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村护航
——诸葛村保护追踪二十年

2016-09-16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0084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诸葛古村落村落

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0084)

古村护航
——诸葛村保护追踪二十年

李秋香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0084)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见证中国乡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载体,要研究乡土文化就要从传统村落入手,为此,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显得格外重要。诸葛村的村落格局完好,建筑系统成熟完善,类型多样而丰富,是农业血缘向商业地缘初步转型的村落典型,是研究中国农业文明发展与成熟的不可多得的活态村落之一。因此,必须采用科学态度和方法进行保护,避免错误的观念和方法导致的各种保护性破坏。文章简述了在真实性、完整性、多样性原则下,为保护其护航的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

学术工作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或发现新领域、新方法、解决研究中的问题。这几点,我们团队在20多年的乡土建筑研究及村落保护中都收获了预期的成果。

在研究和保护中,今天仅对具有鲜明特质的古村落进行保护性的追踪,这一方式与大家做一个分享。当然保护不是一厢情愿,而是要两情相悦,就是说地方上,尤其是被保护村落的本体,要有保护的自觉性,才可使古村落保护落到实处。

浙江兰溪市诸葛村是我们长期保护性跟踪的村落之一。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较早的发达国家,对单幢历史建筑,或城市某历史街区进行长期维护保护的实例很多,但对一个活态的,仍在不断发展的自然农业村落整体地保护,目前并不多,而国内能够跟踪保护的村落目前则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要跟踪保护?显然,时代在快速发展中,村落在迅速地消失的情况下,能及时快速地为村落护航,建立起完善的村落保护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保住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避免和减少在社会发展中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遭到毁灭和破坏,同时在跟踪中找到更为科学的保护方法,起到借鉴作用。

1 诸葛村——江南地区古村落的典范

1989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研究组成立,专门从事乡土建筑也就是古村落的研究。1991年至1992年,研究组对诸葛村进行了多次调研、测绘、访问,每次在村子里一待就是半个月、一个月。经过深入地调研,它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得到了挖掘展示。

诸葛村在浙江省兰溪市(隶属金华市)诸葛镇,位于兰溪、建德、龙游三市(县)交界处,是浙江中西部的重要集镇,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村中现居诸葛亮后裔2800多人,936户。诸葛氏聚居规模为江南第一。开基祖诸葛大狮公,元代中后期定居此地,称“高隆”,纪念诸葛亮高卧隆中(图1)。

图1 兰溪诸葛氏家谱中刊刻的诸葛亮画像

诸葛村建村后,从早期以农耕为主,逐渐转型经营中药业为主。明末清初之后,村落人丁兴旺,家族发展达到辉煌,所开药店铺在江南一带有400多家,在兰溪本县三分之二的药业都是诸葛人开的,村里也有六家店坊合一的药店(图2)。村人很早就从事中草药的经营,清代中期,由诸葛家族在各地开药店有400多家,也坐堂行医(图3)。民国时期上塘成为方圆十几里的重要商业区,吸引大量外姓人投资经营。诸葛村形成街上(商人)和村上(宗族)并行发展的模式,血缘村落逐渐向业缘转型,农耕文化逐渐向商贸市井文化转型。

图2 天一堂是目前村中保存最好的老药店之一

图3 诸葛家族坐堂行医

经营药业使诸葛家族有很宽的视野,经济的富足,使诸葛家族有条件规划起适宜家族生产生活的“十八堂十八井十八塘”的团块式格局,构建起便于生产生活的建筑。村中公共建筑均有分布,有供奉先祖诸葛亮的大公堂(图4),有诸葛宗祠丞相祠堂(每年农历8月28都在此举行祭祖大典),(图5)共家族祭祖、议事、娱乐的十几座各房厅祠堂,村中还有大小庙宇。尤其是居住建筑形制丰富多样,建筑质量很高,典雅精细,楼上厅及前厅后堂楼住宅20几座,多数住宅都有花圃园囿。诸葛村团块布局,有十八堂十八井和十八水塘,下塘居住区的环境如图6所示。清代兰溪县志上曾记载,诸葛村西园住宅中小池可泛舟,假山堆砌,有凉亭石洞可观。西园虽毁,今天保留完好的天一堂,花园依旧展现了西园的特质。而整个诸葛村就是一个优美的田园山水村落。

村中早期的商业街和清末形成的商业区,在主要居住区北侧,整个村落功能格局划分清晰,管理秩序良好(图7、图8)。

图4 大公堂是供奉远祖诸葛亮的专祠

图5 诸葛村的宗祠丞相祠堂

图6 下塘居住区的环境

图7 居住建筑质量高,雕梁画栋,十分华丽

图8 村落地形丰富,小巷忽而婉转,忽而登高,幽静神秘

这样一座有700多年历史的村落。尽管村清末太平天国及抗日战争的遭受了损失,但是村落格局及大部分建筑均完好,仍不失一座中国江南地区古村落的典范,它的历史信息丰富独特,意义重大,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载体(图9)。

图9 诸葛村上塘商业区现状

2 诸葛村研究及村落整体保护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拆老房建新房的趋势铺天盖地在古村落中刮起,当时国家还没有及时考虑保护的问题,政策法规多出处于空白,古村落已损失大半,且势头不减。在此形势下,被研究组定位为“中国江南地区古村落的典型”的诸葛村该怎么办?难道任凭它在汹涌的大潮中消失殆尽吗?绝对不行!1996年《诸葛村乡土建筑》研究一书在台湾出版(图10)(图11),引起国内文化、历史、建筑等各界的关注,也自然担忧起古村的未来。陈志华老师是我们乡土建筑研究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公派到欧洲学习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回来后对我国遗产保护感触颇深,他说:“没有乡土文化的中国文化史是残缺不全的,不研究乡土文化就不能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在他的带领下,保护作为乡土文化见证的传统村落,成为我们研究组的一致愿望。

图10 《诸葛村乡土建筑》一书(1993年交稿,1996年由台湾汉声出版社出版)

图11 中华遗产·乡土建筑《诸葛村》一书(补充整理后2010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再版)

1995年研究组为诸葛村制订了《诸葛村保护规划》,这是国内第一个村落规划,也是第一次提出对古村落整体保护的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激烈地讨论和业内广泛关注,整个村子怎么保?村民还生活在村子里,是活态的,还在随时发展变化,怎么可能保护呢?用什么标准保护?担忧保护对古村落群体压力太大,难度太大,一片质疑之声。如果不能完整地保护,不能将大量物质、非物质的信息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有机地保留下来,村落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众所周知知道,村落具有不可复制的价值,因为一个发育完好的传统村落,在方方面面的互通互连,才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家族史、社会史,而千变万化的村落类型的集合,则可看到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

激烈的争论之后,最终还是得到了认可。1996年,诸葛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诸葛村保护规划》论证通过,它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整体保护的村子。它的保护是否成功,是否能提供完好的典范意义重大。因为是第一个村落规划,保护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也早于别处出现。

3 刹车造假破坏 回归科学保护

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是旅游业迅猛发展时期,兰溪市很想借助老村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于是出现了一些不良甚至造假现象:某领导亲自挂帅宣传,开发旅游要满足老百姓的好奇心里,新鲜感, “无中生有,虚中生实”,授意将诸葛村的村名改为“诸葛八卦村”(图12),又将诸葛大公堂前的椭圆形水塘(钟塘),填埋了一半,搞了一个阴阳太极图(图13)的样子来呼应八卦村名。同期,诸葛村北漏塘的进村口,保护规划中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又建起一排40间,二层的仿古建筑,称为“市长工程”,做旅游接待使用。这40间一长溜房子,开间大小样式相同,村民戏称为“火车皮”(图14),严重破坏了诸葛村原有水口的景观和风貌。只把诸葛村当作一个普通的可以赚些钱的旅游地,用“风水”术中的“八卦”之类的无稽之谈来歪曲甚至糟蹋。这一造假的做法让大量的游客,甚至一些专业工作者们上当受骗,以至全国上下一时间众多村落纷纷效仿,仅诸葛村附近就生出太极星象村,阴阳八卦镇等村,造成极坏影响。这几件对村落无情破坏的事,令人震惊。

图12 原诸葛村改名叫诸葛八卦村

图13 自然的椭圆形水塘被填埋了一半,变成了太极图

图14 为旅游建起的一排十几幢水泥材料的标准商铺

要利用资源,首先要保护资源。而保护古村落,首先就是保护它的历史证迹。保护它的一砖一木,保护它的整体布局结构,保护它的文化特征,保护它的周边环境和一切历史痕迹。诸葛村基本而主要的价值,是它蕴含着丰富而真实的历史文化印迹,所以破坏它们的真实性是愚蠢的。相反,把它们保护好,把它们展现给世人,去认识、去理解和提高人们的文化历史知识,去丰富人们的生活,当然也去享受乡村带给人们的美好。那么,这个村子就是富有历史意义的无价之宝。

4 护航村落 技术指导

这个事情出现后,当时老百姓缺少保护的知识,说不出太多道理,但也感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随心所欲地毁坏,村里的领导班子,带头人诸葛坤亨书记也意识到,这样下去村落很快将会毁掉。研究组从做研究到做保护规划,一直在关注着诸葛村的动向。

再此紧迫情况下,1998年我和陈志华老师来到村里,与诸葛书记以及另一位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员一起展开探讨,议题就是在目前的危急时刻,诸葛村将来的路该怎么走?毫无疑问,是加强保护,坚决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让每一个保护措施的实施,都要成为下一步保护的基石,决不能再走弯路。按照已审批的《诸葛村保护规划》来整治清理和保护,不拆一座老屋,不砍一棵树,不占一分农地,不搞人工景观,不允许再出现造假的类似破坏,同时呼吁政府加强对古村落得保护。

达成共识,我们成为诸葛村的保护顾问,与村子建立起长期保护责任义务,每年对村落进行一到两次的咨询与技术指导,提出建议,解决问题。仔细制订每一年的保护、维护、修缮、修复等工作计划,针对每幢建筑、环境,选出修缮、维护、整治的最佳方案,不按一般套路行事;同时检查前一年的计划进展及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总结提高,再制订下一年应该进行的各项计划。

讨论的问题从老宅抢救修缮到新区建设,从水塘排污到大环境绿化整治,从宏观到具体细做的都有,专家团队与村落融为一体。经过一段时间,村落村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提升,村落保护有了很大的起色。

1999年1月,由市里主管的诸葛旅游公司经营权下放给诸葛村,从政府管理到自己管理,是体制的重大改变,这对诸葛村是个新的考验,尤其是对班子的带头人诸葛坤亨书记,压力非常大。因此专家团队在技术指导中的护航意义也随之更加重大。

可以说,近20年来诸葛村的保护没有再走弯路,没有再遭到之前的人为破坏,开始朝着一个理想状态,即习主席近日提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古村保护、旅游发展、合理利用等有效结合的道路发展。

而对村落中已造成的破坏景点暂不处理,一则要把所有经费都用到刀刃上,二则把它作为一个教训标志,时时给出警示,但相信终将会有一天将其恢复原状。

5 每一个保护措施都成为下一步保护的基石

在保护的历程中,诸葛村一路跨出了保护中最艰辛的几大步,实现了每走一步都是下一个保护措施的基石。

1958年大跃进时期,诸葛村原商业区上塘(水塘)被填埋,建起了4座二、三层的砖房,有供销社、百货店、邮电局、自来水公司等,原有商业区里的建筑也被遭到部分破坏,环境拥挤、杂乱,全村水道淤堵,很多清水塘成为臭水塘,给村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方便。2001年在诸葛坤亨书记的主持下,斥资1 000万,重新挖出水塘,恢复上塘老商业街的原貌。当时经营权刚下放给诸葛村,村集体没有资金,所用经费都是村干部及村民共同筹措,十分艰难。最终他们坚持下来,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诸葛村进行了几次重大的保护举措,都是秉承每一个保护措施都为下一步保护奠基的理念(图15、图16)。

图15 2001年开挖上塘的情景

图16 上塘恢复后的上下塘景观

其一,恢复被填埋的上塘。水塘的恢复对村子而言是重大的事件,它将被破坏的村落结构又完整恢复了,村落景观美了村民信心大增。也给诸葛村旅游业带来不小的收益,村集体和村民得到了实惠。伴随着上塘的恢复,一系列保护工作有序进展:①道路改造;②管道线路入地;③拆除100多个露天粪缸,建新公共厕所;④拆除私搭乱建的影响村容村貌的现代建筑;⑤村外开辟新区,改善、缓解村民的居住困难,提升百姓居住水平;⑥将过度发展的商业转移到村外;⑦有计划地将文革时期被拆的水口建筑、牌坊及穿心亭等散落的建筑构件,搜集并修复,恢复村口标志性建筑群,图17为文化大革命时砸坏的牌坊构件,散落在村里,在保护中一一捡拾回来,重新拼合修复,并在原地恢复起来;⑧建立起村集体的传统建筑施工队等。

图17 文化大革命时砸坏的牌坊构件,重新拼合修复于原地

其二,环村落周边环境大面积的绿化保养,是诸葛村跨出的一又大步。诸葛村生环境不是很好,农业学大寨时期植被破坏严重,周边邻近的村庄新房林立,直接影响诸葛村的外围景观。为了让诸葛村恢复原有生态环境景观,2005—2007年,村里做出重大举措,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村居环境优化,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需要一个生长时间,启动越早越好。按照诸葛村山冈小丘的特点、自古经营药业的特点,租用村民的自留田及山坡地,用了3年多的时间种植了50万棵乔木、果树及药用树种。如今村落周围绿树成荫,荷塘连片(图18),村民的生活环境、村落生态环境日益优化。

图18 村子里自然环境越来越好,绿树成荫,荷塘连片

有观光效果,又有经济收益,是旅游者非常喜欢的休闲之处。多层次的植物,走在村里即使站在小丘上,也不再被外围的新建筑所影响了。在浓荫绿意的呵护中,团块状的居住区呈现着一区一景的鲜明特色,诸葛村的大环境仿佛又回到了百年前悠然的田园山水之乐的乡村。

其三,文创传承的启动,是2010年起诸葛村跨出的又一大步。诸葛村利用空闲的老建筑办起各种展示,如农业用具展,手工艺造酒、榨油等展览。研究团队为其设计了“乡土文化博物馆”的展示(图19),2014年又设计了“诸葛药业及药业历史展”,展览布置在老建筑中,让人置身老建筑中感受和回味历史沧桑与发展。

图19 诸葛村乡土展览馆

20年来发掘和保护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每年诸葛亮的生辰祭日、年节的各种习俗、手工艺品(图20)、美食等。还定期与日本、韩国等进行诸葛亮文化交流,以及在国内四川、山东等诸葛氏联谊定期召开诸葛亮研讨会等。目前诸葛村就是一个活态的乡土建筑文化博物馆(图21、图22)。

图20 手工艺逐渐被发掘,这是用诸葛孔明锁的榫卯形式制作的智力玩具

图21 恢复了每年的祭祖仪式,不忘先祖传承后人

图22 诸葛村的年轻一带在祭祖仪式上朗读诸葛亮的“诫子书”

其四、在诸葛村保护整个古村的同时,完善自身体制。诸葛村现在要跨出新的一步,就是提升村内老建筑中乡民居住水平,让住在老建筑里的人一样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方便、舒适,享受到城里人不能享受到的清净、悠然的慢生活情调,诸葛村每个区片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如图23所示是尚方塘住宅区,环境优雅宁静,适宜居住。改造提升一定是在保护好老建筑的前提下进行。提升后的民宅可自用,多出的也可做民宿出租,也可做休闲养老,或可作文化创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旅游者在游览中体味诸葛文化的特色,打出诸葛游览的品牌。研究团队也将会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参与。

图23 尚方塘住宅区,环境优雅宁静

诸葛村目前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景区年旅游综合收入2 000多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比1995年增长了100倍。诸葛村带头人的理念是让老百姓共同富裕起来了,为此得到村里百姓的支持拥护。

古村落保护的护航是要用专业知识和责任对其发展进程实施保护,让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路走得更长、更好。这就是我们这些年为古村落追踪护航的意义。

Village Escort——Zhuge Village Conservation Track Twenty Years

LI Qiuxia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s the produc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historic villages are an important carrier that has witness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indigenous culture system. The study of in digenous culture should start with historic villages. Therefore, it is rather important to protect his toric villages. Zhuge Village is one of the valuable villages that we keep track of and safeguard. It is a typical village preliminarily transitioning from agricultural consanguinity to commercial geog raphical relationship, boasting an intact village pattern, a mature and complete architectural system and rich and diversified architectural types. It is one of the existing historic villages hard to find f or the study of how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has developed and become mature. In view of this, we must take a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systematic measures to safeguard the village, thus avo iding various forms of protective destruction caused by wrong ideas and methods. This paper make s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safeguarding the village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authe nticity, intactness and diversification.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s

K928.5

A

李秋香(1955-),女, 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乡土建筑研究。E- mail:lqx20110101@126.com.

猜你喜欢

诸葛古村落村落
Design of Creative Incentive Contrac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hain from Dual Perspective
诸葛羽扇
油画《村落》
诸葛南征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