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70名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2016-09-16陆晓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养维度家庭

陆晓花

中国.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E-mail:luxh@njupt.edu.cn

·论 著·(发展心理)

470名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陆晓花

中国.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E-mail:luxh@njupt.edu.cn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70名大学生的恋爱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恋爱压力在父母管教方式、父母陪伴情况、童年生活状况等变量上的差异,并将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大学生恋爱压力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民主型和非民主型教养方式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家庭压力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94,P<0.01);不同童年生活状况的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伴侣压力(t=-2.11,P<0.05)、异性压力(t=-3.6,P<0.01)、学业压力(t=-2.86,P<0.01)、家庭压力(t=-2.41,P<0.05)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恋爱压力总分以及恋爱压力的6个维度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恋爱压力总分以及6个维度与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恋爱压力总分、伴侣压力、异性压力、失恋相关压力、家庭压力与母亲过干涉过保护维度呈正相关(r=0.174,0.184,0.137,0.220,0.155;P<0.01)。结论: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可基于家庭教养方式视角对大学生恋爱压力进行分层干预。

恋爱压力;家庭教养方式;大学生;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18~25岁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个体要在恋爱中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进而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可见,恋爱是大学阶段的重要课题。然而,在恋爱过程中大学生必定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挫折,这些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宋迎秋等对1657名在校大学生的恋爱状况调查发现,50%的大学生存在恋爱困惑[1]。腰秀平、张大均提出,恋爱压力是指在个体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的客观环境或者内部的生理、心理冲突超出了个体的应对能力而使个体感到烦恼、痛苦、抑郁等的心理状态,它表现在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上[2]。当前社会,由于大学生恋爱和情感问题而出现的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轻者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沟通困难、退学等,重者则出现精神失常、杀人、自杀等极端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赖小林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失恋后26%的人表现痛苦,只有2%的人找心理医生咨询,1%的人有报复心理[3]。来自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显示,恋爱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4]。

家庭作为人格塑造的第一场所,各方面因素对子女影响巨大,而其中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是最大、最直接的[5]。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研究者引用最广泛的是Nancy Darling、Laurence Steinberg的概念,是指父母传达给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台湾的张春兴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整个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将其教育观念、态度和行为综合起来,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性高的行为倾向[6]。研究表明,家庭的影响并没有随着进入青春期而逐渐变淡,而是持续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包括进入大学生活以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是以后人际交往的最初模型,所以在成年以后个体与其他亲密对象建立的亲密关系会和童年时期建立的母子亲密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大学生在恋爱时,依恋伴随着整个亲密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7]。

国内学者在大学生恋爱压力现状特点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腰秀萍、张大均通过问卷调查1531名大学生恋爱压力现状得出,大学生在恋爱中感受最强烈的是性关系压力和忠诚压力[2]。汤芙蓉通过对1608名大学生进行恋爱压力现状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消费压力、恋爱前景压力、距离压力、家人压力上感受特别强烈[4]。王贝蓓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587名贫困大学生恋爱压力现状,得出,云南师范大学生在距离压力、家人压力、学业期望、挫折经验、消费压力、前景压力和信任压力上得分比其他因子略高[8]。在探讨大学生恋爱压力影响因素方面,很多研究者从依恋类型、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角度进行了探究。帅煜朦探讨了成人依恋和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与恋爱压力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和成人依恋对子女的恋爱压力感受影响显著[7]。芦茜从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来源以及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观念等几个维度出发,研究发现,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女大学生在恋爱观念和行为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别,家庭不幸福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恋爱压力问题[9]。孟莉、段鑫星以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婚姻质量角度,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家庭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父母和家庭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子女恋爱压力感受[10]。

综上,将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结合起来研究,透过恋爱问题本身看到更深层次的家庭教养方式问题对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压力和因恋爱导致的严重心理问题的预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南京某综合类高校大学生500人,回收有效问卷470份(94%),其中男生170人,女生300人;理工科286人,文科184人;大一130人,大二164人,大三134人,大四42人。由研究者介绍测试要求和指导语,现场使用问卷对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

1.2方法

1.2.1自编个人基本情况问卷 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父母管教方式、父母陪伴、童年生活情况等信息。

1.2.2大学生恋爱压力问卷 汤芙蓉修订,该问卷共54个项目,包括6个维度:伴侣压力、异性压力、性压力、学业压力、失恋相关压力和家庭压力,问卷采用5级评分制,总分分布在0~216之间,分数越高,恋爱压力越大。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1[4]。

1.2.3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岳冬梅等人修订,该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量表和母亲教养方式量表两个分量表,每个量表均由66个相同的题目组成。其中父亲教养方式量表有情感理解与温暖、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惩罚与严厉以及拒绝否认6个维度,而母亲教养方式量表有情感理解与温暖、惩罚与严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和过分保护与干涉等5个维度。该量表各维度之间的同质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达到较高数值,结构效度与内容效度均良好[11]。

1.3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大学生恋爱压力在家庭相关变量上的差异

在父母管教方式中,选择民主型的共283人,非民主型(包括强制、暴力、娇宠、放任)的共187人,将这两组的恋爱压力得分进行t检验发现,两组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家庭压力上有显著差异(t=2.94,P<0.01),非民主型家庭管教方式大学生在家庭压力上明显高于民主型家庭管教方式的大学生,见表1。

表1 大学生恋爱压力各维度在父母管教方式上的差异()

表1 大学生恋爱压力各维度在父母管教方式上的差异()

因 子  民 主  非民主 t P伴侣压力 0.98±0.59 1.06±0.74 1.36 0.170性压力 0.77±0.75 0.90±0.79 1.76 0.079异性压力 0.79±0.68 0.92±0.77 1.87 0.062失恋相关压力0.95±0.66 1.03±0.78 1.12 0.260学业压力 0.81±0.67 0.91±0.80 1.46 0.140家庭压力 0.86±0.68 1.06±0.81 2.94 0.003

将童年生活分为幸福和不太幸福(一般、不幸)两组,将这两组的恋爱压力得分进行t检验发现,两组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伴侣压力、异性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压力上有显著差异,选择童年生活一般和不幸的大学生压力更大,见表2。

将父母陪伴情况(父母常陪伴和父母不长期陪伴)与恋爱压力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问及成长过程中有无特殊生活经历时,有102人选择了“有”,提到寄养、留守、被抛弃、被性骚扰、单亲、家庭暴力、被强奸等生活经历,对两组大学生恋爱压力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2.2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

将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大学生恋爱压力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恋爱压力总分在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维度上呈正相关(r= 0.210,0.167,0.194,0.230;P<0.01)。恋爱压力总分在母亲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维度上呈正相关(r=0.174,0.163,0.192;P<0.01)。

表2 大学生恋爱压力各维度在童年生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表2 大学生恋爱压力各维度在童年生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因 子  幸福(n=308)一般+不幸(n=162) t P伴侣压力 0.97±0.63 1.11±0.69-2.11 0.035性压力 0.78±0.78 0.92±0.75-1.95 0.052异性压力 0.76±0.68 1.01±0.76-3.60 0.000失恋相关压力0.94±0.67 1.07±0.77-1.79 0.074学业压力 0.78±0.68 0.98±0.79-2.87 0.004家庭压力 0.88±0.69 1.05±0.80-2.41 0.016

表3 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的相关(r)

由表3可看出,恋爱压力的6个维度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恋爱压力的6个维度与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伴侣压力、异性压力、失恋相关压力、家庭压力与母亲过干涉过保护维度呈正相关(r=0.174,0.184,0.137,0.220,0.155;P<0.01)。

3 讨 论

3.1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与汤芙蓉对2000名大学生恋爱压力研究的结果较为一致的是本研究发现,恋爱压力前3位是伴侣压力(包括信任压力、亲密冲突压力等)、失恋相关压力(包括挫折经验压力、分手抉择压力等)和家庭压力(家人压力、家庭背景压力)[4],这3个维度也是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较大的。因为个体的人际信任能力、人际冲突处理能力、挫折应对能力都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可见,关注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应对大学生的恋爱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还发现,强制、暴力、娇宠、放任等非民主型管教方式的大学生在家庭压力维度上明显高于民主型,候靓等的研究结果也许能解释这一结果,即民主型父母教育的儿童相比专制型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一些,更积极乐观主动,非民主型管教方式的大学生会更担心家人对于自己恋爱的态度,在恋爱中有更多的顾虑[12]。

大学生对童年生活状况的评估也许是最能反映父母教养方式合适与否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认为童年生活一般和不幸的大学生在伴侣压力、异性压力、学业压力和家庭压力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选择“幸福”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会更敏感,在意异性的眼光,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担心恋爱会影响学业,在意家人的态度,担心恋爱对象会不喜欢自己的家庭。客体关系理论提出“个体现在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从早年与父母的互动中发展而来的”,那些认为自己童年不太幸福的大学生,正在重复自己早年与父母的互动模式,这些不良的互动模式又导致他们当前恋爱关系中的问题和压力。

对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父亲越是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大学生恋爱中压力越大;母亲越是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大学生恋爱压力越大,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越多,大学生在恋爱压力总分、伴侣压力、异性压力、失恋相关压力、家庭压力中压力越大。这与帅煜朦对西南地区600多名大学生的研究较为一致[7]。李炸山等对重庆市300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得分与父母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的焦虑增加,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3]。由此可见,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都是不合理的,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当他在恋爱中处理新的亲密关系时,同样会有更多的压力。

然而,通过相关分析还发现,大学生的伴侣压力在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也呈正相关,即父亲越温暖,孩子的伴侣压力越大,主要是在伴侣压力的信任压力、亲密冲突压力和距离压力3个维度上正相关。帅煜朦在研究中将恋爱压力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结果也发现,恋爱压力水平高分组相对低分组来说,父亲温暖理解和母亲温暖理解分数都显著偏高。父母的理解温暖对于大学生来说会增加恋爱压力[7]。这一点也许可以理解为,父亲情感温暖的大学生在恋爱中会更注重信任、理解和陪伴,因此,对与恋人交往要求更高,面对冲突和距离时会压力更大,但相信如果这些学生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能顺利应对这一压力的。

3.2基于家庭教养方式视角的大学生恋爱压力分层干预策略

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倾向于关注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性、恋爱前景等问题,习惯从大学生当前人际关系出发来评估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而很少会从这个学生的家庭尤其是家庭教养方式出发去看恋爱问题。本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教养方式与恋爱压力的密切关系,也提醒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基于家庭和家庭教养方式视角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干预。本研究尝试提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层干预策略。

大学生恋爱困惑要以教育为主。每个大学生在恋爱中都会有困惑,高校要通过恋爱教育课程、讲座、沙龙、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恋爱中的问题,张莹等的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产生了积极影响[14]。恋爱教育一方面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恋爱困惑的普遍性,学习相关知识,降低焦虑感。另一方面让他们了解恋爱关系与早年依恋关系的相似之处,进而能通过探索自己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互动模式来理解自己与恋人的交往模式,逐步探索较为建设性的亲密关系沟通模式。铁怡等的研究发现,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感、爱与归属感也是处理大学生恋爱困惑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恋爱压力要以疏导为主。当大学生在恋爱中面临的冲突超过了自身的应对能力,即处于压力状态时,除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朋友倾诉、求助有经验的人、有效放松等常用的应对方式来自我调节外,还可以说服他们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处理。该类学生在过去成长过程中也可能有类似的压力问题没有处理,特别是与父母互动中的问题,这些不良的问题或模式也会影响当前的恋爱关系。

大学生恋爱创伤要以治疗为主。有少部分学生因恋爱中失恋、堕胎、背叛、抛弃等问题而导致心理创伤,也有些同学是因为过去的被遗弃、家庭暴力、被强奸等创伤事件而导致在恋爱中难以维持稳定的关系和新的心理创伤发生。针对这部分学生,高校工作者一定要密切关注,以防极端事件的发生。恋爱创伤问题一定要接受长时间的心理治疗,必要的时候还要辅以药物治疗。

[1]宋迎秋,曾雅丽,姜峰.大学生恋爱与情感问题应对方式分析与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946-947

[2]腰秀平,张大均.大学生恋爱压力测量工具及其发展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3]赖小林,刘发荣.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25-327

[4]汤芙蓉.大学生恋爱压力问卷的修编及其现状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5]王勍,程利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1(7):7-12

[6]雷璇,闫瑞红,张澜.复原力、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压力的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470 College Students'Love Pressure and Parenting Style

Lu Xiaohua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 munications,Nanjing 210023,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pressure and parenting styl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Methods:This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470 college students'love pressure,analyzed differences of love pressure in parenting style,parents'accompany and childhood living conditions,and di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ach dimension of parenting style dimensions and college students'love pressure.Results:Democratic and non-democratic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love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t=2.94,P<0.01)in the dimension of family stress.Childhood happiness and misfortune of students'love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companion pressure(t=-2.11,P<0.05),heterosexual pressure(t=-3.6,P<0.01),academic stress(t=-2.86,P<0.01)and family pressure(t=-2.41,P<0.05).The total score of love pressure,six dimensions of love pressure with father severe punishment,excessive interference,refusal denial,over-protec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P<0.05).The total point of love pressure,six dimensions of love pressure with mother severe punishment,rejection and denia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P<0.05).The total point of love pressure,partner pressure,heterosexual pressure,lovelorn related pressure,family pressure and mother overly interference,over-protec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r=0.174,0.184,0.137,0.220,0.155;P<0.01).Conclusion:Students'love press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parenting styl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enting styles,stratified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Love pressure;Parenting style;College students;Applied psychology

R395.9,B844.2

A

1005-1252(2016)10-1564-05

10.13342/j.cnki.cjhp.2016.10.034

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思政项目(编号:XC213021)

猜你喜欢

教养维度家庭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家庭“煮”夫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恋练有词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