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鼠沙门氏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2016-09-20时永强王奇惠杨子江曲伟杰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竹鼠环丙沙星恒温

祝 宇,时永强,王奇惠,杨子江 ,曲伟杰*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竹鼠沙门氏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祝宇,时永强,王奇惠,杨子江 ,曲伟杰*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竹鼠是食用和药用的上等野味补品,市场空间巨大,随着近年来人工养殖的繁盛,竹鼠的有关疾病日益增多。本文对前来云南农业大学附属动物医院就诊的竹鼠进行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通过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生化试验及体内外寄生虫检查等,诊断竹鼠是由于沙门氏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死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极度敏感,对环丙沙星等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等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等低敏敏感;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不敏感。

∶竹鼠;沙门氏菌;链球菌;药敏试验

1 前言

竹鼠又名竹狸、芒狸、竹鼬、冬毛老鼠、竹根猪、冬芒狸等,因主要取食竹子而得名。在生物分类学中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竹鼠科、竹鼠属,是一种较大的啮齿类动物。中华竹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越南和缅甸北部等也有分布[1]。中华竹鼠是一种皮肉兼用、营养和药用经济价值很高的珍贵野生动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竹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捕捉野生竹鼠家养也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竹鼠以竹子、植物的根茎和农作物秸秆作为主食,驯化后能以各种植物秸秆为食。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工驯养竹鼠取得成功后,至今已经成为市场需求量大、风险低、经济效益和开发价值高的新型特种养殖业[2]。

然而,随着竹鼠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缺乏竹鼠营养标准、环境标准和品种标准等,在饲养竹鼠时饲喂营养比例不当、笼舍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竹鼠的发育不良,抵抗力下降,各类疾病随之增多[3],严重影响了竹鼠养殖业的发展。而在中华竹鼠的饲养技术方面也有报道报告[4],链球菌病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次通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等为竹鼠沙门氏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

2 发病情况

6只病例来自云南省弥勒市一中华竹鼠养殖场,该竹鼠养殖场规模约有400只左右。送达时已有2只死亡。据主诉近日养殖场竹鼠开始出现少食,部分食欲废绝,精神萎靡,毛发粗乱,随后腹泻、渐渐消瘦、脱水,进而死亡。死前没有进行任何药物治疗。

3 临床症状

对送检的6只发病竹鼠(其中2只已死亡)进行临床观察,病鼠呈流泪、喷嚏、消瘦、被毛粗乱、身倦、嗜睡、继而尿失禁。病程平均3~5d,食欲废绝后,粪便稀软,发生腹泻。肛门附近被稀软粪便附着,但视诊在病鼠体表并没发现寄生虫。

4 病理剖检

解剖4只病鼠和2只死鼠。共同的病理变化为皮毛粗乱、腹部、全身皮肤没有出血点,肛门周围有粪便;心外膜有白色囊状物;肝脏肿大且有坏死灶,紫褐色;脾有出血性坏死灶;肾脏均正常;肺肿大出血;肠鼓气、肠黏膜出血等病变。视诊,没有检出寄生虫及寄生虫卵等。(见下图1-4)

图1 肝脏坏死灶 

图2 脾脏肿大

图3 肠黏膜出血

图4 肺脏出血

5 实验室检查

5.1材料与方法

5.1.1材料

5.1.1.1病料∶来自云南省昆明市弥勒市一中华竹鼠养殖场的6只病鼠的病料,对竹鼠分别编号1-6。

5.1.1.2主要仪器工具和设备∶手术剪刀、镊子、手术刀,手术器械托盘,橡胶手套,无菌口罩,自封袋,记号笔,新洁尔灭,解剖托盘、工业用盐、载玻片、玻璃棒、小瓶(青霉素瓶)、瓷盆、小烧杯、过滤网、普通肉汤、麦康凯培养基、LB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细菌微量生化管、药敏纸片、单人单面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显微镜等。

5.2.1方法

5.2.1.1细菌增菌在无菌超净工台上用接种环挑取适量组织病料,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和LB琼脂培养基,于37℃恒温培养16-24h。

5.2.1.2细菌分离培养使用接种环将增菌培养的菌种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37℃恒温培养18-24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选取可疑单菌在普通肉汤中增菌,一部分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37℃恒温培养18-24h,观察菌落生长情

况;另一部分接种血平板和LB琼脂(药敏)上培养37℃,16-24h[5]。然后再分别挑取单个菌落经革兰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和染色情况。

5.2.1.3细菌生化试验细菌的生化鉴定参照姚火春等的方法[6]进行,挑取可疑单菌置于盛有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硫化氢、VP、吲哚等微量生化反应管中,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结果;另一部分挑取可疑单菌置于盛有七叶苷、甘露醇、山梨醇、乳糖、菊糖、棉实糖、海藻糖、水杨苷等微量生化反应管中,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结果。

5.2.1.4药敏试验将增菌培养的菌种混合后用涂布法接种于LB培养基,取10种药敏纸片做药敏试验37℃恒温培养18-24h,观察结果。

6 结果

6.1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一部分,37℃恒温培养18-24h后分离得到一种菌落,命名为M。M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浅橙色菌落(见图5);经过镜检呈两端顿圆的革兰氏阴性菌,疑为沙门氏菌。另一部分,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有乳光、表面光滑菌落,直径为0.5mm-1.0mm。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卵圆形、边缘整齐,周围有α溶血环。然后从平板上挑去菌落经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观察呈链状排列,疑似链球菌。

图5 M菌株在麦康凯上的结果

6.2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根据生化特性鉴定,可以确定M菌株为沙门氏菌。根据文献[7]该结果生化指标符合链球菌属生化指标。

表1 

6.3药敏试验结果由表2可知分离得到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极度敏感,环环丙沙星等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恩诺沙星等中度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等低敏敏感;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不敏感。

表2 

7 防治

每天清除厩舍内和运动场上的粪便,让厩舍通风、干燥、保持清洁,空气清新,全群添加新霉素混饲预防,隔离病鼠并且肌肉注射头孢吡肟,通过用药一个疗程3d后病鼠好转,全场未再出现新的病例。

8 讨论

现今,腹泻和肺炎等是竹鼠最常见的疾病,随着竹鼠养殖也的空前发展,养殖竹鼠所需要面对的疾病挑战也越来越多,往往不再是单一感染,而是呈混合式以及续发式感染,所以防治的难度也越来越高。本次通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体内外寄生虫检查等确认该竹鼠是沙门氏菌和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对于沙门氏菌[8]和链球菌型肺炎的诊治已有相关报道,但两者混合感染的报道不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种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极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不敏感,即有耐药性。

在临床上抗沙门氏菌的首选药物是头孢类药物,选择高敏感药物抗链球菌感染往往能得到良好的治疗。药敏试验结果中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有耐药性和以前报道不一致,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在饲料中的用药有关系,让菌株产生了耐药性,也可能菌株产生了变异,使其具有了耐药性。

从竹鼠病理解剖和临床症状判断,根据本试验药敏结果,建议该养殖场选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对于链球菌型肺炎的感染,不使用药物治疗,用其他适当治疗方式亦可恢复。但是链球菌型肺炎也可能是续发感染。养殖户也应做好应对竹鼠非传染型和传染型疾病的提前预防,减少发病率及死亡[9]。

9 小结

试验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体内外寄生虫检查及药敏试验等确定发病竹鼠为沙门氏菌和链球菌肺炎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种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极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耐药。随着竹鼠养殖业的空前发展,造成竹鼠疾病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除了病原性因素,还有养殖环境和饲养条件等的影响。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饲养管理的合理性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要加快加强对竹鼠方面的研究。做好早发现早治疗,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疾病,最大程度的降低养殖风险及减少损失。

[1]卓智龙,宾石玉.银星竹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

[2]广普识.竹鼠养殖前景好[J].农村新技术,2013(8):62.

[3]龚大春,史小娜.竹鼠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02:75-76.

[4]艾国良,钟福生,曾元根,等.笼养竹鼠繁殖行为的初步观察[J].湖南林业科技,1997,(2):59-60.

[5]PAWayne,Performancestandardsfor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testing:21stinformationalsupplement[S]. CLSI:way,PA,2011.

[6]姚火春.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06-207.

[8]黄良宗,张学兴,王淑敏,顾万军.竹鼠沙门菌病的诊治[J].黑龙江畜牧兽医医,2011,24:110.

[9]马海利,杨百亮.猪链球菌血清型与药敏试验的关系[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5,(3):51-52.

S858.9

B

1003-8655(2016)04-004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629)

祝宇(1990-),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兽医临床诊断,lxzhuyu1992@163.com.

曲伟杰(1978-),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代谢与中毒病。qwj1204@sohu.com

猜你喜欢

竹鼠环丙沙星恒温
新型Z型TiO2/Ag/Ag3PO4光催化剂的设计及其降解环丙沙星性能研究
磁性CoFe2O4/g-C3N4复合纳米材料对环丙沙星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基于PLC及组态技术的恒温控制系统开发探讨
谢志敏 杨民 作品:竹鼠嬉戏系列
基于PID控制的一体化恒温激光器系统设计
九只竹鼠救了一个穷家
仔竹鼠的饲养管理要点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自动控制系统
环丙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