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林特小组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2016-09-16高新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正性巴林职业倦怠

高新义

中国.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山东潍坊) 261053

·论 著·(职业心理)

巴林特小组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高新义

中国.潍坊医学院心理学系(山东潍坊) 261053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在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方面的效果,降低医护人员负性情绪体验,有效预防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方法:选取潍坊市某中医院124名医护人员,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职业倦怠量表(MBI-HSS)、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选取量表高分端的27%中的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10人的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巴林特小组干预,10人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量。结果:实验组被试在CPSS总分、紧张感、失控感、MBI-HSS总分、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负性情绪水平维度上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4.58,3.58,4.92,5.60,3.34,8.17;P<0.01);无工作成就感、正性情绪维度上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t=-4.58,P<0.01)。对照组被试在3个量表的各个维度前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可以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

巴林特小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职业倦怠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医护人员承受着较高的职业压力。不良的医患关系和不良的执业环境亦会显著影响医生对于本职工作的成就感[1]。对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并使得医护人员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工作效率低且缺乏成就感等[2],导致医护人员出现医疗差错,影响医患关系,由此对医护人员及其家庭和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在对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中,要充分考虑应对方式的作用,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学习积极应对技巧,提高有效应对压力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心理社会支持,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3]。巴林特小组是由一组医师与经过培训的精神科医师组长定期会谈,讨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的案例[4]。本研究拟通过巴林特小组来增进医护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分析医患互动中医护人员的真实感受,通过对其内心体验的讨论和分享,使其识别、理解、处理复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得以提高,以此缓解医护人员职业压力,改善职业倦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在2015年3月初,从潍坊市某中医院,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医护人员140人发放问卷,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回收有效问卷124份(88.6%)。选取知觉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负性情绪因子高分端的27%中的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两组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知觉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的得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名医护人员被分为巴林特干预小组,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巴林特小组干预,每次干预时间60~90分钟。另外10名医护人员被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

1.2方法

1.2.1测评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年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所在科室等;②知觉压力量表(CPSS):利用该量表反应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程度,其英文版本(PSS)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中文版知觉心理压力量表(CPSS),共14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法,1表示“绝对不会”,5表示“总是会”,第4,5,6,7,9,13项目进行反向评分,评分之和为失控感得分,1,2,3,4,8,10,11,12,14项目进行正向评分,评分之和为紧张感得分,失控感得分与紧张感得分之和为心理压力总分。根据杨廷忠等的研究结果当CPSS总分高于健康危险压力(26)分时,将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③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服务版(MBI-HSS)[5]: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测评职业倦怠的工具,由Maslach、Jackson编制而成,MBI服务版适用于咨询员、社会工作者、医生、警察等服务行业的工作者,其用3个分量表测量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即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和无工作成就感。所有条目采用0~6分评分,0表示从来没有,6表示每天都有,情绪疲惫感包括9个条目,主要评估工作压力引起的情绪反应,得分范围:0~54。工作冷漠感包括5个条目,主要评估工作压力引起的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感觉,得分范围:0~30。以上两个方面的条目为正向计分,即得分越高工作倦怠越严重。无工作成就感包括8个条目,主要评估工作压力引起的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使用反向计分,得分范围:0~48分,即得分越低工作倦怠越严重。情绪的疲惫感得分19~26为中度,26分以上为高度,工作冷漠感得分6~9为中度,9分以上为高度,无工作成就感得分34~39为中度,34分以下为高度。当3个方面均为高度时,则认为有高度的工作倦怠;④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6]:由20个反映情绪的形容词组成,包含了正性情绪因子和负性情绪因子,正性情绪因子由描述正性情绪的10个形容词组成,负性情绪因子由描述负性情绪的10个形容词组成,要求被试根据自己近1~2星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形容词。每一个形容词后有5个选择答案:1表示几乎没有、5表示极其多,量表对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两个因子进行统计,即正性情绪分和负性情绪分,正性情绪分高表示个体精力旺盛,能全神贯注投入工作,而分数低表明淡漠悲哀,负性情绪分高表示个体主观感觉困惑迷茫,处于痛苦的情绪状况,而分数低表示冷静镇定。

1.2.2测评方法 将一般情况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装订成册对医护人员进行施测,由同一人员施测,下发问卷,适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独自答卷,避免外界干扰,填好问卷后当场收回。分别在巴林特小组干预前后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测量。

1.2.3干预方法 巴林特小组每月活动1~2次,每次活动约60~90分钟,小组活动从2015年3-6月,历时3个月。干预程序:①由组长介绍小组活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阐述保密、安全原则,启发小组成员提出工作中记忆深刻、反应强烈的案例,讨论的问题包括病人或家属的不理解,工作中的挫折、冲突等;②案例提供者描述事件经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提出问题;汇报结束后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进一步提问希望了解的案例细节问题,汇报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回答。案例的报告主要针对医患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医务人员当时的感受、反应和想像,使当时“场景”真实再现[7];③除案例汇报者外的其他小组成员自由表达他们对该问题的观点、感受及有关建议。此时案例提供者不作发言或反馈,仅是倾听。在这期间主持人会鼓励成员积极地对案例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达到让大家深刻理解事件本身的目的;④案例提供者根据所有小组成员的发言,阐述对此案例的重新认识及感受,寻找到在以后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对医患矛盾形成新的认识。最后,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1.3统计处理

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 19.0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知觉压力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巴林特小组干预前后,实验组成员在总分、紧张感、失控感维度上后测分数均低于前测,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成员在总分、紧张感、失控感维度前后测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知觉压力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n=10,)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知觉压力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n=10,)

注:*P<0.05,**P<0.01,下同

项目 组别  前测得分  后测得分 t P总 分实验组47.50±7.06 36.90±4.77 4.58 0.001**对照组46.40±3.44 47.80±2.57-1.46 0.177紧张感实验组28.70±4.14 23.10±2.96 4.58 0.001**对照组27.10±1.85 27.50±2.17-0.63 0.545失控感实验组18.80±3.97 13.80±2.49 3.58 0.006**对照组19.30±3.16 20.30±2.63-1.94 0.085

2.2实验组与对照组职业倦怠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巴林特小组干预前后,实验组成员在总分、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维度上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工作成就感维度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成员在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无工作成就感维度前后测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职业倦怠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职业倦怠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项 目组别  前测得分  后测得分 t P总分实验组77.80±12.84 59.60±2.41 4.92 0.001**对照组74.40±9.07 73.50±5.78 0.55 0.597情绪疲实验组32.20±11.59 11.00±3.30 5.60 0.000**惫感对照组30.50±5.59 30.60±4.95-0.23 0.823工作冷实验组 8.30±4.19 3.50±2.01 3.34 0.009**漠感对照组9.10±4.61 9.10±3.81 0.00 1无工作实验组37.30±6.46 45.10±3.11-3.00 0.015*成就感对照组34.80±5.31 35.00±5.10-0.61 0.555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项 目组别  前测得分  后测得分 t P正性情实验组23.40±5.40 26.2±4.57-4.58 0.001**绪因子对照组22.20±3.52 21.30±3.56 1.87 0.095负性情实验组34.10±3.41 30.60±2.67 8.17 0.000**绪因子对照组34.60±2.67 34.60±2.80-0.59 0.572

2.3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巴林特小组干预前后,实验组成员正性情绪因子后测得分高于前测,负性情绪因子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成员在正性情绪因子、负性情绪因子的前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 论

医护人员存在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这已经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的研究者把巴林特小组引入综合医院来改善医师的临床工作[3],通过巴林特小组来提高临床护士护理水平[8],都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巴林特小组干预,也发现了巴林特小组在改善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方面的效果。

3.1巴林特小组可改善医护人员的压力管理能力

巴林特小组干预前后,实验组成员在知觉压力总体水平,紧张感、失控感两个维度上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医护人员在接受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对来自自身以及工作环境的复杂压力予以识别、转化,并对医患关系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借助巴林特小组,在其他小组成员身上寻找到合理有效的处理职业压力的途径,接受小组成员的建议,对以后工作中遇到的类似压力事件该如何思考,如何与患者和家属交流提供了借鉴,能够降低职业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巴林特小组干预在改善医生职业压力上是合理有效的。这与陈华[9]、柴翠萍[10]等的研究是一致的。

3.2巴林特小组可增加正性情绪体验,降低职业倦怠

实验组成员进行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在职业倦怠总体水平、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维度上后测得分低于前测,无工作成就感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实验组成员在接受巴林特小组干预后,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无助和尴尬,无法得到病人及家属理解的苦恼得到及时抒发,有机会与其他医护人员交流在和病人交往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医患互动的具体细节,使得在工作中产生的情绪疲惫感得以缓解;刘文娟[4]等人的研究表明,巴林特小组中的成员学会使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出现矛盾的医患关系,其他医护人员能给予案例提供者情感支持,并分享各自曾经的经验,在小组其他成员向案例汇报者询问案例详情的时候,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发现自己曾经忽视的对医患沟通有重要作用的细节,而在其他小组成员讨论自身对这个案例感受和想法的时候,案例汇报者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获得对该案例所呈现的医患沟通过程及医患关系以不同的视角,提升换位思考的敏感性,这对每一位参与的小组成员来说都是启发。小组成员由此产生的更为

Research on the Balint groups to improve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burnout aspects

Gao Xiny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lint groups to improve of medical staf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burnout,and then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prevent the job burnout of medical staffs effectively.Methods:124 medical staff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Linqu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using Perceived Stress Scale,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20 people of high scores on PSS,MBI,NA were selected,divided 10 of them into Balint group in random ways and then trained for three months;10 medical staff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Both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ll the sca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In scores on CPSS,sense of tension,sense of out of control,MBI-HSS,emotion exhaustion,job burnout,negative affec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t=4.58,4.58,3.58,4.92,5.60,3.34,8.17;P<0.01);Scores on no job satisfaction,positive affec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t= -3.00,-4.58;P<0.01).Scores on three scales,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wo(t =-1.46,-0.63,-1.94,0.55,-0.23,0.00,-0.61,1.87,-0.59;P>0.05).Conclusion:Balint groups can improve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burnout of medical staff.

Balint groups;Medical staff;Occupational stress;Job burnout

R395.6

A

1005-1252(2016)10-1455-04

10.13342/j.cnki.cjhp.2016.10.005

潍坊市2013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编号:201301092)

猜你喜欢

正性巴林职业倦怠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法拉利包揽一二名 周冠宇首秀获积分——2022F1巴林大奖赛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
巴林连续驱逐美国人