过去太成功,只是不断地复制自己过去的成功,这往往是失败的前兆。

在数码时代来临之际,柯达选择了把头埋在胶片时代的成功中,这种“鸵鸟”心态,直接导致了柯达这家“百年老店”的崩塌。

其实,这也正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一些地方、一些人所存在的一种心态——陷入过往改革成功的路径依赖,且不断自我强化。

“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说。

可面对“硬骨头”,推诿应付、等待观望的心态和现象仍然存在,“上下热中间冷”的“中梗阻”现象,还在一些地方影响改革成效落地。

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公共组织和产业组织越来越依赖以往的成功路径,并逐步自我强化,形成制度惯性,整个系统进入锁定状态。

但成功永远是过去式。

“任何在某一点被设计为有效的系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再有效。”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说。

“生于失败,死于成功。”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著名的文明发展规律——越是辉煌的文明,越是容易执着于旧有的那些成功经验:制度、法律、意识观念,这种故步自封的做法,理所当然地变成未来发展的桎梏。

如何跳出“成功的陷阱”?

“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了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这首先是一种态度,敢于自我否定,直面问题的态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都不能成为“装睡”的人。

自我革命,是一份“向死而生”的决心——知易行难,面对“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困境,必须有壮士断腕的精神,勇于打破以往的路径依赖。

自我革命,需要我们有“创造性破坏”的智慧——回顾过往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每一次腾飞,无不经由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破坏式创新”,彻底转向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不再是对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加以修修补补、小改小革。

“经济发展过程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这是熊彼特的一个著名论断。

恰如人们所说的那样:鸡蛋从外部打破还是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新的生命。

猜你喜欢

熊彼特胶卷柯达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商业摄影师的胶片情怀
Foma与Rollei黑白胶卷试拍
浅析熊彼特之创新理论
熊彼特学术思想的影响路径探析
柯达权:一片丹心 德才双馨
柯达退出破产保护将公司控制权交给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