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

2016-09-20宋志元孙雪峰张要齐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氏杆菌黄连

吕 彪,宋志元,储 君,孙雪峰,张要齐*

(1.河南省新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密452370;2.河南惠通天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新郑451162)

2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

吕彪1,宋志元2,储君2,孙雪峰2,张要齐*2

(1.河南省新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密452370;2.河南惠通天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新郑451162)

∶为了观察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本试验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大黄、黄连和黄芩等20种中草药活性成分,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4种常见病原菌(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黄、黄连、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等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大黄和黄连的效果最好;大黄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MIC为62.5mg/ml;黄连、黄柏和白头翁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的MIC<1.95mg/ml,MBC为31.25mg/ml;黄连、黄柏、大黄和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和黄柏的MIC分别为3.91和15.6mg/ml。

∶体外抑菌;试管二倍稀释法;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品的需求量大幅提高,畜禽养殖朝着规模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但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对养殖业冲击很大,研究表明细菌是引起畜禽动物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根源之一[1.2],如大肠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目前,养殖行业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普遍使用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导致了致病性细菌产生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又加重了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的滥用,从而造成肉类食品药物残留加大,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在我国,中草药用于治疗动物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中草药具有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低,增强动物免疫力等优点[3.4]。随着人们对抗生素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注意力转向了中草药。本试验旨在考察2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治疗细菌性疾病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

1 材料

1.1中草药板蓝根、柴胡、金银花、黄芩、黄连、黄柏、石榴皮、穿心莲、菊花、防风、地锦草、马齿笕、仙鹤草、白头翁、吴茱萸、龙胆草、大黄、鱼腥草、独活、香薷等,均购自河南省禹州市中药材批发行,所有药物经检定均符合生药质量标准。

1.2菌种猪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巴氏杆菌均购自中国兽医检查所;大肠杆菌由河南科技学院微生物实验提供。

1.3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浸粉5g,NaCl10g,葡萄糖2g,加纯水1000ml,pH7.3±0.1。其中培养猪链球菌时,需添加5%胎牛血清。

琼脂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琼脂。

1.4试剂和仪器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琼脂粉,葡萄糖和氯化钠。

蒸汽灭菌锅、酸度计、磁力加热搅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和超净工作台。

2 方法

2.1药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每味中药各60g,加8倍量蒸馏水煎煮沸腾后改用文火煎1h,期间始终保持8倍量水,用4层纱布过滤∶残渣加6倍量水同法煎煮1h后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60ml,使其浓度为1g/ml。

2.2菌液的制备挑取一环斜面菌种,接种至普通肉汤培养基,37℃静置培养24h。用灭菌空白培养基校正菌液浓度,使活菌数为1~2×106 CFU/ml,备用。

2.3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5]测定药液对各供试菌的MIC。具体操作∶(1)取灭菌有棉塞试管11支,进行编号,编号后每管先加入与试验菌种对应的培养基2.0ml,然后于第一管中加入灭菌的受试药液2.0ml,混匀后取出2.0ml放入第2管中,依次作2-1~2-9的梯度稀释,直到第9管取出2.0ml弃去;第10管不加药液,作为阳性对照;第11管加受试药液2.0ml,混匀后取出2.0ml弃去,不加细菌,作为阴性对照,各管平行3份。(2)取细菌稀释液0.1ml分别加入上述1~10管中混匀,11号管加0.1ml灭菌生理盐水,注意每次移液要更换新的移液管,然后置各管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 h,观察结果。

2.4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挑取一环MIC终点浓度以上未生长细菌的各稀释管内培养物,划线于与菌种对应的琼脂培养基上,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培养基中无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即为受试药液的最低杀菌浓度。

表1 20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mg/ml)

表2 20种中草药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mg/ml)

3 结果与分析

3.120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

表1显示了20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合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大黄、黄连、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等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但也有差异。其中大黄和黄连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分别为15.63和31.25mg/ml,MBC分别为125和62.5mg/ml;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次之。其它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其MIC和MBC均≥250mg/ml。

3.220种中草药对巴氏杆菌的MIC和MBC

表2显示了20种中草药对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大黄对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和MBC分别为62.5 和500mg/ml。黄连次之,MIC和MBC分别125和500mg/ml。其它中草药对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差,MIC和MBC均≥250mg/ml,其中石榴皮、鱼腥草、穿心莲和吴茱萸对巴氏杆菌没有抑菌效果。

3.320种中草药对猪链球菌的MIC和MBC

表3显示了20种中草药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黄连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1.95mg/ml,MBC为31.25mg/ml;黄柏和白头翁次之,MIC均为62.5 mg/ml,MBC均为500mg/ml;其它中草药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其中防风、柴胡、吴茱萸、黄芩、龙胆草、穿心莲、鱼腥草、金银花和大黄对猪链球菌没有抑菌效果。

3.420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

表4显示了20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黄连和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分别为3.91和15.6mg/ml,MBC分别为125和500 mg/ml;大黄和柴胡次之,MIC均为62.5mg/ml,MBC分别为250和500mg/ml;其它中草药的抑菌效果较差,其中板蓝根、吴茱萸、黄芩和防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效果。

表3 20种中草药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mg/ml)

表4 20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mg/ml)

4 结论与讨论

4.1本试验结果∶大黄、黄连、黄芩、地锦草、石榴皮和白头翁等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大黄和黄连的效果最好;大黄对巴氏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MIC为62.5mg/ml;黄连、黄柏和白头翁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的MIC<1.95mg/ml,MBC为31.25mg/ml;黄连、黄柏、大黄和柴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其中黄连和黄柏的MIC分别为3.91和15.6mg/ml。

4.2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很多中草药具有抑菌效果,但不同中草药对同一种菌的抑制效果不同,且同种中草药对不同菌也有不同的抑制效果。中草药的成分复杂,抑菌作用的机理和功能不同,其抑菌机制主要有[6]∶中草药有效成分直接破坏病原菌细胞膜和细胞壁,干扰细菌的代谢作用;中草药有效成分给机体提供营养,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中药可以减轻5-羟色胺、组胺的血管通透性作用,抑制细胞的溢出,同时能增强组织和器官的机能,从侧面达到抑菌的作用。

4.3本试验为体外抑菌,体外抑菌效果可能跟体内抑菌效果不同,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但有研究表明∶中草药可通过消除R质粒[7],抑制β-内酰胺[8],抑制病原菌的耐药性[9]等方式,避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或对耐药菌有逆转作用。在我国,中草药用于养殖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利用中草药防治细菌性疾病,减少抗生素及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将会降低药物残留对人们的危害,同时也能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

[1]李浩,刘阳,李长安,等.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11,30(2):31-33.

[2]刘思远,刘文青,赵宝华,等.我国猪主要细菌病的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1):113-116.

[3]杨小林,陈关平.兽用抗菌抗病毒中草药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B(自然科学版),2006,3(2):151-154.

[4]李思明,丁惠君,郭小泽等.复方中草药对中华绒螯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J].水产科学,2015,(4):201-207.

[5]李仪奎.中药药理试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6-38.

[6]李亚娜,陶庆春.中药抑菌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198-200.

[7]韩伟,张铁,钟秀会等.中药对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概况[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8):52-54.

[8]黄通旺,杨灏强,庞珊.抑制β-内酰胺酶的中草药的筛选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5(2):46-49,54.

[9]雷连成,韩文瑜,乔红伟等.大肠杆菌耐药性中药抑制剂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429-433.

S853.74

B

1003-8655(2016)04-0004-03

∶2016-03-18

∶新郑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项目编号2014PTG14。

∶吕彪,(1979-),兽医师,硕士,E-mail∶lvbiao1979@126.com。

简介∶张要齐,研究方向为农业推广,硕士,E-mail∶httx0371@126.com,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氏杆菌黄连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猪链球菌与猪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促进溶血素基因缺失型链球菌侵入呼吸道分子机制的研究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