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老人与企鹅的故事

2016-09-20刘世芬

党员文摘 2016年9期
关键词:泪点采访者燕赵

刘世芬

近日,一位加拿大朋友发到朋友圈的故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之动容。

2011年,一只被海上泄漏的石油呛得奄奄一息的小企鹅,漂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一个海岛渔村时,被一位71岁的老渔民Joao救下。Joao花去一周时间清洗它,小企鹅活了下来。

Joao明白企鹅是离不开水的,在喂养数月并确定企鹅完全康复后,拿出几条鱼喂饱了它,把它放归大海。然而,老人把企鹅放到海里,它却跟着老人又回到岸上。反复几次之后,老人认为水浅载不起企鹅,便借了一条船,划到深海区,将企鹅放到了海里。

“再见了,小企鹅……”回岸的路上,Joao心里很是不舍。然而,这只企鹅早就先于老人游回了岸上,因为找不到老人正急得团团转。看到老人回来,它摇摆着尾巴尖叫着迎了上去。Joao没再狠心赶它走,而企鹅也跟老人越来越亲密。

老人没有子女,自从有了企鹅,它就成为家庭一员,老人为它取名Dindim。于是,小小的渔村里出现了这样的奇异场景:别人遛狗,Joao走在路上时,身后却跟着一只大摇大摆的小企鹅。

当大西洋的季风吹来的时候,这两个老伙计已经共处了11个月之久。这期间,小企鹅褪了毛,在长出新的羽毛后,突然不见了。

Joao以为这只可爱的企鹅永远离开了。岂料,失踪的企鹅继续为人类制造着泪点——第二年6月,它回来了。

根据企鹅世界的生存定律,企鹅们本该聚在一起,前往共同的目的地繁衍后代,但Dindim却选择放弃同伴,万里迢迢赶回来陪伴老人。它准确无误地找到了Joao的住所,用带着海腥味的嘴亲吻老人,黏着老人蹭鱼吃。

此后五年,这只企鹅每年6月来,次年2月离开,到阿根廷、智利附近海域繁殖,周而复始。生物学家做过精确计算:麦哲伦企鹅的聚居地位于南美洲南端,从距离上估算,Dindim每次为了见到Joao,要游至少5000英里。一路上,要克服疲惫和疾病,躲过海豹、鲸鱼等天敌。它就这样远涉重洋,年复一年,只为看一眼那个它生命中的恩人。

Joao对采访者说:“我爱Dindim,它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相信它也爱我。Dindim不允许其他人抚摸它,否则会用嘴啄对方。而它却睡在我膝盖上,让我给它洗澡,喂沙丁鱼,也让我抱它。”

年逾古稀的Joao为了每年与Dindim相聚,顽强地跟岁月作斗争。人们希望这个故事不要有终点,希望Dindim每一次的离开,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回来。

(摘自2016年4月9日《燕赵都市报》)

猜你喜欢

泪点采访者燕赵
泪点环形切开重建术治疗复杂泪点狭窄的临床效果
决胜脱贫攻坚的燕赵答卷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个体化泪点成形术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探析
水黑燕赵
燕赵英杰
高低泪点
西尔莎·罗南:爱尔兰精灵初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